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圣诞老人最开始为什么是绿帽子 圣诞老人怎么来的

圣诞老人最开始为什么是绿帽子 圣诞老人怎么来的

时间2022-04-01 21:02:08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25323

圣诞节,在很多人眼中,是一个西方的节日,或者说是一个宗教节日,它是从西方流传过来的,很多人尽管会在这一天过圣诞节,但是毕竟没有理解圣诞节真正的含义,只是稀里糊涂随波逐流罢了。圣诞节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圣诞老人了,红衣服红帽子和蔼可亲,但是你知道吗,圣诞老人最开始戴的竟然是“绿帽子”,这是怎么一回事?

12月24日,西方传统的圣诞节前夜。这段时间,圣诞节又一次伴随着商家的各类大促销而进入中国人的视野。作为外来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我们该如何看待它?其实圣诞节能够流传到今天,有很多历史要素发挥了作用。这里大锤就来先说一下圣诞老人的历史变迁。

其实,在公元17世纪的欧洲一些地区出现圣诞老人的时候,他的样子,跟现在我们熟悉的那个红衣红帽的圣诞老人有很大的不同。最突出的一点是,500年前的西方圣诞老人,他老人家那时候是身穿着一身绿衣裳的,尤其是圣诞老人头顶上,还戴着一顶绿帽子。

为什么那个时候的圣诞老人是戴绿帽子的呢?这是因为,圣诞节时分正处于冬季,在欧洲过圣诞节的人们,在寒冬的这一天中,更愿意用绿色植物来装点家里,这一类绿色植物也就成了后来我们所熟悉的圣诞树的起源。

这种在寒冬中对绿色的崇尚,导致欧洲历史上的圣诞老人更频繁穿着绿衣绿帽,就在于人们深知绿色对于冬季的宝贵,绿色象征着自然的魔力,圣诞老人带给大家的必然是绿色。

而这个戴绿帽子的圣诞老人,历史上的中国人也是亲眼见过的。近代中国第一个记述西方圣诞节的中国人,是清朝同文馆学生、外交官员张德彝,1868年,他跟随中国使团出访英国时曾经亲历了维多利亚时代的圣诞节并记述下来。随后清政府派遣出使英法的郭嵩焘、曾纪泽等外交官,也都在出访日记中记述了当时西方人把Christmas称为耶稣诞辰的事迹。

到了1876年,清政府代表刘锡鸿在出使德国期间,曾经在德国当地参加过一个他称之为“克莱斯麦司衣符”的晚会,也就是“Christmas Eve”(平安夜)音译的晚会,而就在这个晚会上,刘锡鸿第一次遇到了向来宾分发礼物的德国“圣诞老人”。

不过他看到的,并不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圣诞老人(Santa Claus),而是德国民俗中的圣诞老人(英文作Father Christmas),他的起源是公元4世纪的希腊主教尼古拉斯,据说他当年活着的时候经常以匿名的方式向当地穷人派送各种礼物,为众人所感念,后来他的事迹经过时间和民间演化,以他为原型的德国圣诞老人出现在德国宗教改革之后。

这里大锤需要解释一下,其实中国人接触圣诞老人的时间并不算晚,因为即使是在西方人那里,庆祝圣诞节发展到普及的程度,也不过是200年前的事,历史上的英国清教徒,为了表示自己与老欧洲的天主教势不两立,就曾经反对过圣诞节这个节日,他们在北美的移民后裔,甚至曾经通过法令来禁止圣诞节的传播,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880年以后才彻底终结,也就是说,大约用了50年时间,美国人才普遍接受了圣诞节。

而就在美国人普及圣诞节之后不久,1886年清政府驻美公使张荫桓就在美国当地度过了第一个圣诞节,而且他也在当时的圣诞晚会上,见到了圣诞老人。当然,当时老张并不知道这位绿帽子老哥是干啥的,当时的张荫桓就认为,现场这个扮成绿帽子老头的家伙,只是负责给参加晚会的孩子们分发玩具的,并没有什么来历,因此张荫桓只是称他见过的这个北美圣诞老人为“货郎”。

戴绿帽子的圣诞老人形象,一直断断续续沿用到1930年代,当时欧美国家普遍经受了一次经济危机,尤其是美国,处于历史上的大萧条时期,由于经济困顿市场疲软,当时著名的饮料公司可口可乐就想冲击一下市场,于是他们找著名商业插画家汉顿·萨布鲁姆设计了一个新的产品广告,由圣诞老人担纲广告的主演,在广告中,圣诞老人不再穿戴绿衣绿帽,改穿以可口可乐商标的红色来装点的外套。

由于可口可乐这一轮的大力商业促销,直接让绿色的圣诞老人逐步被取代了,挥舞着可乐瓶子的红色圣诞老人,用了短短30年的时间,就彻底替代了绿帽子圣诞老人数百年间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当然,红帽子他手里挥舞的那个可乐瓶子大部分时候被忽略掉了,而他标志性的服饰红色,彻底成为这位年轻圣诞老人的标志,走向了全世界。

说到这里,肯定有读者听友朋友要问了,人家圣诞老人戴了上百年的绿帽子,为什么一个饮料商业广告就让他舍弃了上百年的行头,改绿色为红色呢?

这是因为,圣诞节在200年前西方得到普及,本来其最大动力就来源于商业化推广。这个节日的商业采购消费气氛很浓,因此才会出现被商业广告给改变的情况。

圣诞节的这种依靠商业开路来实现推广的模式,在圣诞节进入近代中国的时候,同样有效。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中国圣诞节,还局限于各通商口岸和租借地的传教士组织的宗教活动,后来逐渐成为大城市的民众外出游园和欢庆日,这其中同样离不开商家的大做文章。

1926年圣诞节前夕,旅居上海的作家陈学昭写道:“这几天,半殖民地似的上海,各公司、各家店,红红绿绿,无处不在赶这圣诞节的热闹!我走过大马路,在先施、永安两处的玻璃框,真闪得我眼花了……”

陈学昭提到的先施、永安两处,都是上海南京路上著名的百货公司,在90年前,这些著名百货公司,已经在圣诞节橱窗里面展示琳琅满目的商品来吸引购买者了,显然,商家们在圣诞节的商业促销,在陈学昭的那个年代就已经如火如荼了。列位读者听友从中,也不难看到今天圣诞节商家推销的行为来源。

宫斗,这简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不管是小说还是影视剧,但凡扯上了宫斗,总会有很多人喜欢,尤其喜欢看着主角从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一步步成为冠绝后宫的人上人,就好像是自己也登上巅峰一样。然而,这些毕竟都是现代人的想象,真实历史上的古代后宫,真的会有这些非死即活勾心斗角的宫斗吗?古代的妃嫔们一般都会做些什么事情?

1.宫斗是什么

如果去网络上搜索“宫斗”,那么出现在眼前的是一系列的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而且虽然内容讲述的是古代,但是作者全部都是现代人。后宫妃子的争宠也好,皇族之间的争权夺势也好,皇帝与百官斗智斗勇也好,宫斗几乎概括了“皇宫”之内的各个角落,一个小小的宫女,很有可能就会成为日后的大人物,踏错一步就会万劫不复。

但是如果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要是皇宫里的人每天都这样斗来斗去,妃子的心思全部都花在如何讨皇帝的欢心,臣子如何为自己为家族谋取更多的利益,皇帝如何让太后得知自己最爱的是一个小小的宫女,那这个国家会怎么样?其实说白了,所有的宫斗,都只是为了满足现代人的一种想象和自我满足而已,只能作为娱乐,完全不能与历史挂上关系。

2.古代真的有宫斗吗

真实的历史上,就拿很多“清朝穿越宫斗”来说,从一个身份低微的小宫女开始,成为皇帝最爱的人,地位最高的人,那基本上都是痴人说梦。清朝选妃看中的是门第家世,整个清朝历史上,有几个地位高的妃子是汉人?那都是从八旗当中选出来的,长相根本没那么重要,所以单纯的看脸选妃,也只能在小说里面满足一下人们了。

而要说真正的后宫宫斗,那都不是为了争宠,而是争权。皇帝的宠爱,哪里有实打实握在手里的权势更重要更长久?看看戚夫人,尽管有刘邦的宠爱,但是扳不过手中有权的吕后,照样死的很惨。再看看慈禧,当慈禧还是懿嫔的时候,有一个比慈禧年轻貌美的妃嫔,两人同时受宠、怀孕,地位也差不多,如果在宫斗文里,一定有人先出手害死另一个人的孩子,然而并没有,两人先后生下一个女儿一个儿子,而且在咸丰死后,慈禧也没对她下手,以皇帝的名义提高了这个妃子的地位,妃子死后丧礼也很隆重,这一切都是慈禧的安排。

3.古代的妃嫔每天做什么

所以才会说,一般意义上的宫斗,实在是一些无聊之作,并不去探究古代妃子每天真正做什么,完全靠着自己的臆想,构建出一个糟糕的后宫。而真实的妃子们,她们之间并非是“非此即彼”,她们更像是同事,而且久居深宫难免体弱多病,所以很多人也都注重喝药保养。她们在后宫,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无聊”。

她们不能看到市井当中那些不高端但是很热闹的场景,不能像农家女子那样下地干活锻炼筋骨,她们高贵,但是孤独,她们养尊处优,但是人生无趣。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六学家是什么 六学家研究会是什么 六老师为什么有那么多第二故乡?揭秘六老师真实的第二个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