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萧何自毁声誉保全性命的主意,是谁帮他出的?

萧何自毁声誉保全性命的主意,是谁帮他出的?

时间2022-04-01 20:35:13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10837

我们都知道,古代很多成大事的人,比如皇帝,都会有自己的文官集团和武官集团,武官自然主要是负责征战,而文官里面就有一些负责出谋划策,比如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刘邦的谋士张良。而一些大臣,也会有能够为自己出主意的人,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提醒自己应该怎么做。西汉时期萧何就是如此,他能够从刘邦的怀疑中解脱出来,多亏有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

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做了皇帝,居首功的谋臣萧何也当了相国。五年后。刘邦迁都咸阳(今西安),萧何又因营池造殿有功,被封为邑晋爵。至此,萧何可谓位极人臣,功德圆满。但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刘邦消灭了异性王,又设计除掉了战功卓著、兵权在握的韩信,而且,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参与了除韩信的计划,直接导致了韩信的诛三族。

看到韩信父、母、妻三族被诛杀的惨景,萧何意识到大难临头,下一个就该轮到自己了。萧何是何等聪明的人,他怎么会坐以待毙,任人宰割,于是他心生妙计,最终得以保全自己。

萧何是典型的贤相能臣,国家的繁荣安定,他居功至伟,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都对萧何一篇赞誉之声。但是刘邦是个忌贤妒才之人,对此耿耿于怀,只是因为初建国,需要萧何的辅佐,所以才委以重用。

最先意识到萧何处境危险,给萧何出谋划策的人是秦朝遗老东陵侯召平。据说在萧何得到晋爵诏书后,大喜过望,在相府大摆宴席,以示庆贺。当时鼓乐喧嚣,车水马龙,来贺喜者络绎不绝,好不热闹。就在这时,来了一位汉子,身着缟素,哭天号地,前来吊丧。此人正是召平。

召平本是秦朝遗老,萧何看重他的才能,收入门下,召平也帮萧何出了不少好点子。但是萧何见召平做此大煞风景之事,大怒。

召平见萧何怒目圆瞪,便劝诫萧何:“喜尽则忧至,福过则患来,丞相大喜过后,不要忘了隐藏于后的隐患啊!”

萧何对曰:“我主皇恩浩荡,我为大汉更是竭心尽力,处处小心谨慎,不敢有半点疏忽,何患之有?”

召平见萧何执迷不悟,直截了当说:“我主御驾亲征,南征北战,历尽千辛万险,而您安居都中便得高官厚禄,今相国您又深得百官百姓热爱,难免主上心有戒备。难道公忘了淮阴侯韩信的下场了吗?”

召平后又劝诫萧何说:“昔日汉帝征讨英布时,您每次把粮饷及时输送的军中,主上都暗中查问相国近来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当您得到万民称颂时,主上总是眉头紧皱,似有所思,证明他对您早有堤防。如今您誉满朝夜,位极人臣,深得民心,使得主上进不能战,退不得归,这块心病汉帝早晚要除掉的!”

萧何在召平的一再劝诫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此,他入朝唯皇命是遵,并日显龙钟老态,越来越糊涂,以此消除汉帝的戒心;同时,为了自保,萧何更是自毁名誉,故意做了些侵夺民间财物的事情,使自己的威信日益下降。

有一次,汉帝御驾亲征回京途中,有百姓跪地上书,告发萧何强买民田。汉帝见萧何名声每况愈下,并无野心,对自己没有威胁,暗中高兴,仅让萧何归还田地,补偿田价,没有深究。萧何用此方法保住了全家性命。

关于韩信的“三不死”,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他曾经向刘邦提出了三个不能杀死自己的条件,只要见到这三样,就不能杀掉自己。可是最终,他还是被吕雉用语言里的漏洞杀死了,想必他临死前一定想不到会是这样的情况结局吧。那么,韩信到底应该如何提这个三不死的条件,才能避免自己被杀死的悲剧呢?

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韩信。但结果被用口袋装起来吊在梁上,上不见天,下不着地,用竹刀慢慢刺死该怎么提才能彻底堵住这些语言漏洞?咱们先来看看韩信被杀的原因吧。

韩信是帮助汉高祖刘邦打天下的大功臣,然而功成之后,他却成了被烹的走狗。关于他被杀的原因,说法历来不同。

有的学者认为,韩信是因为谋反而被杀的。早在楚汉战争最紧要关头时,韩信就逼刘邦封他为齐王,完全暴露了野心家的嘴脸,因而楚汉战争一结束,刘邦就夺了他的兵权,并徙封为楚王。韩信至楚,野心不死,巡行所辖县邑,出入陈列兵仗,被人告发。刘邦采用陈平的调虎离山计,以出游云梦、会诸侯于陈为名,趁韩信前来朝会之际,逮捕了他。刘邦念其大功,又赦免了他,降封淮阴侯,使居长安,韩信从此“常称病不朝从”,“日怨望,居常快快”(《史记。淮阴侯列传》)。

公元前200 年,他勾结握有重兵的边将陈豨,再次阴谋叛乱。公元前197 年,陈豨果反于代,汉高祖亲征,韩信托病不随征,“阴使人至豨所曰:”第举兵,吾从此助公‘“(《史记。淮阴侯列传》)。

正在此时,他的阴谋再次被人告发。萧何与吕后设计捕杀了韩信,清除了这个闹分裂、谋叛乱的分子。有人还认为,亡周乱秦兵革之后,汉初社会各阶级都迫切需要休养生息。韩信从个人恩怨出发,制造新的动乱,违背了历史发展趋势。所以吕后杀韩信避免了第二次楚汉战争,带有历史进步色彩。这不仅为新建的西汉王朝除掉了一大祸害,而且在客观上也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与此相反,有些学者认为韩信无意叛汉,他的被杀完全是屈杀功臣。所谓韩信密谋“诈诏赦诸官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并与叛将陈豨搞里应外合,都是没有实据的。首先,告发者是韩信准备处死的一个罪徒的弟弟。

即使韩信确有密谋,也不可能让此人知道;其次,当年韩信据齐,握有重兵,有人劝他“反汉与楚(指项羽)和,三分天下王之”,韩信却认为“汉王遇我甚厚”,“吾岂可以乡(向)利倍(背)义乎?”(《史记。淮阴侯列传》)在绝对有利的条件下尚且不反,而这时他闲居长安,既无兵柄,又无武装,怎么又要造起反来了呢?再次,韩信被捕之后,立即斩于长乐官钟室。宫中悬钟之室,岂是刑场?这实际上无异于暗杀。若谋反有据,何不昭示群臣?最后,高祖平陈,事在汉十一年十月至十一月,十二月攻下东垣,而韩信“谋反”则在第二年春正月。陈豨已经兵消瓦解,而韩信又怎能“从中应之”?高祖平豨回来,“见信死,亦喜且怜之”(《汉书》作“且喜且哀之”)。所喜者,畏将已除也;所哀怜者,大臣无辜就戮也。从这种心情可以看出,刘邦本人并不认为韩信真会谋反。

那么问题来了,韩信该怎么提三不死才能避免被杀?有人说,那就活的不杀,死的不杀,不死不活也不杀。也有人说,想弄死怎么都能想到办法,闷死,淹死,热死,冻死,毒死,有一万种死法的。

还有人说,韩信必死,从张良的死就能够看出来,史载 张良因身体缘故不能吃饭 吕后强逼他吃,结果回去后就病死了,当然这是不见得是真的,不过间接说明张良也属于被吕后拿来立威的人。所以有人说,遇到吕后这种心狠手辣的人,韩信也必死无疑。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历史
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说法是怎么来的?有怎样的历史传说? 龙袍为什么是黄色的?古代龙袍都有过哪些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