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吃饭为什么每道菜只能吃三口?
皇帝用膳规矩也是挺多的,据说每道菜只能吃三口,而且每一口也都只能是普通分量,一筷子夹太多也是不行的。让我们普通人吃菜只能吃三口,估计没有人能吃饱,但是皇帝每餐上的菜应该都是挺多的,所以分量不用担心,饿着谁也不能而皇帝,只是为什么一道菜只让吃三口呢?如果皇帝就爱吃其中的一道菜,吃了三口再想吃就不想啦?感觉这种规矩还挺折磨人的,下面一起来看看原因吧。
中国历代的帝王一般是在一大群侍从的照应下单独进食,但如果他高兴了,可以恩赐他人一同进餐,这沐浴皇恩的幸运者包括皇后、嫔妃,皇子、皇女和个别宠臣。
清代皇帝平时吃饭称传膳、用膳、进膳,吃饭的地点不固定,大多在寝宫或经常活动的地方,一般是一天吃两餐:早餐在卯正以后,相当于六七点,晚餐是午时以后,相当十二点至午后两点。晚上酉时前后,即晚六点左右,再进一次晚点,即小吃。
每天在传膳以前,都要先行进呈膳单,膳单上写明某人调某样,某人烹某样,以备查考;膳单的另一张上写明每天的膳菜单目,以备皇帝点菜。
清代皇帝每餐用菜的品种在十五到二十五种之间。每次按皇帝所点的食样传膳,如果下次没有指明撤换某样,便要多作预备。
一桌美食达数十种,皇帝吃不完就分赐宫眷或其他臣下。
清朝皇帝特制定“家法”来防止暗杀,规定再好吃的饭菜,也只许吃三勺。
晚清慈禧太后虽然位高权重,也不敢违反“家法”。曾在宫中侍奉过她的宫女说,进膳时,“老太后想吃哪个菜,就用眼看一下,然后就会专门有个老太监把这个菜放在她身边,并用勺给老太后舀一勺。假如一定要吃第三勺,那么三勺后,身边的四个太监首领会大喊一声‘撤’,这个菜就十天半月不再出现。这四个身旁的老太监是专门执行这一家法的。舀第三勺的菜,准是老太后喜欢吃的,若让别人知道,会在这个菜上打主意。老太后之所以要这么做,是为了让后人在吃饭时也小心谨慎,不能为了贪食而遭暗杀。”
就是因为这样的家法,即使跟了老太后40多年的人也不知道她最爱吃的是什么。今天爱吃各地督抚上贡的菜,明天也许爱吃御膳房的常规菜,后天也许爱吃合乎时令的新菜。在这件事上真是“天意难测”。
宫中通常在除夕、元旦(年初一)、万寿和主要节令时,在内廷正殿——乾清宫摆家宴。所谓家宴,就是皇帝自家的宴席,是皇帝和后妃共同与宴进餐。这种家宴注意家庭气氛,没有太多的礼节,一般是皇帝和个别、少数后妃在一起。
乾清宫家宴虽是皇帝和后妃少数人一起与宴,但仍然不改宫中惯例,依旧一人一桌。与宴的后妃都穿吉服。开宴时,皇帝升座,奏中和韶乐,后妃行礼,奏丹陛大乐;皇帝降座时,奏中和韶乐;进馔、进水果、进酒时,分别奏丹陛清乐、中和清乐。宴席时还有承应戏。
乾隆二年(1737年)除夕之夜,乾隆皇帝在乾清宫摆家宴。当时,乾隆所坐宝座前设一张金龙大宴桌,桌上摆满群膳,冷膳、热膳凡四十品,还有各式各样的糕点、果品、青酱、小菜。
皇帝用金匙、象牙筷进餐。皇帝座前摆有花瓶,纸花。左边是头桌宴,皇后坐席,上面摆群膳,凡三十二品,还有众多点心,也有花瓶、纸花。二桌宴是娴妃坐席。三桌宴是嘉嫔、贵人坐席,右边对应的是贵妃坐席头桌宴;纯妃坐席二桌宴;贵人、常在坐席三桌宴。晚宴在下午六时许开始。先上热膳,进汤饭,再进奶茶,最后才是酒膳、果茶。
一定是因为清宫美食太好吃了,光是想想就有点流口水呢……然而随着近代一些变故,很多的不仅仅是美食,还有各种各样的手艺失传,很多菜我们现在已经没法恢复曾经的味道了,但是一些宫廷点心我们还是可以做做家常的,要想做到跟宫廷那么严格是不可能了,再说皇帝还吃不到我们现在吃的很多美味呢。
公元1世纪初期,中国正处于从西汉到新潮到东汉的过渡时期,如果要说当时最厉害的国家,应该也就是汉超了,毕竟刘秀也是一位非常厉害的皇帝。当这次我们也来看看世界各地都在发生哪些变化和变动,当时的欧洲和美洲又是怎样一片景象呢?实际上一世纪还挺精彩的,对于全球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不过中国在之前也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所以从一世纪来看也就不算什么了。
公元1年,也就是基督教历史叙事中耶稣降生之年,恰好是古典时代的一个全球格局分水岭。
在此之前,世界各地的文明依然是在自己原本所属的地区内,建立小范围的多边体系。在此之后,世界各文明都进入了自己历史上的帝国时代。
原来的文明格局是各自建立自己的小范围体系
从文明最初起源到后来的大范围扩散,世界各地其实都存在自己的多边小格局体系。这个局面在古典时代的前半段,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无论是波斯人的世界帝国,还是希腊人的城邦世界,又或是东亚的诸侯家天下,都只是早期苏美尔城市群的不同翻版。这些在内部以小世界形势存在的文明,不仅同外部世界有一定的区别。在他们的内部,同样存在着不同的势力和迥异的样式。
尽管在古典时代的中间阶段,先后出现了庞大的波斯帝国与多个希腊化帝国。但这些庞然大物并不能在境内消除这种小范围的差异。
波斯人的世界性帝国 从未改变过各地相对孤立的局面
一直到希腊化时代的中后期,新世代的文明势力开始崛起。这其中包括了曾经居于希腊文明边缘位置的罗马人,曾经是两河-波斯文明边缘人的帕提亚人,曾经是多文明边界交汇处的中亚东部印欧人,以及远东的周天子麾下诸侯。他们不约而同的在公元1年开始,创建了后来大家所熟知的四个帝国:罗马-帕提亚-贵霜-东汉。
当然,各地区的历史进程与自身属性,都有很大的差别。他们在开始或完成帝国化进程的时间,也不可能全都集中在公元1年这个节点。但就是在这个关键性的年份,他们的历史路径趋势要么已经非常明显,要么就是已经完成了必要的基础铺垫。
罗马人开始建立的道路网络 会成为帝国的血管
先以当时势头最猛烈的罗马帝国来说。其经典的共和国制度在几十年前已经被实际终结。然而,奥古斯都治下的罗马,依然花了很长时间来确保这个初级帝国体系的转化与成功运转。
奥古斯都一方面通过罗马内战的胜利,基本上控制了各地方的军头,也压制了罗马民主时代的遗老遗少代表--元老院。在对外关系上,很多曾经散布在罗马周围的地区强权,纷纷被消灭。奥古斯都自己则是干掉了最后的希腊化帝国--托勒密埃及。然后利用埃及等地提供的巨大资源,进一步稳定内部局势。用军制改革和全国性道路建设来强化意大利对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控制。
奥古斯都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位罗马皇帝
公元1年的罗马,就在奥古斯都的打理下,显出了过去一度消失的强势。他们在莱茵河边境上屡屡击败日耳曼人,收编了大量愿意为罗马防御边境的日耳曼部落势力。在东方,虽然表面上非常和平,却已经控制了一个范围巨大的国际体系。将众多希腊、小亚细亚、犹太、阿拉伯和波斯系文明后裔,控制在自己手里。
在罗马的边境之外,硕果仅存的本都王国、卡帕多西亚王国,成为罗马戍边的同盟者。仍然保持独立的罗德岛和吕西亚半岛,已经是罗马霸权的保护下的吉祥物。东方的犹太和亚美尼亚等国,都是罗马战略防御体系的一部分。罗马对这些地方势力的残余,都有政治支配权和一边倒的军事优势。
帕提亚人在公元前后维持着自己的帝国
紧挨着罗马国际体系的是帕提亚帝国和他的帝国体系。帕提亚人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伊朗语系成员与波斯文明的分支。但在占据整个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之后,他就成为了两河、波斯、阿拉伯、东方希腊和东方游牧等小格局之上的总代理人。
虽然他们的军队曾经在卡莱击败过罗马人的一支偏师,并反攻到了叙利亚等地。但很快就被重整旗鼓的罗马军队又从这些地方打了出去。此后,双方在表面上维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但帕提亚人国力,不足以同控制地中海大部分地方的罗马相比。所以在当时,甚至出现了罗马代理人执掌帝国的事情。
穆萨王后曾经建立过帕提亚历史上唯一的女主政治
由奥古斯都亲自送给帕提亚王室的穆萨王后,将自己的儿子送到罗马当人质,然后在帕提亚国内实行了多年的女主政治。她身边的幕僚,无疑都是罗马派的支持人。虽然帕提亚人还是在通过控制贸易路线,赚取罗马贵族的黄金,却不再会向过去那样进行大规模渗透。这等于就是在国际体系的较量中,给罗马让步。
当然,穆萨王后的统治时间并不长。她那个由罗马教育培养出来的儿子,在回国后也无法有效的进行长期统治。但公1元年前后的特殊时期,的确对于世界格局产生了很大影响。受不了罗马化君主的帕提亚地方贵族,都在蠢蠢欲动。
帕提亚内部斗争催生了向东征服的印度-帕提亚王国
其中就包括了由臣服塞人为主的苏伦家族。他们在公元1年前后,一直遭到帕提亚中央权力的排挤,不得不向东寻找出路。结果是帕提亚人的帝国体系,开始向东进入今天的阿富汗与印度河流域。
位于帕提亚帝国以东的巴克特里亚地区,在这一年失去了国王萨帕德比泽。他的病死实际上预示着月氏人在阿富汗北部的统治地位结束。由于他们本来就是利用局势动荡而鸠占鹊巢的外族,实际上的根基非常不稳地。你从他们发行钱币的纯希腊风格就能看出,他们非常依赖过去希腊统治者带来的技术与传统。而在他们之前南下的塞种人,已经在印度河流域建立了更大的印度-斯基泰王国。
萨帕德比泽的钱币风格 说明了月氏人极度依赖希腊人的技术
也是在这一年,赫拉欧斯继位,他是贵霜帝国真正的奠基人。虽然他此时还仅仅是大月氏人安排在地方上的众多副王之一,却注定要将自己的势力发展为中亚东部到印度北部的巨大帝国。
月氏人的势力衰微,给了他最好的机会。他也积极向外寻求可以帮助自己成功的盟友。前文说到的帕提亚东进势力,就是他的最佳助力。他们向东击溃了大部分塞种王公和希腊城市统治者,建立了国运不足50年的印度-帕提亚王国。
赫拉欧斯 贵霜帝国的真正奠基人
赫拉欧斯就主动到新霸主的王庭拜会,成为了印度帕提亚人的附庸。后来也正式依靠这些帕提亚旁系的支持,他开始了对巴克特里亚内部的兼并战争。被兼并的巴克特里亚土著、希腊城市与月氏部落,将成为贵霜帝国的基本盘。公元1年的这次权力更替,可以说是悄无声息却意义深远。后来的贵霜帝国,也将在国际体系中,帮助罗马夹击帕提亚的势力。
大汉王朝在当时遇到了很大麻烦
最后是统治东亚的汉王朝。与之前所说的众多势力不同,这个王朝已经到了即将崩溃的边缘。皇室的衰微、宫廷官僚与外戚集团的争斗,加上各种频繁发生的天灾人祸,都在预示着灾难的降临。西汉王朝也从过去那个一度控制了西域及草原南部的庞大强权,逐步走向瘫痪。
更可怕的是在帝国的上层内部,出现了野心勃勃的王莽。他在汉哀帝死后,扶持了年幼的汉平帝继位,但后者年仅14岁就病发身亡。这就给了王莽篡权以一波又一波的政治红利与时间窗口。只是汉王朝过去在各地方的经营成果,会超出王莽的预计。所以他后来的篡权在很短时间内就被农民起义与地方豪强所共同掀翻。
王莽的政治投机 给东亚世界带来了浩劫
这些大规模的动乱,在实际上也形成了内部大清洗效果。在西汉与新朝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东汉王朝,一直被人诟病为对地方豪强势力失去了控制。但实际上,每个阶层都已经因严重内耗而变得更加依赖彼此。这种依赖或者说联合,将在后来立即转化为对周边地区的新一轮征服行动。对象包括北方的匈奴、西北方向的西域城市、西面的羌人,以及长江以南的百越后裔。
著名的夜郎国,其实就是在公元1年后才被汉帝国给吞并的。至于更为偏远的滇国,也是在之后才形成了粗糙的中央权力管制。从这个方面来看,公元1年后的东亚大陆,也是走上了进一步建设帝国体系的道路。
世界的动荡 迫使商人更多走向海洋
最后,伴随着世界四大帝国体系确立的,还有国际间更为频繁的贸易。帕提亚的人弱势与东方的持续动乱,迫使地中海地区的商人逐步增加海上贸易比重。他们也因此在阿拉伯半岛南部、印度次大陆与东非海岸上,促成了大量贸易城市的诞生。每一个贸易城市本身,还会带动周边内陆的小范围贸易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人,从海上带着金银去到越南南部,也让中原帝国更有了要控制中南半岛沿海的欲望。
公元1年的历史发展 促成了后来的四大帝国
可以说,公元1年的世界,尽管各地皆有纷乱,总体是在步入了帝国时代。这种新的格局设定,将左右之后数百年的历史发展。任何帝国的兴衰,都能从这个方面寻找到一定比例的原因。一个新的世代从此开始,不得不说是命运的安排。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