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清政府推广满语为什么失败了?学习满语有哪些难度?

清政府推广满语为什么失败了?学习满语有哪些难度?

时间2022-04-01 20:58:08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42012

清军入关建立清政府后,想了很多办法要同化汉人,减少他们的反抗心理,剃发令就是其中之一,强迫汉人留满族男性的发饰。不过当时清政府想要推广满语却失败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按理说,只要多开几间学校让小朋友们从小学习满语,不出几代满语也就普及了,感觉好像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满语和汉语使用的文字究竟有没有区别呢?如果文字都不一样,那想要普及满语肯定就是妄想了。

满清入关后为了更好的统治汉族,消除汉族和满人的表面差别,就颁布了剃发令,在留发不留头的威胁下,剃发令在全国进行了实施。接着满清统治者开始普及满语,希望可以更进一步从文化上把所有汉人变为满人,但是满语的普及却失败了,到了最后甚至满族人也不会讲满语了。

推行满语失败的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种:

第一、满语本身就不是很完善,发音的类别很少,本来满语对于游牧民族来说也够用了,可是相对于更加先进的汉文化来说,汉语里有很多的发音在满语里是不存在的,想用满语表达汉语的意思也非常的困难,当时也没有什么语言学家专门完善满语,而满清想要治理这么大一片土地不能只依靠满人,用汉臣意味着允许汉语流通,在满清统治初期,虽然重用精通满语的汉臣,但是当皇帝的也必须要学习汉语,才能更好的和官员沟通,更好的了解所统治的这个国家。

第二,满清从上而下都很推崇汉文化,毕竟对于满族短短的历史来说,汉族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非常值得研究。康熙本人就能熟练的掌握汉语,他的儿子们对于汉语和儒家典籍也是从小学习,到了乾隆登基,更是成了历史上有名的诗人皇帝,四万多首诗那可是真实存在的。

第三,中国存在的众多方言和当时遍地的文盲都让满语无法普及。对于当时很多老百姓来说,连当时官方的普通话都不会讲,更别提说什么满语了。当时不论南方还是北方,都存在着大量的地方语言,有时候甚至不过相距数十里,两个地方的语言都有很明显得区别。想要普及满语就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而且一种语言想要普及必须要同时学习相应的文字,可是当时大部分人连汉字都不会写,也不会说通用的汉语,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普及满语根本就不可能。

满族统治者虽然想要普及满语,可是会满语的人相对于会汉语得人却太少了,想要教授满语都拿不出那么多的老师,当时整个中国遍布了儒家学馆,会汉语的人数比起来会满语的多太多了。所以满族人从武力上占领了这片土地,却被这片土地存在的汉文明所征服,综上所述,汉语得以保留至今。

在现代正规社交场合,名片同样还是非常重要的个人身份信息,因为你想让对方记住你的话,名片是必不可少的。那古人社交的时候是用什么替代名片的呢?感觉在古代可能社交的场合会更多,因为也没有电话和网络,大家只能通过线下的方式相互认识,所以要让对方知道你、了解你,就必须要有一份你自己的个人信息交给对方。古人也不傻,早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介绍自己,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吧。

对于名片,做销售的同志肯定不会陌生,基本是必备的,尤其是社交工具还没这么发达的时候,轻轻的一声“这是我的名片。”顿时觉得自己特有面子、优雅,因为名片一般为成功人士所有。

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名片的普及程度也提高了。现代的名片一般用于商业交往,上面标注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公司职位等。简单来说,名片是一种交往工具,一种快捷的自我介绍方式。现代社会名片这么普及,那么古代的人会不会也有名片?答案是有的。

现代的名片都是印制的,一个长方形硬纸块,非常轻便。我国古代名片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但那时没有纸张,可没有现在的那么方便,材质一般为木块或竹块,块头也大得多,也不叫做名片,称为“谒”,叫法之所以那么奇特,与先秦时期政府机构设有“谒者”的官员有关,侍奉国君左右专门掌管传达等事务。

秦国统一后,各朝基本都设有“谒者”或类似的官职,随着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一些达官贵人也设立有专门负责接待客人的“谒者”,通俗点来说应该是“通仆”,因为他们不是一种官职,根据主人的意思来反馈信息给来访者,工作内容大概和今天的秘书相似。后来为了方便,出现了“谒”,上面写有自己的信息,求见原因,直接投递到对方府上,不再需要专人负责来访者,大大节省了人力和财力。

秦汉时期古代社会等级森严,“谒”为达官贵人所用,不被平民百姓所触及,但也有例外,这个例外就是汉高祖刘邦,在秦朝当亭长时,有一回县令宴请各界有名人士,并规定没有钱的只能在大堂外,“地痞”出身的刘邦看到这种场面,自然想掺和一下,没有钱怎么办,他递了一个“谒”,并附上贺钱三万,实际上他一分钱都没有,这一大胆举动震惊了宴上的吕公,为日后吕雉嫁给刘邦埋下了伏笔,看来成大事者脸皮要够厚,不拘小节,无疑刘邦都拥有了这些特点。

到了东汉时期,“谒”易名“刺”,随着纸张的发明,“名刺”也改用纸张,纸张的发明也促进了“刺”的使用,不再像秦汉时期有那么多等级限制,东汉时期的“刺”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了,据记载东汉名士郭泰经常收到名片,夸张到用车来装,汉末狂士祢衡也有很多名片,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的不是别人投的,而是自己做的,投不出去,以至于“刺”上的字都磨没了。

东汉到唐宋时期,名片不再叫“刺”,而是称“门状”,唐宋时期科举盛行,这给底层百姓进入上层社会提供了渠道,每次科举考完试后,不能像今天一样高考完了就可以完全放松了,这些新科进士,寒门书生还得四处拜访达官贵人,期望得到赏识以及提携,为自己以后政治前途铺一下路,要见到这些名门贵族先得投“门状”,看主人是否接见。

古代“名片”与“名”字沾上边是在明朝,称“名帖”,在明朝,读书仍是唯一的出路,所以识字的人在明朝相比其它朝代有所增加,也比较讲规矩,学生见老师,小官见大官都要递上“名帖”。“名帖”上的字要大,以表示自己的谦恭,如果太小则被视为傲慢,且要写满整个门贴,明朝“名帖”大小约为长七寸,宽三寸。“名帖”直到清末民初才称“名片”,趋向于了小型化,尤其是在官场,“名片”大小来显示地位,官大的名片小,官小的名片大。

古代名片除了各时期的称呼不同,内容和规矩和今天也有一些的差别。身份和地位相近的人,名片上一般写官职、郡里、姓名,在一些不是很庄重的场合,还可以只写姓名。下级拜见上级,内容多为谦恭之词,如“某谨上,谒某官,某月日”,或“某谨祗候”、“某官谨状”等。

古代名片的使用规矩也不少,出门拜客必先投名片,投了名片如果不见面,必被人们反感。明清时期等级不同的人,使用的名片也不同,最明显的区别是颜色,位高权重的人使用红色,如果是皇亲国戚就更加与众不同了,例如亲王的,名片上会写有“王”字或者别号,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尊贵。

名片的使用与一些习俗、礼仪也有关联,家中有丧事,名片上的左角会写上“制”字或四周画上黑边框。古代名片还有一个用处,可以用来拜年,年关将至,亲戚朋友过多,古代交通落后,不能一一拜访,这时可以遣派仆人携名片去拜年,称“飞贴”。有意思的是各家都会在门前贴一红纸袋,用来接“飞贴”,意为接福。“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是诗人文征明的《贺年》对“飞贴”拜年的生动描写。

“名片“是我们老祖宗适应经济文化发展交流发明的交流工具,且与时俱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形态,随着经济发展并没有消亡,现代的名片也是由古代名片发展而来,还传到了国外,日语目前都还在使用“名刺”一词,名片可以说是我们老祖宗的发明专利了。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历史
金庸武侠里的男主角只有两条路能走?逆袭和天才你选哪一条? 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猪肉,而欧美人喜欢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