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北京故宫和西安兵马俑,哪一个的世界影响力更大?

北京故宫和西安兵马俑,哪一个的世界影响力更大?

时间2022-04-01 21:06:55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32443

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这两样同样都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代表,一个是封建社会末期明清时期的皇家宫殿,另一个则是封建社会初期第一个统一王朝,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陪葬坑,地位都是非常高的,不过,故宫和兵马俑究竟是哪一个的世界影响力要更大一些?从世界方面来讲,究竟是故宫影响力更大,还是兵马俑的影响力更大?

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个话题在作者心中已经萦绕了很久,但始终也没有得到内心当中最认可的答案,而今天将这件事情与各位读者一起分享以此来得到一个最满意的答案,而这个问题就是北京故宫和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到底哪一个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更大?说起这两处地方都是我们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旅游名片,无论是在世界上还是在我们国内都有很高的知名度。每年吸引了无数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这里旅游观光,也是众多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之后必到的旅游景点。

无论是北京故宫还是秦始皇兵马俑,都会觉得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以及背后所存在的历史沉淀。特别是今年春节期间北京故宫也是首次晚上对外开放。并且还加入了各种现代元素让整个故宫变得绚丽多彩焕发新生,因此也引起了众多海内外游客的关注。今天就让我们来对比一下北京故宫与秦始皇兵马俑,它们的影响力到底谁更大一些?


北京故宫在古时称为紫禁城是明清两朝24位皇帝的皇宫,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北京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木制建筑结构的宫殿型建筑群。在整个故宫无论是哪一个细节无一不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建筑智慧和心血结晶,所蕴含的是我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

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作为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1500米处。整个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个大坑分别呈品字形排列。整个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布局非常的严谨,结构奇特。作为世界上考古史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也被称之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整个陪葬坑总面积约23000平方米左右。

如果说我们单纯的从规模上来看故宫的规模要远远大于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但是两者之间所存在作用和功能却非常不同,秦始皇兵马俑只是作为陪葬坑而存在而故宫却是皇家宫殿整个朝代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俗语说;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3000年看西安。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站在整个世界来看西安的历史背景要比北京更长更具有厚重感。


我们从这两个地方的文化影响力来看,北京故宫作为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称为世界五大宫殿,而北京故宫作为世界五大宫殿之首,同样也是我国5a级旅游景区,秦始皇兵马俑同样作为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被世界公认为世界第八大奇迹,20世纪以来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自秦始皇兵马俑面世以来先后有2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秦始皇兵马俑,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代表我们国家的一张名片。

而从旅游影响力来看北京故宫平均每年接待来自国内外游客大约在1700万人次左右,而随着故宫不断的创新推出很多文创活动之后近几年游客数量也是在稳步增长。反观秦始皇兵马俑平均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了近1000万人次也是紧随北京故宫之后。

从以上各个方面的对比来看,相信很多读者也非常清楚北京故宫与秦始皇兵马俑的影响力到底是谁更加大一些。而今天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将这两处我们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杰作来分个上下,只是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在整个世界上所存在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看完这篇文章不知道各位读者觉得是北京故宫的影响力大一些还是秦始皇兵马俑略胜一筹,在这里也是非常期待得到你的答案。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是一句民间俗语,意思是从此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大家彼此不再往来。不过独木桥好理解,这个阳关道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历史上还真有一个阳关道,在古代丝绸之路中阳关是通向西域的必经之路,也就是今天的甘肃敦煌西南地区。所以古人就用阳关道来形容便利的道路、充满前途的道路。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古代阳关道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汉语里面有个成语叫“阳关大道”,意思是指交通便利的大道和光明之路,比喻好的出路,也被简称为“阳关道”。后来就有了“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这种俗语。相对独木桥的窄小,阳关道显然更好,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走。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个成语出现之前,有没有一条真实的道路叫“阳关道”?

实际上真有这么条道路,阳关道原指古代通往西域的一条道路,因要经过阳关,所以就叫阳关道。阳关二字在国人的印象中再熟悉不过了,有很多古代文人墨客、迁客骚人的诗词里面都出现过,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大诗人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这些古代文人的诗词中,阳关却常常少不了给人一种荒凉悲怆的感觉,皆源于西域的茫茫大漠,如“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阳关是西汉武帝时期设置的关城,在如今的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约75公里的地方,不过历经千年的沧海桑田后,如今只剩下遗址和残存的烽火台。在敦煌西南南湖乡的古董滩,发现大量汉代古董文物如铜箭头、古币、陶片等,据此考古和历史学家分析,古阳关应该就位于古董滩附近,掩埋于漫漫黄沙之下。北面墩墩山上的烽燧是残存的烽火台。

汉武帝时赶走匈奴,将河西走廊地区纳入版图之中,设置河西四郡,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在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和西域交界之处设置玉门关和阳关两关。玉门关设置在先,阳关设置在后,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阳关。

玉门关和阳关一北一南直线距离约50公里,而且有长城相连。二关互为犄角,扼守着河西走廊西端,是汉代西陲最重要的两座关口,也是古丝绸之路中重要的关隘。西汉时曾设阳关都尉,阳关为治所。南北朝后魏(北魏)时曾设置阳关县,北周时废。唐朝曾设寿昌县,县治在阳关以东约3~5公里处,即在今敦煌市南湖乡北工村附近。据《沙州地志》记载:“阳关,东西二十步,南北二十七步”。这里的“步”并非现今人们走一步的距离,唐朝时 “步”为长度单位,一步约为5尺。唐朝时的一尺约合现在30.7厘米。换算下来,阳关城东西宽约31米,南北长约41米。

汉唐时期,国力强盛,东西方交流频繁,丝绸之路作为连通西域、欧亚的商贸要道,非常繁忙。丝绸之路到敦煌后分成南北两条路,北线出玉门关,南线出阳关。南线就是阳关道,阳关相当于后世的海关,出入关是需要通关文牒(也叫度牒或关照)的。相传玄奘取经后从西域返回长安就是走的阳关道,《西游记》中有一个情节大家一定有印象,唐僧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换通关文牒。

如今尚存的阳关大道,宽约36丈(120米),就是以现在的标准来看,也是非常宽的路了,可以想象古代人们看到阳关道后会是什么样的表情,难怪称之为“阳关大道”了。

阳关是何时毁坏的呢?据史料记载应可追溯至唐代,《沙州地志》记载当时“今见毁坏,基址见存”。至于阳关为何会毁弃,却无人得知。关于古董滩,当地有种说法:“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意思是古董滩古董很多。相传唐朝和西域于阗睦邻友好,将公主下嫁于阗国王,陪了很多嫁妆,金银、珠宝、玛瑙、玉器、首饰等应有尽有。结果途径阳关休整的时候,晚上一场风暴来临,黄沙肆虐了七天七夜,所有的一切都被埋在黄沙之下。流沙是不停移动的,后来人就捡到各种古董,据说曾有捡到金马驹的。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为未可知,但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线索就是阳关的废弃应该是和自然环境的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当时中原势力对这里的影响力减弱。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失去对西域的掌控,河西走廊被吐蕃侵占。到了北宋时,这里又成了西夏的势力范围,丝绸之路也被中断,阳关不再受到重视,就慢慢废弃了。

明朝再次将河西走廊纳入掌控,在嘉峪关以西设置七个卫所(安定、阿端、曲先、罕东、沙州、赤斤蒙古、哈密),将势力范围西扩至哈密一线。不过,关西七卫属于羁縻性质,真正的核心防线收缩到嘉峪关一带,阳关不再是关注的重点。清朝时火力全开,将西域彻底掌控,自然没有重建阳关的必要了。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故宫博物院考古
京剧里孙悟空头上的两根毛是什么?这两根毛有什么用? 未来是不是不会再有武力吞并国家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