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皇帝的龙袍脏了能洗么?洗坏可没人敢负责

皇帝的龙袍脏了能洗么?洗坏可没人敢负责

时间2022-04-01 21:03:53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43929

龙袍是古代皇帝专属的礼服,一般龙袍上会绣有9条进龙,还有各种寓意吉祥如意的图案。一件龙袍的制作是无比精良珍贵的,那如果龙袍脏了的话,能用水洗么?其实古人对这个问题也很犯愁。如果把龙袍给洗坏了,那应该由谁来担责呢?如果是让洗龙袍的人负责,可能到最后就只有皇帝本人敢洗龙袍了。还有一点我们要明白,皇帝并不是天天都需要穿龙袍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穿着便服,所以龙袍也没那么容易脏。

中国古代,皇帝的身份无比尊贵,龙,是皇权的象征。和他有关的事物一般都被冠以“龙”字。比如,皇帝的座位叫“龙椅”。

“供皇帝穿的龙袍,我朝(指明朝)的织造部门,设在苏州和杭州,织机花楼高一丈五尺(4.995米),由两名巧匠对比设计好的花样图本,每织几寸就变换提织龙形图案的另一部分。不同房间分工合作,成品龙袍并非出自一人之手。所用丝线先染成红、黄等色,制作工具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人工和成本要增加数十倍,表示对皇帝的忠敬。其中的细节繁多,无法每一项都详细考证。”

人工复杂,造价昂贵,样式有严格规定,似乎这就是龙袍的主要特征。清代的文献是这么说的。这里可以看到,到了清代,有的龙袍上甚至还缀满了珠宝,用金线编织!

这么昂贵的衣服,到底怎么清洗呢?万一搓着搓着搓掉了两颗东珠,偷偷缝回去?

“你龙袍呢?”

“洗坏了,有得穿了不起啊?”

关于龙袍如何清洁的答案,估计各位心里都有数了——那就是不洗。

由于生产龙袍的复杂工艺和材料的金贵,又因为那些鲜艳的染料不比今天牢靠,入水很可能掉色,所以龙袍一旦制作完成便不会再清洗,只是由专人每天进行护理,保持龙袍光亮如新。

明黄色缎绣金龙朝袍 清乾隆 清宫旧藏

很多人可能要说了:“那不得臭了?”“皇上天天穿脏衣服不难受吗?”

别被影视剧塑造的皇帝形象给欺骗了。在现实中,皇帝的龙袍并不是每天穿着去上朝、去后宫、起居的“唯一指定服装”——反过来想,如果皇帝真的和电视里演的一样,一套衣服,一年四季不带换的到处跑,这皇帝还不如普通人呢。

实际上皇帝的衣服多种多样,从不拘泥于龙袍。比如狩猎的时候穿猎服。

回家了穿便服,就是料子比较好的普通衣服,舒服就行。

皇帝真正穿龙袍的时候,一年大概也就那么几次,都是在出席重大活动的时候才穿,例如太后生日,祭拜上天,皇帝大寿等等,可以这么理解:龙袍是一种吉服,穿它,是为了体现节日的隆重。

还有“拍证件照”的时候也穿

龙袍虽然不洗,但是同一样式都会有很多件备着,以防真的出现前边提到的龙袍意外损坏的情况,使皇帝没有龙袍穿。此外,根据场合的不同,龙袍的样式还有许多差别。

蓝缎织金团龙纹袷朝袍 清康熙 清宫旧藏

黄纱绣彩云金龙单龙袍 清乾隆 清宫旧藏

清代的一位皇帝少说也有几十上百件不同功能和样子的龙袍,而他又不需要每天穿着,所以大多数龙袍都只穿过一次便不会再穿,甚至有的龙袍从织造出来就从未穿过,最后弃用了。

红色金龙妆花缎皮朝袍 清雍正 清宫旧藏

“知县”“县令”,这两个词都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的古代的一种官职,听上去好像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县的长官,以至于我们经常误以为,县令其实就是知县,只不过可能是不同时期的不同叫法罢了。那事实当真如此吗?真实历史上,县令和知县到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两个官职?县令和知县相比,哪个官职更大?

从春秋战国时代起,秦国等诸侯国已经逐渐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由中央直接统治,而此时的县级最高长官就已经被称为“令”了,这是“县令”的起源。

到了秦汉时期,常规情况下,一般对人口万户以上的县的长官称为“县令”,不满万户的则称为“县长”。

到了南北朝时期,每个国家的疆域都很不稳定,人口也大量流失,每朝每国一般将县的最高长官统统称为“县令”。

当然,在唐朝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偶尔有县里的其他官员临时代理县令职权的情况,这时候这个官员就被称为“知县事”,这是是“知县”一词的起源。

总体来说,秦汉至隋唐,主流的称呼还是县令。

而此时,由于中原王朝作为千年东亚文明圈的宗主,县令一次也被传播到了朝鲜、日本、越南等地,称为这些地区各国的一县之长的称谓。

到了宋代,“县令”这一称谓开始出现变化。

由于唐朝后期以及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极其严重,也导致了五代十国军阀混战的严重后果,宋太祖建立宋朝之后,一方面杯酒释兵权剥夺武将们的兵权,而对于如何抑制地方官员的权力也是苦思冥想。

终于,赵匡胤从唐朝的“知县事”职位里受到启发,他索性不再正式任命地方官员,而是由中央派遣官员下去,代理地方的事务,称为“知事”,“知”谐音为“执”,也就是执掌、主持的意思,相应的,以前朝代的县令、太守、刺史等称谓也统统被相应的“知州”、“知府”、“知县”等“知”字头的名称代替。

赵匡胤通过这个办法,逐渐废除了前朝的前朝的刺史、太守、县令等职位,从此,宋代以后在名义上就没有正式的地方官了,地方事务都是由中央派遣官员署理,“县令”和“知县”一字之差,其背后是中央集权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话,就会发现,那些明清时代的电视剧里,府县的最高长官都是“知”字头的称呼。

不过元代县的主官改称县尹,明、清还是以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官,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

知县虽然品级不高,但是在明清时期,要当上一名知县,却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很多读书人辛苦一辈子,等了一辈子,也没当上县太爷。

在清代,一个人要坐上知县的位置,要么通过正常的科举之路,要么就走买官、举荐的他途。

在清代,一个读书人,要一路通过童生试、乡试、会试三大关口,先后取得秀才、举人、进士的功名,这才拥有成为知县的资格。这每一关都很不容易,几乎都是百里挑一的竞争激烈。

而如果要买官,在清末,捐个知县的价格需要4600两银子,这相当于130个家庭一年的生活开支,除非富贵人家,一般人家根本捐不起。

但是,不管你通过科举,还是通过买官,你都是只获得了做知县的资格而已,接下来,你就得排队候选,等待“出缺”。

清朝时期,全国有1500个知县的职位,但是每3年一次的会试会产生200多个进士,再加上6年一次的大挑考试以及不定期的恩科考试,即使在清朝前期,竞争者已经非常激烈,而到了清朝后期,买官之风流行,就把更为庞大的买官者放进了这个等待的池子里。

而只有出现在职知县死亡或者去职了,才能补上一个候选官员,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个等待的时间是极其漫长的。

郑板桥44岁中进士,中二甲第八十八名,但他在京城等了一年,也没等到朝廷的分配,不得不回到家乡,5年后,他再次入京等待,刚好受到慎郡王允禧的重视,在允禧的推荐下,郑板桥才有机会去范县做知县。

郑板桥运气还算不错,有一个叫刘黎阁的人,候补了26年,很多人候补了一辈子,也没等到上任的圣旨,有个叫王竹的人,候补了20年,好不容易等到了上任荆溪知县的圣旨,却在4天后就去世了。

还有很多人,等了小半辈子,终于等来了官位,但却已经在漫长的等待中耗尽家财,而他们任职的地方往往相隔千山万水,为了赴任,他们不得不举债上任,上任后,为了还本付息,他们也只能从地方上搜刮民脂民膏了。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清朝历史
古代的窗户纸是用什么纸做的,一戳就破为什么还能遮风挡雨 为什么我们称韩国人叫棒子?其实这个称呼在古代就已经在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