首页历史趣闻高考成绩公布,古代科举是如何公布成绩的?

高考成绩公布,古代科举是如何公布成绩的?

时间2022-04-01 21:07:25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42423

高考可以说是每年中都会有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事情了,多年的苦读,通过一次高考得到了验证,而考试结束之后,成绩公布更是令人期待。不过在古代,古人也有比现如今的高考更为严苛的科举考试,而且在考试之后,同样也会公布成绩,我们常说的一个词叫做“金榜题名”,说的就是那些考得好的,名字登上了“金榜”的。那么,古代的科举又是如何进行成绩的公布的呢?

“金榜题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对他们来说,考试结果的揭晓是人生的重要时刻。,那么,古代科举考试究竟采用什么方法来公布结果呢?

唐代开始以“金榜”公布名单,清代乡试放榜“每写一名,易满堂灯烛一次”

古代科举考试的结果主要通过“放榜”的形式公布,也是“金榜题名”这一成语的来源。放榜也称“放牓”,即通过张贴榜文的形式公布考试录取结果。在古代,放榜日可谓是读书人们的重要节日,唐人黄滔曾作《放榜日》一诗赞曰:“吾唐取士最堪夸,仙榜标名出曙霞。白马嘶风三十辔,朱门秉烛一千家。”

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建立完善,《新唐书·选举志上》记载了唐代科举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其中明经科和进士科最为重要,前者考经文(“帖经”)及时策,后者主要考诗赋。相比于范围较为固定的明经科,进士科及第较难,所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其结果的公布也就得到了更多关注。进士科发榜的时候,榜文会张贴在礼部南院(贡院的东墙)上,据《唐摭言》记载:“南院放榜,张榜墙乃南院东墙也,别筑起一堵,高丈余,外有壖垣,未辨色。即自北院将榜就南院张挂之。”这张榜由四张竖着的黄纸写成,因此称为“金榜”。唐代以后,各朝代基本延续了张贴“金榜”的发榜方式,只不过随着录取人数的增加,纸张数也随之增加了。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确立为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每级考试的结果都会发榜,其中通过乡试的称为举人,通过会试的称为进士,最终通过殿试确定进士的名次。清代的乡试是省内考试,也是淘汰率极高的一个环节,其放榜过程也是万众瞩目。据《清稗类钞》载,清代乡试榜单公布时,“自第六名拆弥封,以至榜末,每拆一卷,先送本房官,房官照举子卷面姓名,以蓝笔书两长条,交监试主试阅过,始发省事吏,省事吏交写榜吏书之。自朝至夕毕,别自第五名倒写至解元,每写一名,易满堂灯烛一次。至是时而人声嘈杂,如鼎沸,如火警,如乱兵之入城,如夕鸦之归林”。由此可见,这一过程颇具悬念性与仪式感,每写一个名字,都要更换一下屋里的红烛,而屋外等着看榜的围观群众更是心潮澎湃。

科举结果会对个人的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每个观榜考生面对结果的时候,难免会情绪失控。《唐摭言》便记载了元和六年一次监生撕毁榜文的事件,礼部只好“以虚榜自省门而出,正榜张亦稍晚”,暂时控制一下场面。此外,“金榜题名”也可能伴随着“洞房花烛夜”,明代冯梦龙的《古今谭概》就说唐朝人喜欢“榜下捉婿”,甚至“多有势迫而非所愿者”,虽然可能是笑谈,也足见进士科名的价值。


皇帝亲自“唱名”,宣布殿试结果,录取通知书被称作“捷报”

除了张榜公布外,对于高中进士的,国家还会贴心地送上“录取通知书”。《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新进士每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于家书中,至乡曲亲戚,例以声乐相庆,谓之喜信也。”到了宋代,录取通知书“以素绫为轴,贴以金花”,称为“金花帖子”。明清时期则将录取通知书称为“捷报”,上面会写上中举人的姓名以及考取的名次,由专门的报录人敲锣打鼓地送到中举人的家中,“范进中举”的故事便生动描绘了这一场景。范进因为中举而发疯,还有人因为儿子被录取而“起死回生”。据《坚瓠集》记载,嘉靖初年有位叫李镇的人,晚年得子,“课其学业,日以显扬期之”。及发榜日,李镇本“绝气一二日矣”,待到报捷者登门宣布其子高中,李镇竟“忽惊起而问之”,多活了两年。

不光有录取通知书,为了表示对殿试的重视,古代还会采取由皇帝亲自“临轩唱名”的方式公布考试结果。“临轩唱名”始于宋太宗,据《宋会要辑稿》记载:“雍熙二年三月十五日,太宗御崇政殿试进士,梁颢首以程试上进。帝嘉其敏速,以首科处焉。十六日,帝按名一一呼之,面赐及第。唱名赐第,盖自是为始。”当年共得进士二十五名,宋太宗按名次逐一呼出每位登第者的姓名,这一举措突显了皇帝对科举选才的重视。自此以后,皇帝临轩唱名赐第之制一直延续下来,其仪式也逐渐制度化。

随着后来录取进士人数的增加,再由皇帝一一唱名不太现实,就改成了皇帝象征性地呼出前三名的进士,即状元、榜眼和探花,其余的由官员代为传唤,称为“传胪”或“胪传”。宋代赵升《朝野类要》记载:“唱名,谓之胪传,圣上御殿宣唱,第一人第二人第三人为一班。其余逐甲,各为一班。”

明清时期基本上延续了宋代的规制,据《清史稿·礼志》记载,传胪当天,皇帝在太和殿接见新科进士,新进士们要换上公服,带上“三枝九叶顶冠”,站在朝班之末等候。百官行礼后,由鸿胪寺的官员引领进士就位,跪下听传。之后会分别念到第一甲三名进士及第,也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姓名,这三个人都要出班前跪谢恩。后面的第二甲和第三甲分别赐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不用单独出班,只需要一起行三跪九叩礼即可。传胪完成后由礼部的官员高举着“金榜”领路,“诸进士出左右掖门,置榜龙亭,复行三叩礼。”最后金榜还会在东长安门外张贴三日,然后再交回内阁。


官方编纂名册,以表彰进士,十二天内全国闻名

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进士,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然而,固定张贴的“金榜”、送达到家的“榜帖”乃至皇帝在殿上的呼名,都没办法将他们的名字传遍各地,于是便有了刊印的“进士名录”。唐玄宗时就有人自发编撰进士名录,《封氏闻见录》记载:“好事者纪其姓名,自神龙已来迄于兹日,名曰《进士登科记》,亦所以昭示前民,发起后进也。”唐宣宗之后,开始由官方编次《进士登科录》,据《东观奏记》载,“自今放榜后,并写及第人姓名及所试诗赋题目,进入内,仍仰所司逐年编次。”

宋代有官方编撰的《进士小录》,《宋史·选举志》记载:“缀行期集,列叙名氏、乡贯、三代之类书之,谓之小录。”明清时,则由礼部刊刻官方的《进士登科录》,上面包括玉音、荣恩次第、进士家状、御制策问及进士对策五部分,内容主要是皇帝的圣旨、进士们的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以及殿试的试题和前三名的回答等。《登科录》刊刻完成后,先呈交给皇帝御览,之后除颁发给该科进士外,还要发给在朝官员每人一份。明代何乔新《书进士登科录后》记载:“国朝故事,进士释褐之后,礼部录读卷、执事之臣氏名与诸进士家状并及第三人之对策,刻之为《登科录》。既进御,乃颁在朝群臣及诸进士以布于天下。”此外礼部还会在北京孔庙内立碑,刻上每科进士的姓名,称为“进士题名碑”。

这些新进士的名录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在全国各地迅速传播,唐《通典》载:“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浃辰”就是十二天,也就是说十二天内,新科进士们就已经名闻天下了。而那些不幸落第的考生,对他们则会报以无比的艳羡,《封氏闻见录》记载:“进士张繟,汉阳王柬之曾孙也。时初落第,两手捧《登科记》顶戴之曰:‘此千佛名经也。’其企羡如此。”

现代人很多都喜欢小动物,喜欢养宠物,比如说猫猫狗狗的,更能引得很多人的喜爱。现代人会给自己的宠物做一些衣服,比如给狗穿上外衣或者鞋子,戴上帽子,做美容做造型等等,但是和古人相比,这些其实早就过时了,因为古人还会给狗狗染指甲。古人也非常热衷于养宠物,那他们又是怎样去养狗的呢?

相信很多朋友都喜欢养狗,家中有一只萌犬,能够为生活带来很多欢乐,每天傍晚带着爱犬遛弯于大街小巷,也不失为一种愉悦。

然而不止现代人养狗成风,就连古代人对待萌犬也是情有独钟。

虽然养狗在战国时期,乃至春秋以前便已兴起,但“宠物狗”的概念,却流行较晚,大抵在唐朝时,才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宠物狗”概念,即狗这一种动物,作为一种惹人怜爱的小动物,而被当时的唐朝贵妇们当成宠物来对待。

如收藏于辽宁博物馆的著名国宝——《簪花仕女图》中,便描绘了两只小巧可爱的“拂菻狗”,这种小型犬类对人无害,却是由西域高昌国敬献,而非中原所产。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要给这种高昌国进献的小狗,取名叫做“拂菻犬”呢?因为在唐朝时,拂菻正是“东罗马帝国”的别称,也可称为“拜占庭帝国”,作为欧洲历史上最为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从公元395年,到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里,东罗马帝国与当时的亚洲地区产生了密切而又频繁的联系,尤其是与西突厥,双方之间,通过中亚地区的交通要道,保持了长达近百年的商旅往来,因此在鼎盛时期的唐朝,经由突厥等西域地区传入的东罗马帝国产品,屡见不鲜。这其中,尤以“拂菻狗”为名。


《旧唐书•高昌传》:七年,文泰又献狗雄雌各一,高六寸,长尺余,性甚慧,能曳马衔烛,云本出拂菻国。中国有拂菻狗,自此始也。

而当年的高昌国王名为麴伯雅(麴:qū),是后魏时期的高昌国王麴嘉的第六世孙,早在隋朝时,高昌国便向隋炀帝连年进贡,并将大量的西域商品带到中原。

当年玄奘西游,便曾途径高昌国,因高昌自古崇尚佛学,全民信佛,因此抵达此地的玄奘法师,受到高昌王室的热烈欢迎,并被尊为座上宾。

《旧唐书•高昌传》:其王麹伯雅,即后魏时高昌王嘉之六世孙也。隋炀帝时入朝,拜左光禄大夫、车师太守、封弁国公,仍以戚属宇文氏女为华容公主以妻之。(注:曾经的高昌国,就在现今新疆省吐鲁番市高昌区的东南方向。而这段记载中献狗的人,名为“麴文泰”,实际上是麴伯雅的儿子,因为伯雅去世,所以文泰继位,时年接替父亲,来唐朝敬献拂菻狗。)

曾经的高昌国富饶美丽,盛产水果,自古到今都是连通中亚与中原的交通枢纽,因此不论是从遥远西方,还是西域等地传来的商品,都要经由高昌国进入中原,再加上高昌国王向唐朝连年进贡,所以来自东罗马帝国的拂菻犬,经过高昌国君的进献,便迅速进入当时的唐朝贵族视野之内。


而根据《旧唐书》中的描述,可知这种“拂菻犬”非常机灵敏捷,如:性甚慧,能曳马衔烛。

从这八个字大概可以看出来两点:首先这种小狗的性子很“聪慧”,一般而言,聪慧活泼的小狗惹人喜爱,我想这也是拂菻狗能被唐朝贵妇们喜爱的原因之一。第二点则很有聊头了,“能曳马衔烛”,这是个什么才艺嘞?

我想大概是说,这种小狗体型虽小,奔跑速度却极快,甚至能“曳马”,也就是能“追马”。而衔烛中的衔,即为“咬含”之意,因此是说这拂菻犬胆子很大,能将“蜡烛”衔在嘴里。

所以拂菻犬大概就是一种:性子聪慧机敏,奔跑很快,还会衔咬蜡烛绝活儿的灵巧小狗,因此受到唐朝贵妇们的喜爱,尤其是皇室妃子,因为高昌国最先将此犬敬献给唐朝皇室,所以最先享受到此犬乐趣的,自然就是那些后宫皇妃了。

因此,始有“宠物狗”一说,大抵兴起于皇宫大内,后随着经济繁荣,唐朝富庶百姓也纷纷效仿,饲养小犬,以供玩乐。可见,中国最早的宠物狗,应是来源于高昌,也就是西域地区,甚至溯其源头,是来自更为遥远的东罗马帝国,而非中原特产。

《旧唐书•高昌传》:中国有拂菻狗,自此始也。


那么在唐朝以前呢?为何鲜有“宠物狗”的记载?因为自春秋以来,中国古人只把狗这一种动物,当成是一种“带有功利性”的牲畜。我来举个例子,大家就很好理解了。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一种共识,狗的领地意识极强,因此具备看家护院的功能,所以养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一种保护宅院与财产的“功利行为”。

比如咱们以前的农村老家,老人养狗都是随便养养,能让狗饿不死就行,也没有时兴过“宠”的思维,甚至一般扔在田里看地或者牧羊的犬,连喂都不喂,这类狗纯靠天养,四处找食,比家养的宠物狗精明不少。

而在战国时期的古人,也是这么认为,如《战国策·楚策一》中所载:江乙恶昭奚恤,谓楚王曰:“人有以其狗为有执而爱之。其狗尝溺井,其邻人见狗之溺井也,欲入言之。”这段话的原意,只是大臣江乙用来向楚王诽谤自己的政敌——楚令尹昭奚恤。(注: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最高官职,有些类似于后来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除君王外,令尹可掌国家一切事务,如内务与外战。)

江乙诽谤昭奚恤的言论,用的就是养狗的寓言,他对楚王说:“有人养狗,因为狗凶猛有力,就很喜爱,让这只狗看家护院的同时,还任由其胡作非为,往井里撒尿,还故意让邻居看见,完事儿邻居向狗主人去告这只狗的状,狗主人还让狗咬邻居,这就是狗仗人势。”

这段话用来诽谤大臣,其实已经算是非常难听了,但结合原文记载来看,早在战国时期,狗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就是一种仰仗人才能有所作用的动物,而人对于狗,就是把狗当成看见护院的畜类,这本身就是一种带有功利性的行为,而非将狗完全当成现在所熟知的“宠物”。


弄清楚这一点,大抵就更能对比出唐朝时期的文化开明吧?尤其在唐朝以前,我国古代并没有把养狗一事当成风尚来看待,反而在唐朝时,狗能够作为宠物,而在皇宫中得到妃子宠爱,由此可见唐朝时的思想,比之前代开放不少。

另有一则唐朝时期著名典故可佐证,便是流传千百年的历史笑话:康猧乱局。大家请注意,“猧”其实就是“狗”的意思,而且是把“体型小巧的狗”,叫做“猧(wō)”,而“犬”,则是大型犬,小型猧,以及犬科动物的总称。而这康猧乱局,就是一只来自康国的小狗,搅乱棋局的故事,这故事十分有趣,且容我讲与大家听:

话说唐玄宗李隆基,有一回跟亲王下棋,杨贵妃抱着“康猧”,站在旁边陪同观看。也不知是夏天天太热,还是手气不佳,本想在贵妃娘娘面前露一手的唐太宗,却眼瞅着要输给亲王,这可把李隆基给难住了,一张老脸憋的通红。

而杨贵妃何等的玲珑心思?当即看出了李隆基的窘迫,于是非常聪明的对准棋盘一撒手,把怀里的康猧砸向棋盘。顿时棋子乱飞,棋盘落地,一整盘的棋凌乱不堪,贵妃便上前笑骂康猧,唐玄宗一看这架势,则龙颜大悦。

为何呢?因为康猧搅局了,最后成功帮助李隆基掩饰了要输棋的尴尬,而让李隆基有了台阶可下。所以康猧看似跳上棋盘扰乱了棋局,实际上却成功挽回了唐玄宗的颜面。不然堂堂玄宗李隆基,可就要在最爱的女人面前输棋咯~

因此这则典故,便被称为“康猧乱局”,而最终被唐朝小说家段成式,收录进《酉阳杂俎》之中:《酉阳杂俎·忠志·康猧乱局》:上(唐玄宗)夏日尝与亲王碁(qí,原指棋子,此处作动词:下棋),贵妃立于局前观之,上数枰子将输,贵妃放康国(唐时西域城国)猧子于坐侧,猧子乃上局,局子乱,上大悦。

而这“康国猧子”,又是什么狗呢?正是我上文所说“拂菻犬”是也~!身为清华大学历史系学基人之一的陈寅恪(kè)老先生,在对唐朝历史进行研究时,便曾经对这只狗有过深入研究,而将结论写在了自己的著作《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

他说:《太真外传》有康国猧子之记载,即今外人所谓“北京狗”,吾国人则呼之为“哈吧狗”。所以大家看到这里,想必应该知道,这康国猧子究竟是什么狗了吧?正是在我国民间广为人知的京巴狗。

而这京巴狗,也就是康国猧子,在唐初,即太宗时期,最初是由高昌传入,后来玄宗时期,则由康国敬献,称为“康国猧子”,直到清朝末年,京人仍旧称其为“猧子”,但经过数百年来的各种杂交,这种狗早已与最初高昌国敬献的有所差别,而独具京城特色,因此京人便照此称为京巴狗。

清代人文百科全书《清稗类钞》中便有记载:拂菻狗,较常狗倍小,今为京师土产。由此可见,这京巴狗如今虽土,但在唐朝,那可是只有宫中娘娘才能把玩饲养的金贵玩意儿,殊不知经过千百年风风雨雨,这拂菻狗的身价,却再也不比往昔金贵,除了叹一句狗生无常外,也免不了一番笑谈。

而最会以宠物狗为乐的古人,却是宋朝人,因《癸辛杂识》中提到“宋朝女孩子非常喜欢用凤仙花捣碎的汁液染指甲”,顺带又提了一句:“今回回人多喜此,或以染手并猫狗为戏。”

《癸辛杂识·续集上·金凤染甲》:凤仙花,红者,用叶捣碎,入明矾少许在内,先洗净指甲,然后以此付甲上,用片帛缠定过夜。初染,色淡,连染三五次,其色若胭脂,洗涤不去,可经旬,直至退甲,方渐去之。或云此亦守宫之法,非也。今回回人多喜此,或以染手并猫狗为戏。

染完自己的指甲不过瘾,还把剩下的凤仙花汁液给猫狗染指甲,并以此为戏,这群宋朝妹纸们,倒也算是名副其实的千古奇人了,不过通过这一点,足以得见宋朝之文化昌乐,当属历代之最。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古代也有出租车?汉朝的“出租车”服务是怎样的? 古人出一趟远门成本有多高?官员都要存半年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