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古人买得起房子吗?古代买房也不容易啊

古人买得起房子吗?古代买房也不容易啊

时间2022-04-01 21:05:26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42733

现在的人们,很多都会为了房子而奔波,有的穷尽一生可能也未必买得起一套房子,过高的房价让很多人都觉得负担不起,但是又不能没有房子。这个时候可能就会有人羡慕起古人来了,他们认为古人根本不需要担心这些问题,古代的房子在他们眼中似乎都不值钱。但事情的真相当真是这样吗?现代人买不起房子,难道古人就真的能买得起房子了吗?

大约从21世纪以后,“买房”就成为了令人爱恨交织的复杂难题。结婚要买房,家里人多要买房,孩子大了,也要买房。然而纵观古史,其实古代人也为买房问题深深困扰,就拿大文豪苏轼来说,曾经就为了买房“倾其所有”。

宋代史料《梁溪漫志》中便有记载:邵为坡买一宅,为缗(mín)五百,坡倾囊仅能偿之。大概就是说,苏东坡在江苏阳羡有一个好朋友,名叫绍民瞻,此人对苏东坡很是仰慕,两人经常一起游山玩水,后来邵民瞻偶然得知苏东坡居无定所,便主动出资“五百緡”,为苏东坡买了一套房。

苏东坡得知后,很是震惊,但觉得这个人情太大,于是“倾囊仅能偿之”,大意为,花光了积蓄把买房的钱还给了邵民瞻。

从《梁溪漫志》中记载的“为緡五百”,便可看出该座房产的大抵价格:北宋经济最繁荣时,“一緡”即为“一串”钱。而“一串”便是“一千文”。邵民瞻总共花了“五百緡”,换算成宋代时的利率,一緡=一千文=一两白银,五百緡便是足足五百两白银。

可见仅这一座院子,就花去了邵民瞻整整“五百两”银子。当时的五百两,几乎约等于现今的数百万了。由此可见宋朝经济虽发达,但房价仍是普通人难以承受。而到了宋徽宗时期,一座像样的房子,甚至更贵。

《宋史·食货志》有载:天下之费,莫大于土木之功。其次如人臣赐第,一第无虑数十万缗,稍增雄丽,非百万不可。这句话的背景为,淮南转运使张根,听说宋徽宗封赏给大臣一座汴京房产后,如此感叹:一座好点的房子,在汴京城至少“五十万贯铜钱”起步,再稍微装修的豪华些,就得“上百万贯铜钱”了。

由此可见,像北宋时期汴京这种大城市,也是寸土寸金,清廉的官员即使穷极一生,若不像那位大臣能得赏赐,要想单凭自己的俸禄买一座像样的房子,也得要倾家荡产才能买得起。

这还是朝中大臣,普通老百姓买房之艰难,可想而知。然而还没完,张第感叹完房产之贵后,接着又说:《宋史·卷三五六·张根传》:臣所部二十州,一岁上供财三十万缗耳,曾不足给一第之用。

这句话的意思更为惊人,张根的意思很简单,他所管辖的地域省份有二十州,一年上缴的税收不过才三十万贯,竟然一个省的税收,都不够在汴京买一座房子的费用!

附上原文,大家感受一下张根对于房产之贵的惊讶:《宋史·卷三五六·张根传》:(张根)遂言:“为今之计,当节其大者,而莫大于土木之功。今群臣赐一第,或费百万。臣所部二十州,一岁上供财三十万缗耳,曾不足给一第之用。

其实张根是劝诫宋徽宗,不要如此大手笔的赏赐大臣,要在封赏这种事情上有所节制。但同时也能从他的话语中,感到对于房产之贵的深深无奈。

再说回一条经济学的客观规律:自古到今,凡是存在市场经济的客观因素,商品价格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自主变动。这句话其实很好理解,套用在房产上,就能得出一个结论:如房产此类商品,会随着所在地的客观经济环境,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或下跌。

就拿北宋时期的汴京房产来举例,咸平年间,前宰相薛居正的后人薛安尚,打算把自家的祖宅卖掉,之后寻觅买家,唯有当朝宰相向敏中能买得起,便出资“五百万”,即5000贯铜钱,购入了这座宅邸。而薛安上的祖母听说以后,当场竟大发雷霆,骂薛安上将房子“贱贸”!

贱贸即是“贱卖”的意思,大家且看,这一套房子整整五百万,竟然都算得是“贱卖”,由此可见东京城一座豪华房产之天价,而且宰相至少算是中产阶级,一年收入不菲,我个人相信,对于向敏中来说,花掉五百万贯铜钱买一座房子,并不算是大手笔,但大家不要忘了,他买的这座房子不是“新房”,而是前宰相薛居正的老宅,几十年风吹雨打下来,就算保养的再好,但也肯定比不了新房,由此足以看出东京城的房产之天价。

再结合我所说的经济规律来看,这座宅子是在东京城的市中区,房价自然是高,而当时位列“三苏”之一的苏辙,即苏轼的弟弟,就曾在当时的广州偏远地区,买了十间破旧的老房子,总共花费才“50贯”。

由此可见,宋朝时和我们现在一样,房价也分地段,也看新老程度,同时也看市场经济的好坏,各地之间的房价还是存在着明显差异,但总体而言,古人买房子的负担,并不比现代人轻松,即使是闻名天下的苏东坡大诗人,仍然要“倾其所有”,才能买一座房子,普通百姓要想买一套房,就更不用说了。

而且北宋时许多老百姓,其实都选择租房住,比如《水浒传》里就提到过:武大在清河县住不牢,搬来这阳谷县紫石街“赁房”居住,每日仍旧挑卖炊饼。此日,正在县前做买卖。——《水浒传·第二十三回·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大家注意这段话中的“赁房”二字,由此可见,像武大郎这种一般的小贩,要想有个住的地方,都得通过租赁去租房住。至于再穷困一些的百姓,除了祖上留有基业,否则要想实现买房的梦想,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大家也不要以为祖上留有房产,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就是轻松的事情,尤其是北宋,对于房产征税尤重,而很多祖上留有房子的人,就算啥都不干,只要房子里有人,就一样得交房产税。

这种税户在当时也称为:坊郭户。依据有无房产,再把坊郭户分为“主户”与“客户”。主户便是有房产者,而客户便是租赁房产者,再通过主户的房屋多少,家产多少,来划分成“十等户”的等级,主户被划分的等级越高,所要缴纳的税收就越高,其中税费又分宅税与地税。

而“客户”既然是租房子,那就要看他们有无营运,就是咱们现在说的,是租房做生意,还是租房来住?如果是“租房住”,则相对“租房做生意”要少交税。通俗来说,主户所拥有的房屋越多,要交的税就越高,如果再从自家宅第里做生意,那就得另算“营收税费”。

于是有些平常收入不高,但偏偏祖宗给留下一大片宅子的“主户”,要是租不出去房子,那可就倒霉咯~说句难听的,这种主户每月光挣的钱,可能还不够交房产税的。当然此类只在少数,并不广泛,但也通过这一点,能够看出宋代房产业以及整体经济的繁荣昌盛。《中书备对》有载:州县承望风旨,不问虚实及有无营运,但有居止屋宅在城市者,估其所直,一概定坊郭等第。

那么这类坊郭户的房产税,一般要交多少呢?《真文忠公文集》:有如房地钱日收一十文足。日收十文。即每天的房产税,在十文左右,一个月算下来,便是三百文,还不足“一贯”。然后是“主户”们一个月能收多少租金呢?《司马文正公传家集》:月掠房钱十五贯,足供日用。答案是“十五贯”。

这句话说的是有很多房,并将房产出租,以此收取租金的“主户”,每月能收房租“十五贯”,一贯就是咱们上文所说的“一千文”,十五贯就是“15000文铜钱”,像这类主户,除掉每月要交的300文房税,光靠房产出租收入就很肥了。

由此可见,这种主户,一般就是等级较高的“上户”。但凭此也能看出,除非“客户”所做的营生能赚钱,否则房租跟现在一样,分摊下来也不算低。(可参考上文所述的北宋利率。)

当然,这种房租也要看主户的等级,如果主户的等级是“上户”,那就证明他有很多房子,自然要缴纳的税收就高,而他对“客户”收取的租金也就很高。

与之相反,如果是较低等级的“主户”,开出的租金相比而言就低。比如宋仁宗时,在辽州城开饼店的一家“四等户”,除了做卖饼营生外,自家还有空房出租,则“日掠房钱六文”,即每月收房税180文。

《欧阳修全集·卷一一六·乞免浮客及下等人户差科札子》:第四等一产,开饼店为活,日掠房钱六文。相比较坊郭上户每月要交300文房税,显然这家四等户所要交的房税更低,每月只交180文,显然他们给客户开出的租金,相较而言也会更低。

如此来看,在宋朝对于租房或买房,都有很明确的划分,房价虽贵,但普通百姓一样可以通过租房的形式来过活,而不至于居无定所,但这些都是要建立在“勤劳刻苦,努力劳作”的基础上,不然没有收入,自然也就租不起房子了。

总结来说,不管现代还是古代,能否买得起房,都得看个人努力,古代和现代一样,房产在大多数时期,仍旧是高价商品,而非人人皆有能力购买,但是如果个人非常努力,凭借自己的奋斗,还是能够有朝一日拥有自己的房产。

最后说个笑谈,要想在北京上海这种地方,让苏东坡再买一座当年的那种院子,估计苏东坡就算掏干家底,也就只够买一间厕所。即使是走到哪买到哪的苏东坡,面对现代如此之高的房价,应该也会叹气连连吧。

中国的名山大川数不胜数,每个人都能说出很多名字来,其中有很多名山,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去游览,并且文人墨客都喜欢写下自己游览的心得以及感悟,就更让和这些山川闻名。但是其中有一座山很特殊,那就是泰山,因为它是出现在人民币五元的背后的。为什么中国名山有那么多,华山、嵩山、甚至是珠穆朗玛峰,但是偏偏只有泰山能够被印在人民币上面呢?这究竟是有什么原因?

众所周知,中国有“五岳”之说,其实就是国内五大名山的总称。但是,你知道吗?五岳之间也有三六九等。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5元人民币的背面就印有由著名山水画家李叔平先生所绘制的泰山雄姿图,而且图上还有一行小字“五岳独尊”。还有,为什么我们管岳父叫做“老泰山”,而不叫“老华山”、“老嵩山”?

事实上,自汉代确立“五岳”以来,就有所谓“山以岳尊,岳为东最”的说法。那么如果以海拔来看,1545米的泰山在五岳中仅仅排名第三,它凭什么就成了五岳老大呢?

其实这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因素。

1.古人认知局限

首先,泰山虽然不高,但在古中国——九州(也就是整个华北平原和长江下游平原)范围内却是一座最高的山峰。在古代,大多数人都居住在这个区域,其地位就相当于今天的一线城市。因此对于古人来说,泰山就已经是第一高山了,毕竟他们没出过什么远门,也没见识过珠穆朗玛峰。

另外,古人缺乏科学的测量工具,对于海拔没有概念,泰山虽然海拔很低,但旁边都是低地,落差极为明显,因此显得格外雄伟壮丽。举个例子,五岳之中,虽然华山也非常陡峭,但由于附近群山林立,就不像泰山这样令人震撼了。

还有,泰山位于太阳升起的东方,这赋予了泰山独特的地位。比如所有方位一起说的时候,我们都习惯说“东南西北”或者“东西南北”,东总是要放在最前面的,这也是古人太阳崇拜的一种体现,因此五岳要以东岳为首。

2.人为神话

其次,因为泰山在先秦时期属于齐国的地盘,齐国儒士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大肆鼓吹泰山封禅的重要性和意义,最后导致泰山名声越来越大。

齐国是战国时期的文化、经济中心,也是儒家思想的中心,秦始皇一统天下后,由于其信奉法家和墨家思想,这些齐儒一直没有办法挤进权利的中心,因此他们就苦思冥想,终于想出来通过主持泰山封禅大典来捞取话语权这个法子。

但是仅凭他们空口白牙,秦始皇大抵是不相信的,因此齐儒首先就开始制造舆论,神话泰山。他们不断从古籍里面寻找各种关于泰山神异现象的记录,外加自己编造,慢慢就给秦始皇忽悠信了。但是,普通百姓是对这种上层政治斗争一无所知的,他们是真的以为泰山有上天庇佑,于是就成了自带干粮的水军,把泰山渲染的更加神奇了。

3.大咖加持

最后,由于秦始皇等皇帝纷纷将封禅的地点定于泰山,有了这些大咖认证,使得泰山成为了五岳中最尊贵的一座山。这里先说说封禅是怎么一回事:在没有无人机航拍技术的古代,皇帝想看看自己的天下,怎么看才能最远、最全呢?当然是站在高山上远望,而且山越高,看的距离越远,因此古人流传着一句绝佳的泰山广告“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单单是看了还不行,帝王们还得去各地立庙刻碑,就跟猫狗撒尿标记领地一样,宣示自己的统治权,封禅泰山就是其中集大成者。据说,上古帝王封禅泰山的有72个,《史记》中记载:“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也就是没去名山封禅过,当皇帝都不好意思。而只有改朝换代、江山易主,或者在长时间天下大乱之后,能够澄清玉宇,使四海承平,才有资格封禅泰山。

如果能去泰山封禅,是可以吹几千年的极大荣耀。秦始皇五次出巡,第二次出巡时就专门去封禅泰山了。后来,历朝历代帝王中,也不乏秦始皇的粉丝,包括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携武则天)、唐玄宗和宋真宗都封禅过泰山,封禅未遂的帝王就更多了。

后来,虽然中国的疆域大大扩展,早已突破了 “九州”的范围,但这仍无法撼动泰山在中华文化上的地位。

泰山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早已在我们中国人的思维观念中根深蒂固了,这个观念不会随着朝代更替而出现变化,一直传承至今,因此,泰山是五岳之中唯一一个在人民币上出现的名山也就不足为奇了。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古代印度人上厕所为什么不用纸而用手? 深度解析修故宫的人怎么把故宫修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