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孔子画像会露出两颗牙齿 有什么意义
孔圣人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大可不必妄加赘述,用妇孺皆知来形容都不过分,不过今天小解讲的不是孔子的影响力,而是孔子的画像。在小解翻阅关于孔子的历代资料时,却意外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现存的大部分孔子画像中,孔子都毫无例外地露着两颗硕大的门牙,而且牙缝特别大,看起来很是惹眼。
很显然,这两颗门牙绝不是巧合,而是古代画家们有意为之。小解不禁有了疑问,孔子是中国式的世界级文化名人,其形象应当是高大威猛、气宇轩昂的,为何会特意将他的门牙特写?难道这其中有什么特殊的讲究?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首先对孔子的外貌做一下了解。世人一般认为,孔子长相是比较丑陋的,其中《荀子》对其的描述为:"仲尼之状,面如蒙倛。"蒙倛是上古时代人们用于避魔驱邪的一种神像,其状必然惊吓狰狞,荀子这样写就是说孔子长得丑。
《史记》虽未对孔子作直接的形象判断,但言语之间还是透露出难看之意。《荀子》与《史记》都算是比较正统的史书,在一些比较偏杂的古书,对于孔子的描述更加夸张,称他"生而具四十九表",每一表都是一个丑点,读下来都感觉像个怪物。
由于大多数的古籍对孔子相貌的意见基本一致,所以后世就将孔子这样定位了:唇露齿,眼露睛,鼻露孔,耳露窿,奇丑无比。此外,小解还发现了另一个趣闻:你知道孔子为什么叫孔丘吗?
传说孔子生而首上圩顶,"圩顶言顶上窳也,故孔子顶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就是说孔子的头顶中间有凹陷,四边高,中间低,所以叫做丘。当然这是神化后的样子,具体如何已不得而知。
到这里,我们知道孔子不好看了,然后我们开始分析他的门牙。其实孔子的牙齿也是一种缺陷,叫做"骈齿",即牙齿相互重叠,说白了就是长得比较整齐的龅牙,不过因为整齐又重叠,所以是很少见的一种龅牙。
不只孔子有此相,古籍记载帝喾、周武王、南唐后主李煜等都有此龅牙。可以发现,这些人要么是帝王,要么有圣德,所以自古以来骈齿都被认为是圣人之像。
其实这个理论还是有点科学依据的。因为随着人类的进化程度越高,所入口的食物就越加精细,牙弓就会越来越小,牙列就会逐渐拥挤,前面的门牙最终进化为骈齿。当然这个依据是巧合了,古人才不在乎什么进化论。
所以孔子的两颗门牙不仅不是丑陋的代表,反而是圣人的象征,历朝历代的画家当然需要遵循此道,特意将门牙显露出来。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在,孔子画像已经变得没那么多讲究,所以我们看到骈齿才会大惊小怪。实际上,孔子之于世界文化的贡献是"仁礼",而和外貌无关,不过知道了这个知识点,还是很受用的。
古代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还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双方可能也不能相互理解。但美食不需要有什么突出的理解,只需要大家都觉得好吃就行。那在古代,东西方关于饮食上的交流是如何完成的呢?对于吃这个话题,好像能卸除掉各国人之间的隔阂,中国有很多蔬菜还有香料都是从国外传入,例如很多人喜欢吃的辣椒就不是我们本土的产物。到目前为止,中国可能是世界上菜品最丰富、做法也最丰富的国家,这些也同早年和西方的交流离不开关系。
得益于亚欧大陆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在历史的长河里,中西文化不断交流与融合,无数美食也在其间传递。如今我们吃进嘴里的各国风味,在千百年前又是一幅怎样的美味版图呢?
如果说比萨也能算外国菜的话,那么不少国人最早接触的外国菜便是它。以至于后来吃到新疆菜,发现新疆馆子里有一道馕包肉,不禁要问:“怎么和比萨那么像?”
坊间流传一种说法,猜测是7 世纪阿拉伯人侵占西班牙时路过意大利带去了馕包肉,之后被意大利人改成了比萨。但当之后翻阅了相关书籍发现,当年阿拉伯人侵略西班牙,走的是北非方向而非意大利。
根据《当亚洲还是全世界》里记述,虽然距离相隔较远,但是亚洲最西处的土耳其以及亚洲最东边的中国,有许多美食都相当类似。比如我们日常吃到的手抓饭,从中国到土耳其,一路上都有同类菜品出现,在不同语言中的叫法也类似,伊拉克与土耳其区域称它为pilaf ,伊朗与俄罗斯偏南的地方叫做polow,亚美尼亚是pilavi,阿富汗叫pilau,在北印度则叫pulao。
此外,最为我们所熟悉的馒头,在阿富汗与伊朗叫mantu,到了中亚则是manti。
如此看来,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不乏相类似的美味,那么又是谁,将这些美食从世界的这一端带到了另一端呢?
关于东亚到西欧的生活方式的传播,有两个人功不可没,一个是西方比较认可的马可·波罗。
不过马可·波罗是否真实存在尚有争议,中国一些学者认为他最远只到过黑海,关于中国的见闻均是与其他商人聊天时听来的,及至后来入狱,又将见闻讲给狱友,狱友把口述的内容整理成书,这才有了《马可·波罗游记》。
不过,我一直不愿意把马可·波罗当做一个个人,而更倾向于是那些穿过沙漠来往贸易的商队,他们每个人都是马可·波罗,传输着商品和文化,当然还有pasta(意大利面)。
除了马可·波罗,还有一个中国人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只不过他本人并不知道自己在历史当中所扮演过的重要角色,这个人就是霍去病。
彼时霍去病大败匈奴,匈奴人一路向西到了今天的意大利北部,并轰走了当地原住民。那些意大利原住民被迫迁至海边重新建筑家园,这便是如今的威尼斯。
从威尼斯建立之初,这座城市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直到后来,钟情美术的拿破仑为了征服这座城市的名画,并将它们收进卢浮宫,侵占了威尼斯。为此,诗人华兹华斯还特意给威尼斯写过一首诗,名为《有感于威尼斯共和国的覆亡》,他在诗中把威尼斯比作一位女性,其丈夫便叫地中海。
当时,威尼斯为奥地利所属,到了清朝平定太平天国的时候,威尼斯才归至意大利,对此,威尼斯人似乎并不满意,这尤其体现在美食方面。
想要在威尼斯吃到地道的意大利菜几乎是不可能的。
威尼斯是一座海上的城市,没有物产,早期也谈不上旅游,贸易是城市富裕起来的唯一途径。当时的威尼斯处在东罗马帝国与西罗马帝国中间,占据着边境港口的地理优势,两国的特产便经由威尼斯相互传递。在众多特产中最值钱的当属香料,欧洲人对于香料的热爱如同今天之于可口可乐:没有它没问题,但有了它就再也离不开。
所以在威尼斯吃到的意面风味独特,尤其是海鲜意面,厨师在煮高汤时,多会放入一个装有肉桂、肉豆蔻、孜然、丁香、咖喱粉的香料包,形如小肠卤煮里的香料包。至于这些值钱的香料,大多来自于亚欧间的“门槛”——今天的伊斯坦布尔。
意面在意大利各处都有,唯独威尼斯的意面不属于意大利,而是来自土耳其,或者说得更邪乎一点儿,这样的味道来自拜占庭。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