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蹴鞠究竟踢的是什么球?
现代的足球运动,我们知道是起源于我国古代的蹴鞠,这项运动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到了唐朝时期已经是很成熟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足球一般是黑白两色的球体,那么,唐朝人踢的球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踢球又都有些什么样的规则,和现在是否一样呢?
在今天,足球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项全球性运动,也是一项全民性的运动,被无数人喜爱着。每到世界杯年,总会有大批的球迷为之疯狂。足球的魅力是有目共睹的,那么,在唐朝时是否有足球呢?他们又是踢的什么球?
其实,唐朝人也踢球,他们踢一种叫做“蹴鞠”的球,并且曾经风行一时。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人发明了蹴鞠,发展到唐代,这种活动已经相当成熟,成为当时人们非常喜欢玩的一项体育活动。
唐代的蹴鞠所用的球是充气球,唐朝仲无颜所作的《气球赋》描述说:“气之为球,合而成质,俾腾跃而攸利,在吹嘘而取实。尽心规矩,初因方以致圆,假手弥缝,终使满面不溢。”给球充气,这是唐朝在原有球的基础上进行的革新,他们还有另外一项革新,就是使用了高球门,在三丈多高的球门柱设一个小门洞,踢球过门者为赢,而之前是没有球门的,只有一个像小房子的鞠室。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制球工艺大大改进,唐代时的蹴鞠球是有了八片尖皮缝成外壳、内装一个吹满气的猪尿泡,看上去和现在的足球几乎没有太大区别。蹴鞠球的改进大大增加了人们游戏的趣味,使之成为当时的一项最时尚的运动。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一首《寒食城东即事》,其中就提到郊游的人踢蹴鞠的情景:“蹴鞠屡过飞鸟上”,蹴鞠球很多次都被踢得飞上天空,甚至比鸟都还要飞得高,当时的人都以把气球踢高为能事。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载了一个叫张芬的人,在庙中踢球,球飞起来的高度可以达到塔的半腰上,大家看了都很惊奇。
康骈的《剧谈录》也讲了一个关于蹴鞠的故事:在当时的长安城里,有一位姓潘的将军,他家里的许多贵重珠宝丢失,但是门窗也丝毫无损。因担心别人笑他身为将军却连自身财产都无法保护,也没敢声张,暗地里拜托给了一位朋友——京兆府的缉盗衙役王超私访。清明节这天,王超路过一条街道时,看见有几个青年军人玩蹴鞠,周围围了一圈的观众,一个军人一脚将蹴鞠球踢到旁边的人群中,刚好人群中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身着破衣,脚上穿了双木屐,见球飞来也不避让,迎上去就是一脚,那球腾地飞起四五丈高,过了好一会儿才落下地面,众人看了无不心生佩服。王超看了,认为此女一定不是寻常之人,便一路尾随她进入一个小巷子里,看她进了一间破屋,屋里还有一位老妇人,估计是她的母亲。王超走进去,直言道出了潘将军家中丢失珠宝之事。那女子听后笑道:“堂堂一个将军竟然守不住自己的珠宝,我是故意给他开玩笑的,珠宝都在报恩寺的塔上了,你自己去拿回给他吧!”由此可见,蹴鞠这项活动在当时已经非常盛行,即使是传奇故事中,也要加入打球的场景。
不仅民间对蹴鞠偏爱,皇宫里也有一大帮“蹴鞠迷”。在宫廷中,蹴鞠大多是由专业艺人进行表演,属于朝廷宴会上的观赏节目,教坊司和皇宫内都有专业蹴鞠艺人。
宫廷中的蹴鞠表演一般采用单球门,在场地中央设置一个球门,用两个长竿作门柱,再在两柱中部悬空联接一张网形成球门即为得分区。双方队员分别站在球门两侧,按一定的规则将球从得分区踢到对方的场地,最后以得分多者为胜在当时,最常采用的方法是设置双球门,比赛的人分成两队,角逐异常激烈。仲无颜《气球赋》中对此描写道“苟投足之有便,知入门而无必”。时也广场春霁,寒食景妍,交争竞逐,驰突喧然,或略地以丸走,乍凌空以月圆”,形象地描绘蹴鞠时的热闹场景。
时人蹴鞠花样繁多,除了单球门和双球门外,还有打鞠、白打、趯鞠、筑球鞠等。打鞠也叫“一人场”,不需要球门,对人数也没有限定,一人或者多人各自独踢,用头、肩、背、胸、腹、臀、膝等身体部位支配球,花样繁多。比赛时,球手们轮流展示,谁的花样多谁就能赢得比赛。这种踢法在民间也很流行,是作为个人健身活动的项目;白打,这个对人数有要求,人数必须是偶数,所以也叫 “二人场”、“四人场”、“八人场”等,比赛的时候也不用球门,就是两个人或者多个人传接对踢;趯鞠,这个规则相对简单,只需要将球踢高就行,在军队中比较流行;筑球鞠,《宋朝事实类苑》里面提到唐代时候的筑球:“球为牛尿泡,贯气而张之,跳跃性强,民间少年筑围而蹴之,不使堕地,以失蹴为耻,久不堕为乐,曰‘筑球鞠’。”就是许多参与者同时抢球踢球,要求每次都要在球还未落地时将其踢高,尽量不要让其落地。
据说唐太宗和唐玄宗也都喜欢踢球,因此皇宫中有专门的打球宫,还有大规模球场,妃连嫔宫女们都纷纷下场踢球。尤其是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蹴鞠的风气盛行,以致引起了一些大臣的不满,并上书劝谏,但几乎没有效果。到唐后期,蹴鞠依旧是流行的运动方式,很多将相大臣也能亲自上场踢上几脚。宫廷蹴鞠之风逐渐向民间传播开来,唐代社会上的蹴鞠活动盛行,据史籍记载,当时的长安城就有永崇坊、靖恭坊、光福坊、平康坊等球场二十二个。在当时,蹴鞠不仅仅是一项重要的体育娱乐项目,人们还意识到它的健身功能。唐代人把蹴鞠叫做“发汗散”,所以当时人们说“蹴鞠成功难尽言,消食健体得安眠”,因此更加迷上了蹴鞠。
其实,蹴鞠就是足球的祖先,在唐朝时曾传到英国,后来经过英国改进后,现代足球就诞生了。
中国的姓氏文化可以说是自古时候便一脉相承,只不过中途有过很多变故,比如很多人为了逃命而更名改姓,或者用自己的官职、封地的名称作为自己的姓氏,而且在古代,“姓”与“氏”也是两个概念。历史上有一个存续时间最长的王朝,现今大部分姓氏都与它有关系,究竟是那个王朝呢?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王朝,其后秦汉开始成为具有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政府的大一统国家。
周朝分为“西周”(前11世纪中期-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成王五年营建东都成周洛邑;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洛邑,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民间传说周文王请姜子牙时,推姜子牙坐的车808步,因而周朝存在了808年。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中国”一词,这里的中国指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
华夏也称“夏”、“诸夏”。是古代周王朝的自称,以区别与周王朝敌对的四方部落(四夷)。如《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出自四岳之后的姜戎子驹支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语言不达。”华夏起源于华胥,伏羲的母亲即为华胥氏。
中国以外则称为四夷,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
周朝实行宗法制,分封制使国内分割成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诸侯国又产生了众多卿大夫的采邑。采邑又被分成无数大小的禄田。由于诸侯国、采邑)、禄田的地名直接转变成了“氏”,于是,中国人的姓氏遍地开花。
早周代以前,可考的有姬、姒、子、姜、风、嬴、偃、芊、芈、熊、允等二十二姓。
周分封诸侯,仅姬姓诸侯国就有五十三个。这些诸侯国在灭亡后,国民以国名为姓,因此产生了现在的绝大多数姓氏。
中国许多姓氏起源于姬姓,在现今按人口排名前四百的姓氏中直接起源于姬姓的有120多个,其中部分姓氏有多个源头,但多以姬姓为主要源头:
王姓、张姓、杨姓、周姓、吴姓、李姓、孙姓、胡姓、朱姓、林姓、郑姓、郭姓、管姓、鲁姓、蔡姓、霍姓、康姓、毛姓、曹姓、卫姓、毕姓、魏姓、滕姓、杨姓、蒋姓、韩姓、唐姓、詹姓、何姓、梁姓、于姓、孟姓、许姓、万姓、常姓、武姓、乔姓、贺姓、赖姓、龚姓、文姓、智姓、傅姓、沈姓、彭姓、吕姓、苏姓、卢姓、贾姓、刁姓、阎姓、余姓、潘姓、杜姓、戴姓、汪姓、田姓、任姓、方姓、石姓、廖姓、邹姓、陆姓、孔姓、崔姓、秦姓、江姓、史姓、顾姓、侯姓、邵姓、召姓、龙姓、段姓、雷姓、钱姓、易姓、李姓、刘姓、黄姓、谢姓、冯姓、董姓、程姓、袁姓、虞姓、邢姓、茅姓、单姓、甘姓、耿姓、焦姓等。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