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怎么没有帝王选择在武汉建都啊?
说到武汉其实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什么的也非常的好啊,而且物产也丰富啊,但是我们反观历史其实我们会发现好像没有一代帝王是在武汉这个地方建都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武汉有毒吗?小编感觉挺好的呀?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简单说来,历朝历代帝王不选择武汉作为首都,充分说明他们的脑子,是清醒的,理性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难道“九省通衢”的武汉,地处内地腹心的武汉以及素有“东方马德里”的武汉,不具备成为首都的条件吗?
当然不具备,为什么这么说?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几个几个原因:
1、历史太不久远
武汉的发迹,是从元朝开始的。
最早的时候,武汉是云梦泽所在地,地势低洼,每年的长江洪水都要将这里淹没。1281年,忽必烈将武昌设置为湖广省治所,从此武昌成为省级行政单位所在地。
明朝时期,朱元璋将元朝湖广等处行中书省改为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范围相当于今天的湖北和湖南省,治所仍然在武昌。
万历年间,武昌成为淮盐集散地,经济兴盛起来,而对岸的汉口则是重要的港口。清朝时期,武昌周边也经过发展,逐渐形成了武汉三镇的规模。
1905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后,才开始加大对武汉的发展,武汉终于成为大城市。
可以说,武汉的历史轨迹,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相比于170多年的上海,800多年的天津,1000多年的北京乃至超过3000年的西安等地,武汉的资历太浅。
在北京长安等地作为帝国都城,享受着万国来朝的盛世之时,武汉还是个洼地里的小村镇。
这样的地方,鬼才会拿来做首都。
事实上,不仅大一统王朝看不上,就连割据政权也瞧不起。比如孙权曾说要迁都鄂州治下的武昌,但是群臣反对:“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所以,在论资排辈如此严重的封建王朝,武汉真的排不上号!
2、位置尤其尴尬
武昌在历史上属于古荆州地区,而古荆州地区,在历史上就不是封建王朝尤其是大一统王朝关注的重点。
在秦汉时期,中原王朝面对的主要敌人是北部的匈奴,为了反击匈奴,最好能毕其功于一役,汉武帝开始凿空西域,帝国的重心开始向西北方向转移。
此时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都在北方的中原和关中地区。相比直线,武昌的位置就显得比较边缘。
隋朝时期,开凿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余杭、扬州以及开封等地成为新的经济中心。
唐朝以后,海上丝绸之路走向繁荣,沿海的扬州、泉州以及广州等地迅猛崛起,同样没有武昌。
唐朝灭亡后,政治中心东迁到河南,经济重心南移到江浙,武昌同样没有被考虑。
而元朝开始,北京成为新的政治中心,江浙继续作为经济重心,武昌则成为彻底的边缘地区。
武汉政治地位的提升,是元朝时期。而在元朝时期,帝国的重点是西北地区;而明朝之后,则转为正北的蒙古和东北的女真以及东南的倭寇,此时就是西南地区的土司,距离武昌也有距离;清朝开始,帝国的重心仍然是北部的沙俄和西北的蒙古。
所以,地处内地腹心的武昌,不是重点!
因为不在帝国的重心之上,两头不占的武昌自然就不能挑起首都的重任!
3、地势太过低洼
武汉的前身,是云梦泽。就是孟浩然诗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的那个大湖。
云梦泽,分布在今天的武汉平原之上,先秦时期面积一度达到40000平方公里以上,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然云梦泽逐渐变小乃至最后几乎消失,但是武汉地区地势低洼的情况没有变!
因为地势低洼,武汉地区的汉口才成为著名的港口,推动了贸易的繁荣。这样的城市拿来发展经济是一点问题没有的,但是如果拿来做首都,就非常危险了。
我们知道长江穿过武汉,将武汉分为武昌、汉口和汉阳三个镇,长江和汉江在给武汉带来水资源和航运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水患。
古代的黄河,一直以来就给下游的河南、山东、江苏以及河北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而长江作为我国第一大河,水量是黄河的至少17倍!这就意味着一旦长江发怒,造成的后果将更加严重!
在长江流域的几个大城市中,武汉的平均海拔只有23.3米,在平均海拔上和重庆的259.1米相差太远,注定是悬在水边的城市。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所以,潜在的水患让这里注定成不了封建王朝的首都!
另外,在风水上,一般的风水宝地,都是江水绕城,而武汉这样穿城而过的,确实不佳!
最后,地势低洼带来了更加湿热的环境,所以武汉一度和重庆南京并称为我国“三大火炉”。
封建王朝选择建都,不仅仅是皇帝要住得舒适,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以首都体现帝国的重心,比如明朝迁都北京抵御蒙古。而武汉因为地处腹心,虽然位置安全但是不利于对边疆的控制。
加上武汉周边也没有群山等关隘,这导致一旦出现内乱,武汉基本是被群起而攻之。
因为武汉起步晚,所以只在近代有过三次做首都的经历,分别是:
1911年武昌起义作为临时首都,不过很快迁到南京;
1927年北伐军攻占武昌后,国民政府将都城从广州迁到武昌,但随着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以及后来的宁汉合流,南京再次成为首都;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后,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都武汉,但随着武汉会战的失败,都城西迁至重庆,武汉再次没落!
可以说,武汉,是一个注定成不了首都的地方!
金箍棒原本是放在东海的定海神针,后来被孙悟空看上拿去当了兵器。其实金箍棒的历史非常悠久,传说金箍棒是太上老君冶炼的神器,后来被大禹拿去治水。金箍棒是神器榜上天下第一棒,可长可短可粗可细,在孙悟空手上简直就是不所不能般的存在。其实在西游记中金箍棒的存在感还比较偏低,很多场景上金箍棒的作用都不如其他的法宝,从这点来看真的有些委屈金箍棒了。
《西游记》中最强大的法宝是什么,如果不算上在封神故事中出现的“封神榜”,那就应该是有着“擎天之柱”称号的金箍棒了,全称是“如意金箍棒”,孙悟空在刚拿到金箍棒的时候,第一次用就不小心变出了这个法宝的本体,不仅把其他的妖怪吓到了,还把自己给吓到了。
当时是孙悟空被菩提老祖赶走之后,刚回到花果山不久,在猴群里面老猴子的建议之下,跑到自己的邻居东海龙王那里,把自己的“专属法宝”金箍棒给拿到了自己的手里,但后回到花果山,第一次使用了学到的“法天象地”。
(孙悟空)使一个法天象地的神通,把腰一躬,叫声:“长!”他就长的高万丈,头如泰山,腰如峻岭,手中的金箍棒,上抵三十三天,下至十八层地狱,如同擎天之柱。
说的孙悟空的金箍棒,其实真正熟悉了解的,在孙悟空拿到手之前,至少有过三个人,他们分别是金箍棒的制造者太上老君、第一任使用者大禹、海底看守者东海龙王!在这里面,大禹的作用或者说是决定性无疑是最大的!
龙王道:“上仙,我们这海藏中那一块天河定底的神珍铁,是大禹治水之时,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是一块神铁。”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一万三千五百斤”。
原来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是转手自治理洪水的大禹,当年天空破开了一个大洞,大家都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看着天河之水不断涌入。就在这样一个危急关头,人类的始祖之一女娲上神出场,用大神通之术炼造除了补天顽石,将天空的破洞补上了!
接下来便是人间的洪水,对于这样一个问题,虽然人族中出现了一些强大的战士,但终究还是人力比不过天威,太上老君见状,便打造了一根神铁,送给大禹帮助他治理洪水,这跟神铁在之后洪水治理结束后,被大禹扔到东海之中,永远镇压海水的浪涛。
只是未曾想,最后孙悟空得到了这根太上老君炼造的法宝。如果说孙悟空是女娲补天的时候,多炼造的一块顽石所化,那不得不说,天空破了一个大窟窿,就是孙悟空出世的一个关键,或者说是所有因果关系的起点,没有天空的这个窟窿,就不会有他出世的石头以及法宝如意金箍棒!
在把金箍棒扔到东海之下,作定海神针的时候,大禹对当时的东海龙王说了一句话:“此神铁乃定海神针,能镇压茫茫大海万里波涛,不可轻易挪动,否则玉帝怪罪下来,你我承担不起!”
有了这句话,东海龙王自然是不敢触碰金箍棒,自然也就不知道,其实这根神铁是一个法宝,而且能够随心变化,只要自己能够在孙悟空之前触碰一下,那么金箍棒就听他的了!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