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为什么只有张飞敢单挑吕布?
说到吕布大家都知道这个人还是很有个性很厉害的,被称为三国中武力值第一的人,但是如果熟悉三国的网友会发现,其实在整个三国中好像并没有谁比吕布要厉害,所以在单挑武将这件事情上,也没有什么人敢和吕布单挑,所以吕布也算是真的不错了,但是唯独只有一个,那就是张飞,所以为什么只有张飞敢单挑吕布呢?下面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
吕布吟:
千里赤兔不息奔,单骑绝尘云中来。
方天画戟手中握,一柱擎天捣四海。
身披虎甲背神弓,霸王金冠谁可摘.
无视桃园虎狼辈,天下猛将任我屠。
画戟乱舞分三国,空留赤兔美女枯。
赞吕布:
乱世金戈起,神州铁马急,傲视群雄万人英,骁勇垂汗青。
血溅长安宫,心醉凤仪亭,白门楼下情何薄,独为佳人惜。
束发金冠、百花战袍、唐猊铠甲、狮蛮宝带、方天画戟、铁戟温侯,天下谁人敌?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气宇轩昂、威风凛凛,武功盖世、世上谁不忌?
虎牢一战、独领风骚、画戟所指、兵甲寒光、云破天惊、所向披糜、何人可匹敌?
吕布,乱世三国中武艺冠绝天下。单挑无敌:有记录的九次单挑中除了在对阵张飞和许褚这样的超一流武将时遭遇到抵抗之外,其余均为速胜,其中不乏变成独眼前的夏侯敦这样的名将。极品震慑力:站在丁原身边,威无不加的董卓不敢动,站在董卓旁边,朝廷文武百官不敢动,虎牢关前对阵盟军的时候,八路诸侯一处商议,言吕布英雄,无人可敌。超级统御力:为数不多真正意义上战胜过三国军事奇才曹操的人物之一,只有吕布、贾诩、周瑜、马超做到了。
再来看看吕布的出场造型: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果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三国战神的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真正使人着迷的是吕布强大的武力。三国中超一流武将之间的武力差距都不大,动辄争斗百余合,往往是谁也奈何不了谁,蜀五虎大将难分伯仲,典韦许褚也未见胜负,加上颜良文丑孙策太史慈,谁遇谁也不敢言必胜,其中还有许褚裸衣斗马超、张飞挑灯夜战马超这样恶战的例子,说明武力到达这一程度,基本就是极限了,谁也没办法更进一步,但只有吕布不同,他的武力不能用到达什么样的程度来形容,而是到达了什么样的境界。三国中对阵双方往往首先斗将,领军大将对决的胜负对军队士气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军队士气又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单挑中战胜对方将领非常重要,如果能杀死对方将领,基本上能导致对方军队溃败,所以武力是评价武将的重要指数。吕布在武将对决方面的战绩十分辉煌,使得他不能归档为超一流武将,而要凌驾于超一流之上,我们来看看吕布对超一流的表现,与张飞50余合不分胜负,乍看一下吕布也没什么了不起,跟张飞一个水平,但看看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耐人寻味了,一直对自己三弟的武艺推崇备至的关羽坐不住了,忍不住冲出来夹击吕布,不顾单挑规则,不讲江湖道义,也没有费厄泼赖精神了。是什么让关羽这位武圣一辈子唯一一次急了眼,只有一个原因——张飞性命危在旦夕!别人看不出来,同为超一流武将的关羽可是内行,看的感同身受,打我弟弟,我跟你拼了。于是三国第一次出现两个超一流联手打架,还是两个超级自负的人,光荣的吕布。而这时候,沉稳老练的刘备惊奇的发现,关羽张飞又与吕布打了30回合,竟战不倒他!伟大的吕布,这一刻战神灵魂附体。刘备没面子了,二对一还是平手,而且看来打下去也沾不了什么光,反正已经不大要脸了,索性兄弟们一块儿上吧,挺枪就冲了上去。三国演义里说刘备用的是双股剑,我想是为了刻画人物的性格而编造的,骑兵用双剑作武器无异于自杀,还没到跟前一枪就挂了,根本够不着对方,用枪比较合理。结果是吕布遮拦不定,在最弱的对手刘备面上虚晃一戟,从容撤退,败得都如此潇洒自如。还有一次与许褚20合不分胜负,估计场面跟打张飞时一样,超一流的许褚也快不行了,老奸巨滑的曹操说了最流氓的,也是可成为真理的一句话:吕布非一人可胜,都给我上!另一个超一流典韦先冲上去了,然后夏侯敦、夏侯渊、乐进、李典4个无赖也冲上去了,6个人群殴吕布,吕布又是遮拦不住,拨马回城,全身而退。能让曹操、刘备两个老大指挥小弟合伙砍人的也只有吕布,这两次败绩更加奠定了吕布是三国武力第一人的地位。
除了娶三国第一美女貂蝉,骑三国第一名马赤兔之外,吕布的兵器也与众不同,是兼备刀枪钩叉诸多特点,而又极难运用的方天画戟。兵器当中,锤必力大方可用,但最难的是宋朝陆文龙和水泊梁山董平使用的双枪,能把双枪用好了都是无敌的,两个枪四个头,舞起来戳不到自己都是万幸了,其次就是画戟,使用者既要熟悉刀枪钩叉的用法,又要采用结合不同特点的招式,练不好发挥不了特长,还不如拿一根棍子抡来得实惠。用对了自己熟练掌握的兵器对武将来说十分重要,用不对武力会打折扣,例如典韦被胡车儿盗走了双铁戟,只好用步卒的腰刀应敌,一点也不称手,终于被杀。如果赵云用的是刀,也不会遍体纷纷,如飘瑞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看得张合、徐晃心惊胆战了。吕布用好了画戟,在对敌中兵器就占了很大的优势,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武力,因为在会用的前提下,方天画戟是克制刀和枪的,武将大多使用刀类武器(包括斧、钺)和枪类武器(包括矛、槊、戈)。刀类武器优点攻击范围广,攻击力量大,往往击中目标就是致命的,缺点是变招的间期长,一击不中会留下空当,给对方反击的机会,另外,用刀反复劈砍比较耗体力,不利于久战。关羽是用刀的代表人物,斩华雄,刺颜良,诛文丑,都是利用刀的冲击力秒杀强敌,如果换作用矛的张飞,将会是一场持久战。黄忠斩夏侯渊也是运用了刀的雷霆之势,一举将夏侯渊挥为两段。枪类武器优点迅捷灵活,利于招数组合,尤如惊涛拍岸,滔滔不绝,令对手疲于应付,无暇还手,另外相对于刀类兵器,直刺比横砍所需时间短,伤敌距离长,缺点是刺的力量有限,创伤面积小,所以会出现典韦、周泰等猛将身被十数枪,犹自死战的情况,所以用枪对敌,除非瞅准了机会一枪扎透了,否则对方平常挨几枪还会有战斗力。赵云之所以被称为枪神,是因为他善于把握机会,专指要害,一枪致命,这是用枪的真谛。现在说到方天画戟了,戟有枪头,可以刺,刺不中不像枪必须撤回来再次寻找目标,而是像刀一样用月牙刃部平削或用月牙尖部勾刺,伤敌方式多变,防不胜防,也可以先用月牙砍,如对方撤身躲,则中途变招为刺,对使用者的反应和力量要求甚高,反应不足不会变招,力量不足无法变招,这也是绝大多数人不采用戟的原因,发挥不出戟的特点,威力还不如刀和枪,另外,戟的枪头与月牙头部形成的夹角可以防住刀的劈砍,月牙尾部和戟杆的夹角又可以锁住回收中的刀枪,使之形不成下一轮攻击,为我所制,不过这又要求戟的使用者对对方兵器的行走路线预判得很清楚,稍有疏漏就会造成变招的被动,并且,力量不足的话,锁住对方兵器的时候在争夺中会有画戟脱手的危险,综上所述,除非方天画戟的使用者比对方武力高,可以达到制敌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适得其反,纵观三国,也就吕布敢用,并且成就了他的声名。
方天画戟在与刀枪的对决中占尽了便宜,使吕布的对手往往会脆败,但由于画戟的特点,在对锤等重兵器的较量上不占优势,纯粹要靠吕布的武艺了,我们来看一下数据,就可以印证这个结果,除去对超一流武将张飞和许褚的三场较量(除了前面交待的两场,吕布还跟张飞打了一百余合未见胜负,不过那时刘备和吕布同盟,张飞抢了吕布一百五十匹马才打起来的,像邻居闹矛盾,不会下死手,即便如此,刘备也是恐有疏失,急忙鸣金撤兵,还马道歉了事。)因对手武力太高没有可比性外,其余吕布曾无五合刺死用枪的河内名将方悦,一合刺死用枪的穆顺,不数合令用槊的白马将军公孙瓒败走,不数合让用枪的曹操手下武将之首夏侯敦抵敌不住,不三合把用枪的袁术大将李丰刺伤手,都是瞬间脆败对手,其中不乏一流名将,但还有一战不得不提,十余合仅砍断名不见经传的孔融手下武将武安国的手腕,武安国使用的兵器是——锤!可见兵器相克对战局的影响,如果超一流武将中有用锤的,吕布就真遇到对手了。吕布两次败阵都是面对对方人多势众而遮拦不定,也说明方天画戟在对多种兵器的防守上体现不出优势,吕布没有将它带到一个更高的境界,相反,赵云在面对众多兵将时充分发挥了枪的灵活性,数次冲阵成功,当然,赵云所面临的对手没法跟吕布的对手比。
最后,说说对吕布战绩最好的张飞,在同等的情况下,许褚在吕布手底下走了20合,而未必能赢了许褚的张飞战了50余合,后来竟又战了100余合,难道是因为丈八蛇矛特别长的缘故?
或许罗贯中为了保全赵子龙的完美无敌形象,没有安排他与吕布交锋,给了我们关于战神与枪神的遐想空间。
现代人上班工作都会有一个考勤制度,上下班都需要打卡,用以管理工作时间,而且方式多样,非常方便。那么在古代,没有这些工具的时候,官员们是如何上下班,又是如何知道是否有人迟到早退或者缺勤呢?今天就来看一看,明朝时期官员们的考勤制度,缺勤会受到什么惩罚呢?
“上班点卯”的由来
要了解古代治“懒庸”,得先了解古代官员是怎么上、下班的?古代上班时间比现在早。《诗经·齐风·鸡鸣》中,妻子催丈夫起床:“公鸡已经叫了,上朝的都已经到了;东方已经亮了,上朝的已经忙碌了。”由此可见,从春秋起,古人就有了“鸡鸣即上班”的传统,往后,这个时段就定型为“卯时”,即早晨五至七时。于是,“上班点个卯”也就流传至今。
古代上班早,下班也早。清朝规定春夏下午4时下班,秋冬下午3时下班。至于白居易笔下的“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那是因办公和生活区相隔远,当时又没汽车,所以走回家就是“逼夜”了。
古人上班第一件事是“开会”。在中央,皇帝每天早上要举行“朝会”,也叫“上朝”,属最高国务会议。参会官员是“六部九卿”等省(部)级以上官员。朝会内容两项:一是皇帝做出决策,征求大臣意见;二是大臣有重大事项,需报请皇帝批准。“朝会”的时间,根据议程多少有长有短,一般多在辰时(上午九时)结束。正常情况下每天如此,所谓“君王不早朝”,那是例外。
明代缺勤20天处杖打100大板
上午九点“散朝”后,各官员在宫门外吃完皇帝恩赐的“早点”后,就各自回衙门,或落实皇帝在“朝会”上的最新旨意,或处理日常工作。这是京官一天的工作模式,地方与京城大同小异,不赘述。
古人治“庸”,首先从“迟到早退”抓起。古代官员以“清、慎、勤”为原则,“勤”的起码要求,便是按时上班下班。对迟到早退,缺勤或朝班失仪等“庸懒散”行为,历朝均有惩治办法。
明朝“治庸”流行“打屁股”(即廷杖),规定缺勤1天处笞20小板,每再满3天加一等,满20天处杖打100大板。
为不因迟到而挨打,明朝曾发生一起冬天高官误跌御河溺死的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魏忠贤当权时,紫禁城不准点路灯,说是为防“火患”,还禁止官员骑马坐轿,冬天天亮晚,路上又黑灯瞎火,结果是百官“戊夜趋朝,皆暗行而入,相遇非审视不辨”,于是“追尾”之事经常发生。一天,一名住得离宫较远的官员可能起晚了一点,因怕“朝会”迟到,一路小跑,加之当天早上下大雨、路又滑,慌乱中没辨清方向,竟失足御河,命丧九泉。
唐代迟到扣工资
对于迟到缺勤,除了“打屁股”外,还有扣工资、降级、撤职甚至“坐牢”等五花八门的处罚措施。
先说“迟到扣工资”,唐玄宗时,“文武官朝参,无故不到者,夺一季禄”(《唐会要》卷二四)。到肃宗时,“朝参官无故不到,夺一月俸”。再到文宗时,“文武常参官,朝参不到,据料钱多少每贯罚二十五文”。再说“缺勤被撤职”的,清乾隆时,一个叫钱在上的翰林给皇孙当老师,只因连日缺勤,便奉旨革职留任,由此失去了外放考差、收受孝敬的赚钱机会。还有“因旷工而坐牢”的规定,唐律规定:“旷工满35天判处有期徒刑1年。倘是军事重镇或边境地区工作的官员,还要罪加一等”。
明代张居正的“考成法”
抓考勤当属“治标”,那如何“治本”呢?如何对付那些“碌碌无为、尸位素餐”的庸官,历代都在“推陈出新”,明朝张居正的“考成法”很有代表性。
“考成法”类似现在“目标管理责任制”,但他的做法似乎更有操作性,用“三字”概括,就是“稳、准、狠”。
现以对六部尚书(国务院各部长)的考核为例,其管理方法是:首先,将各部长每年须完成的工作和完成期限登记成3个账簿,并分别在本部“给事中”(专门负责弹劾,不受本部门领导)、都察院(中纪委)、内阁(国务院)留存;然后,各部长每月须呈供完成工作情况的依据,分别亲赴给事中、内阁和都察院,对照账簿,完成一件、就勾销一件;最后,内阁、都察院、给事中等三部门,逐件核实官员提供的工作完结依据,如有部门发现其没有如期完成工作的,就按规定予以处分。
按此办法,万历三年(1575年),查出各省抚按官名下未完成事件共计237件,抚按诸臣54人。凤阳巡抚王宗沐、巡按张更化,广东巡按张守约,浙江巡按肖廪,以未完成事件数量太多而罚停俸三月。万历四年,山东17名、河南2名官员,因地方官征赋不足九成受到降级处分,而山东2名、河南9名官员受革职处分。张居正当政期间,按《考成法》,裁革的冗员竟约占官吏总数的十分之三。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