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古代人如何防范天灾?天灾对这些朝代曾造成毁灭打击

古代人如何防范天灾?天灾对这些朝代曾造成毁灭打击

时间2022-04-01 20:51:26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26922

最近广东地区迎来了超级台风“山竹”,所以广东个别市区也提前发出了停课停工的通知,好让大家在家中做好避难的准备。很庆幸现代的高科技能够预测自然灾害,好让大家提前做好防备,但在古代并没有这么先进的装备,大家是如何防范天灾的呢?实际上关于这方面的记载的确不是很多,沿海城市每年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自然侵害,如果是经验丰富的渔夫定能提前发现什么,这也是人类一种预警的本能。

《史记》曰:周孝王七年,厉王生,冬大雹,牛马死,江汉俱冻。

意思是说,周代昏君厉王出生的时候,气候出现了异常,冬天寒冷导致牛马全死,江水河流全部冻结。周厉王之后,我国历史上开始了长期大混乱时期,历史上类似的大混乱时期有好几次,特点就是人们生活困苦,人口下降。古代史学作者们通常归结于政治家们的影响,他们认为君王昏聩则百姓饥寒交迫。这些著名的时期有西周末年和春秋前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和元朝

政治家对历史的影响实际上绝对没有这么大,比如纣王是有名的暴君(也有一种说法是他并非暴君,只是常年征战,导致国内空虚,被周朝趁势而入),导致国家灭亡,可是武王即位后,天下很快就太平了,并没有陷入乱世;暴秦二世而亡,很快就迎来了文景之治,以及汉武大帝时盛极一时的大帝国;隋炀帝穷兵黩武,开运河修筑宫殿,隋朝灭亡后,唐朝很快就开启了大盛世。难道是因为所谓明君的诞生?

须知,春秋战国时期,尽管天下四分五裂,征战不断,但中国总人口却在持续上升,文化和经济愈发繁荣。

三国、五代等时期,一些雄才大略的君主曹操、苻坚、刘裕、柴荣等人,并不能够阻挡混乱的局面。在元朝,蒙古人依靠武力维持着国家空前的统一,却不能阻挡社会混乱。战国不稳定,百姓能吃饱,元朝政局倒是稳定,百姓们饿殍遍野,国运60年。实际上,蒙古帝国能够所向披靡,也不得不感谢地球这一时期处于寒冷季。

古代皇帝个人的英明或者昏聩决定了一切吗?文景之治讲究无为而治,汉末年的皇帝虽然政治玩不明白,却也没有一个穷奢极欲之徒,为何能够招来由于百姓饥饿而引起的黄巾军大起义呢?

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历史,大约有传说开始的华夏文明到现在共经历了4个温暖期和寒冷期,我们发现,西周末年、东汉末年到三国两晋南北朝、唐末、五代十国的天气居然是长期寒冷时期,而经济繁荣发达的时期,一般都是温暖期。

很明显,温暖期粮食产量高,缺少衣物的古代人也不容易冻死。《史记 殷本纪》中,生活在河南地区的商纣王攻打山东地区,坐骑是大象,可见当时的气候温暖,所以当商朝灭亡后,周朝能很快的恢复经济;著名的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只靠在河南地区采薇就能生活。

《史记》曰:晋庄伯元年,不雨雪。就是说,春秋时期晋庄伯的时候,山西居然不下雪,可见其温暖。我们从流传的春秋五霸时代的故事去看,气候温暖繁荣了经济和文化,天下是四分五裂,人民却有食物,精英从容思考。

隋唐是我国的另一个温暖季节,两唐书《玄宗》载:天宝元年冬无冰,二年冬无雪。但是后来,虽然国家经历了安史之乱,但后期依然有过中兴,虽然经历了黄巢大乱、五代十国大混战,天下的总人口居然没有减少,歌舞艺术、诗歌等持续巅峰!

宋代气候应该也比较暖和,宋江等人造反的梁山水泊有800里,说明唐古拉山的冰雪大量融化,黄河水位非常高。宋代的经济我们都知道,很多极端观点据此认为宋朝是最强的。

元朝初期,气候就开始变得不太好,忽必烈讨伐日本的大军两次遭遇台风,全军覆没。要知道忽必烈的军队从对马海峡到达日本,前期还取得了多场胜利。大军不可能被台风直接刮死的,如果这个台风必然具备彻底摧毁农作物的能力,必然有由于台风过后产生了极低的气温。

再向上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骤减,除了战乱之外,也由于这一时期气候寒冷,人相食的事情比比皆是。

统治者对百姓的影响真的很大吗?为什么有些统治者不作为被视作无为而治,有些人不作为则被视为荒废政务?在古代生产力比较低的情况下,农民靠天吃饭,皇帝也要靠天吃饭,一场大台风毁掉一个王朝绝对不是痴人说梦;同样,生产力水平如果提高了,老百姓自然能够吃饱饭,如果非要说跟皇帝有什么关系,那就只能感谢皇帝不拿好日子瞎折腾。

说到唐朝的文化,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一定就是“唐诗”,我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有诗,然而却是唐诗最为出名,达到一个顶峰时期。唐诗的数量和质量,的确不是其他朝代所能比的,也出现了非常多的著名的诗人,那么为什么唐朝会出现如此多的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诗人写诗,他们写诗是否有什么好处或者目的呢?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鼎盛的时期,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成就就是诗歌,唐诗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也对世界上多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影响。

唐诗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诗体形式的运用,还创造出了风格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裁,这对格律音韵有着严格要求的新诗体,将中国的诗歌语言文化艺术,推到了一个历史上成熟的巅峰。

唐朝诗歌文化的鼎盛,离不开唐代无数优秀诗人的作品,但为什么中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唯独唐代的诗人独领风骚呢?这与唐代的取士方法有关。

古代的取士方法,从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到汉时的“察举制”,再到魏晋的“九品中正制”,至隋唐,“九品中正”的取士方法已不太适合统治的需求,于是隋文帝杨坚首创“分科举人”,到杨广时期,科举取士制度正式成为国策,隋灭后,唐朝沿用了隋的科举制,并在隋的基础上进行了完善,以进士科为重,明经科次之。

“进士及第”是当时读书人最大的荣耀,无数的读书人寒窗十年,就只是为了一朝“及第”,一来可以光耀门楣,二来一展胸中抱负或解决生活困顿的问题,而唐朝时,进士科主要考的就是诗赋,所以唐朝科举也有“诗赋取士”之说。基于这个原因,唐朝诗风的盛行就不难理解了,如《资治通鉴·唐代宗广德元年》中载:“考文者以声病为是非。”“声病”,就是诗歌韵律上的毛病。所以在唐代,往往有诸多“白首穷诗”的读书人,一生究诗研赋,只为考上个进士,这倒让很多杰出的诗歌作品,在这蹉跎的岁月里,被创作了出来。

唐时的考进士,比之明经科,难度可是为历朝之最,所以也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唐朝的大文豪韩愈,就曾多次不第,甚至连“诗圣“杜甫,在考时也是名落孙山,可见难度之高。除了两位外,更有无数才学出众的唐代才子纷纷落榜,这也是为什么留存的唐诗作中多存郁郁之意的原因了。

唐时科举难考的问题主要还是出自科举制度上,唐朝的科举并没有采取“糊名“制,士子考试前可以公开推举,谓之“通榜”。而考进士的士子,往往会将自己的作品递呈给朝中有声望的人看,称为“温卷”,像韩愈,在科举期间就曾多次给宰相上书自荐,考官会根据考生的社会名望和才德作为取士时的参考。

这样的科举制度,让许多出身不好,或名声不显的读书人,科举之路异常坎坷,如杜甫,虽然身后获得诺大的名声,但在当时却是名声不显,所以导致仕途不顺,一生穷困潦倒,连儿子都被饿死。而杜甫的诗作,虽然多发忧国伤民之情,但骨子里散发而出的,主要还是自身难展一身抱负,以图回报国家之心罢了。

再如唐诗《己亥岁二首》的作者曹松,一生研诗备考,却无一中第,直到71岁高龄,碰上了皇帝心情不错,才下旨选拨一些出身贫寒,参加过多次科举没有考中的考生,特赐“恩榜”,才最终成为了进士。当时同榜的五人中有二人已经超过了七十岁,剩下的三人也都过了六十岁,于是这次的放榜就被时人称为“五老榜”。

“五老榜”谓之当时的佳话,但实际上,这更像一种讽刺,曹松当年被授校书郎,后迁任秘书省正字,但如此风烛残年,那堪劳累,及第次年曹松便逝去。

曹松在唐代无数杰出的诗人中名气并不算显赫,但他在科举路上蹉跎一生所作的《己亥岁二首》,却是唐诗中的杰作,如“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更是千古名句。曹松一生都在科举路上蹉跎流浪,因生活在底层,也见多了穷苦百姓的苦难,再加上屡考不第,心中自然难免存有怨愤,“凭君莫话封侯事”是讽刺当时的镇海节度使高骈的诗句,高骈因镇压黄巢有功,被封渤海郡王,在曹松眼里,高骈之流不过是“功在杀人多”而已,就像“一将功成万骨枯”中深深流露出来的厌恶和愤恨。

唐朝的诗风因科举而鼎盛,又因环境而变化,所以盛唐诗歌多是意气风发之作,而中晚唐诗歌,因为战乱和朝政的腐败,往往胸怀抱负的有志之士,却不得所用,一生流浪坎坷,因而诗歌的表现变得内敛沉郁,多有愤怒讥讽之作或显露厌世归隐之心,正如晚唐著名诗人韦庄,从“平生志业匡尧舜”,到后来的“又拟沧浪学钓翁。”这是大多数晚唐诗人政治理想破灭后的真实写照。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历史元朝
澳大利亚首都为什么不是悉尼或者墨尔本?堪培拉是如何成为首都的? 明朝皇子可以直接封亲王而清朝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