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和知县有什么区别 古时候县令与知县谁官大
“知县”“县令”,这两个词都是我们经常会听到的古代的一种官职,听上去好像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县的长官,以至于我们经常误以为,县令其实就是知县,只不过可能是不同时期的不同叫法罢了。那事实当真如此吗?真实历史上,县令和知县到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这样两个官职?县令和知县相比,哪个官职更大?
从春秋战国时代起,秦国等诸侯国已经逐渐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由中央直接统治,而此时的县级最高长官就已经被称为“令”了,这是“县令”的起源。
到了秦汉时期,常规情况下,一般对人口万户以上的县的长官称为“县令”,不满万户的则称为“县长”。
到了南北朝时期,每个国家的疆域都很不稳定,人口也大量流失,每朝每国一般将县的最高长官统统称为“县令”。
当然,在唐朝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偶尔有县里的其他官员临时代理县令职权的情况,这时候这个官员就被称为“知县事”,这是是“知县”一词的起源。
总体来说,秦汉至隋唐,主流的称呼还是县令。
而此时,由于中原王朝作为千年东亚文明圈的宗主,县令一次也被传播到了朝鲜、日本、越南等地,称为这些地区各国的一县之长的称谓。
到了宋代,“县令”这一称谓开始出现变化。
由于唐朝后期以及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极其严重,也导致了五代十国军阀混战的严重后果,宋太祖建立宋朝之后,一方面杯酒释兵权剥夺武将们的兵权,而对于如何抑制地方官员的权力也是苦思冥想。
终于,赵匡胤从唐朝的“知县事”职位里受到启发,他索性不再正式任命地方官员,而是由中央派遣官员下去,代理地方的事务,称为“知事”,“知”谐音为“执”,也就是执掌、主持的意思,相应的,以前朝代的县令、太守、刺史等称谓也统统被相应的“知州”、“知府”、“知县”等“知”字头的名称代替。
赵匡胤通过这个办法,逐渐废除了前朝的前朝的刺史、太守、县令等职位,从此,宋代以后在名义上就没有正式的地方官了,地方事务都是由中央派遣官员署理,“县令”和“知县”一字之差,其背后是中央集权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话,就会发现,那些明清时代的电视剧里,府县的最高长官都是“知”字头的称呼。
不过元代县的主官改称县尹,明、清还是以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官,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
知县虽然品级不高,但是在明清时期,要当上一名知县,却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很多读书人辛苦一辈子,等了一辈子,也没当上县太爷。
在清代,一个人要坐上知县的位置,要么通过正常的科举之路,要么就走买官、举荐的他途。
在清代,一个读书人,要一路通过童生试、乡试、会试三大关口,先后取得秀才、举人、进士的功名,这才拥有成为知县的资格。这每一关都很不容易,几乎都是百里挑一的竞争激烈。
而如果要买官,在清末,捐个知县的价格需要4600两银子,这相当于130个家庭一年的生活开支,除非富贵人家,一般人家根本捐不起。
但是,不管你通过科举,还是通过买官,你都是只获得了做知县的资格而已,接下来,你就得排队候选,等待“出缺”。
清朝时期,全国有1500个知县的职位,但是每3年一次的会试会产生200多个进士,再加上6年一次的大挑考试以及不定期的恩科考试,即使在清朝前期,竞争者已经非常激烈,而到了清朝后期,买官之风流行,就把更为庞大的买官者放进了这个等待的池子里。
而只有出现在职知县死亡或者去职了,才能补上一个候选官员,一个萝卜一个坑,这个等待的时间是极其漫长的。
郑板桥44岁中进士,中二甲第八十八名,但他在京城等了一年,也没等到朝廷的分配,不得不回到家乡,5年后,他再次入京等待,刚好受到慎郡王允禧的重视,在允禧的推荐下,郑板桥才有机会去范县做知县。
郑板桥运气还算不错,有一个叫刘黎阁的人,候补了26年,很多人候补了一辈子,也没等到上任的圣旨,有个叫王竹的人,候补了20年,好不容易等到了上任荆溪知县的圣旨,却在4天后就去世了。
还有很多人,等了小半辈子,终于等来了官位,但却已经在漫长的等待中耗尽家财,而他们任职的地方往往相隔千山万水,为了赴任,他们不得不举债上任,上任后,为了还本付息,他们也只能从地方上搜刮民脂民膏了。
说到刘禅其实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这个人给人感觉就是有点点智障的感觉,但是其实并不是的,在真正的历史上刘禅是一位极其懂得权术的人,要不也不会稳坐蜀汉皇帝位置那么多年,但是当刘禅死后司马炎却做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他竟然在刘禅的棺材里面放了三样东西,这三样东西分别是草鞋、裙子和酒杯,那么有的网友也问了,这到底是不是真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
无稽之谈
野史说放了草鞋、裙子和酒杯。
草鞋讽刺刘备的出身,裙子和酒杯讽刺刘禅贪酒好色。
完全是小说之言。
首先司马炎也没有蛋疼到哪一步。人家都投降了,这样的羞辱只能让蜀汉旧人心凉,萌生不满,不利于晋国的治理,司马炎作为一个政治家,虽然选了一个傻儿子当皇帝,他本人却聪明得很,才不会干这种事。
实际上司马炎封刘禅为思公,这是一个不算好,不算坏的谥号,这叫平谥。如果司马炎羞辱他,给他一个恶谥,比什么都有效。
其次从刘禅投降那一天起,他家庙里那些祖先们受到的祭祀就降格了,或者可能就没有了。以刘禅当时明哲保身的德行,他才不会在家里祭祀先帝刘备。刘备在阴间恐怕早饿死了吧。羞辱不羞辱的,没有什么意义了。
第三:放草鞋就算羞辱啊,人家卖草鞋也是中山靖王之后,而且光大祖业,白手起家,三分天下。放裙子和酒杯就是羞辱啊?刘禅生前说:“此件乐不思蜀”的时候,已经䞼饱受一切羞辱的准备了,这点算什么。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