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古代犯人为什么要按指纹?古代画押有什么用?

古代犯人为什么要按指纹?古代画押有什么用?

时间2022-04-01 20:43:59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37637

我们再看古装剧的时候,经常能看到犯人在承认罪行后还需要印上自己的指纹,不过古代也没办法验明指纹到底是不是本人的,那为什么会想到要按压指纹呢?在古代画押也是审讯的程序之一,毕竟为了审判的公正性这个指纹是需要本人来画押的,证明你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不过也存在一些屈打成招的例子,而且必要时也需要对比指纹,那古代人到底有哪些方法可以对比指纹是否相同呢?

指纹鉴定在古代也有吗?当然!我们从古装电视剧里也可以看到经常有人签字画押,按手印的情况,但有时候又会想到古代没有现代这种高科技含量的指纹识别技术,那么古人要如何来鉴别手印的真伪呢?可能有人会以为古人不知道“指纹都是独一无二”这一点,那就错了。当时的人由于受到文化程度的限制,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所以在签字画押的时候,就只能在字据上画个十字或者圈就算是签字了,但是又因为每个人画的十字和圈都差不多,无法确定字据是否是由当事人亲手签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古人就利用上了指纹这种每个人都有的身份证明。

其实古人也是机具聪慧的,即使很多人都是不识字,但是他们也会发现每个人的指纹和掌纹都是不一样的,而这就成为了古人自己身份的一种标记,画押也在古代成为了一种证据。在签字之后,再按上当事人的手印,就能确保以后有所依据。那么问题就来了,古代没有指纹识别器,按下的指纹真的有用吗?

其实吧,古代虽然没有指纹识别仪器,但是,还是有指纹鉴别技术的,根据文献发现,古代已经有了初级的指纹鉴定比对:

在二千多年前的秦代,我国就有用指纹破案的记录了。在云梦出土秦简中的《封诊式穴盗》篇记载: “内中及穴中外壤有膝、手迹、膝,手各处”。这表明秦代司法人员已将“手迹”作为破案方法,并对作案现场进行司法检验的一种物证。我国古代军队有《箕斗册》,即登记士兵指纹,以便检查。这表明当时己能对指纹按形态、结构进行正确分类,并将这种分类特征和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

但是,指纹识别概念的真正兴起则始于唐朝。学者贾公彦正式提出了这个概念,1927年出版的《指纹鉴定》中记载了一则故事:唐建中三年七月十二日,士兵马灵芝急需银两,向报国寺建英和尚借钱一千,月息一分;如果建英和尚需要,随时可将本息收回;如马灵芝不能归还,建英和尚可将马灵芝的全部财产取走;恐无凭证,立捺印。

此后历代,都沿用在文书上以指模、掌模为鉴的习惯,”口说无凭,立字为证“也成了生活中的座右铭。古代对指纹的观察和应用,对当时以及现代的技术发展都起到了深远影响。由唐朝到宋朝,随着社会风气的愈发开明,判案已经相对科学开始讲究证据,而指纹在当时已经作为正式的刑事物证,开始影响一些判决,《宋史-元绛传》就有元绛利用指纹判案的故事。

《宋史·元绛传》里就记载了一起利用指纹破案的典型案例。

北宋仁宗天圣年间,江西永新县有个年轻人名叫周整,是个嗜赌如命的赌徒。有一次,周整和豪强子弟龙聿在一起赌博,将身上的银子输光后,输红了眼的周整竟然将属于母亲的15亩肥沃土地作为赌注压了上去,结果又输了。无奈之下,他只好答应当面向龙聿立下字据。但是,这15亩地的所有权是周整母亲的,所以龙聿要求字据上必须有周整母亲按下的手印才能算数。

周整知道这15亩地是母亲的命根子,打死她也不会在上面按手印的。于是,他背着母亲在家里找来了一份按有母亲手印的文书,然后涂掉文书上的字,和龙聿一起伪造了一份卖地的契约。

当龙聿拿着契约向周整的母亲要地时,周整的母亲不同意,并将龙聿告到了永新县衙。县衙在审理这起案件时,根据契约上周整母亲的手印,判15亩田产归龙聿所有。周整的母亲不服判决,又将龙聿告到了州衙门,结果因同样理由而输了官司。

时隔不久,元绛被任命为永新县令,周整的母亲再次将龙聿告到县衙。元绛通过了解周整、龙聿的为人后,初步认为周整的母亲很可能是冤枉的。于是,他反复、仔细地察看了龙聿所持有的契约,终于发现了破绽。他告诉龙聿说:“你这份卖地的契约是伪造的。”龙聿不服,反问道:“何以见得?”元绛指着契约上的手印说:“这份契约上书写的年月字迹在手印的上边,说明你必定是先得到了周整母亲文书上的手印而后撰写的契约。”龙聿见阴谋败露,只好承认契约上的手印是假的。元绛以假手印为突破口,终将属于周整母亲的15亩田产物归原主。这个案例非常清楚的表明北宋时期人们已经能够准确地鉴别出指印是谁按的,是怎么按的,所以手印已经成为我国民间民事纠纷的主要证据之一。

古代和现代的指纹鉴定其实也有许多相同之处,除了在初步会先肉眼辨别以外,在元绛利用指纹判案中,元绛利用按印指纹和书写时间笔迹的先后顺序来判断,这在现代指纹鉴定中也是常见的指纹鉴定类别,文书形成时间鉴定和朱墨或文字时序鉴定就是类似这样的鉴定类型。

另外,在古代当时主要用肉眼区分指纹,由于指纹的纹路太细,有时候会将整只手或者整只脚的纹路都印下来作为证据。我们的指纹是因为凹凸不平才有立体感,才可以显现出纹路来,凸起的纹线叫乳突线,凹陷下去的地方叫小犁沟。在指纹的同一认定过程中,是依据其乳突纹线细节特征的形态、位置、关系、角度和数量的综合比较与评断来完成的。即使古时候没有先进的技术仪器,但是在比较明显的不同指纹模样中,还是可以通过肉眼辨别出来是否是同一个人印留的指纹,肉眼辨别就是古代最常见的指纹鉴定方式了。

那么在现代社会,指纹鉴定会有哪些比古代更为先进的方式?

一、简单的痕迹显现

指纹留在玻璃、塑胶灯非类似吸水性物体表面,则可以采用简单的刑侦物理手段来进行指纹痕迹检验,如粉末刷显法:将色差较大的粉末撒至物体表面采取指纹;磁性粉刷显法:用小磁刷蘸铁粉刷物体表面采取指纹,除了这两类较为简单的方法提取指纹,另外也会用到特种光源光照法和明胶提取片等提取指纹的方法。

二、标注比对法

寻找指纹的特征,进行编辑标注,比如纹线的起点、终点、结合、分歧,比如纹线中出现的小棒、小桥(特征术语) 。一般来说指纹的中心部含有大约50个左右的特征点。 从这些特征点所取得的位置、方向都成为比对的基本数据。这一步是整个指纹比对,最关键的一步,决定下一步在撞库中筛选的方向是否正确。比如指纹在受力的情况下,很可能出现推挤、变形,产生假特征,比对者如果不能识别,编辑错误,就会容易被引入歧途。这对鉴定者的专业度要求是极度高的。

三、感应技术,分布式穿透光扫描

当进行指纹扫描时,红外线会由手指的四周照入,并在手指中散射开来。在手指的隆线部分,由于光线会直接打在特殊镜面上,故图像较明亮;反之,在凹下部分,由于光线会在空气层中散射开来,故所形成的影像较暗。接着则由红外线传感器撷取投射在特殊镜面上的指纹图像进行指纹辨识。此技术与一般的反射光方式相较之下,由于受到手指表面之空气层状态的影响较小,故无论是干指或湿指,皆能撷取到清楚的图像。

四、图像处理技术

利用各种图像处理技术,撷取出最清晰的指纹图像,为根据不同的图像浓度自动调整参数,以撷取出高画质指纹图像的一种机制。

五、NEC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终端系统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是采用计算机技术、模式识别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对指纹图像以及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比对和辅助鉴定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系统的内核包括指纹自动分类、定位、形态特征提取、细节特征提取和指纹比对等一整套高效算法,以及指纹输入、图像处理、数据库管理和指纹查询等功能齐全的配套子系统。先对指纹进行图像扫描,然后通过记录仪对指纹进行记录和编辑,在记录的过程中,指纹可用光点代表,然后电脑会对这些光点进行分析,找出带有光点的指纹,这样就能自动识别出拥有指纹的对象。

其实还有许多指纹鉴定的核心技术,每一项技术都要求鉴定人员拥有很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高水平能力,指纹鉴定这一项工作比常人想象中要更为复杂,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在提升的同时,也会为指纹鉴定技术提供越来越便利的服务。

诸葛亮借东风算是开启了他的神话之路,毕竟赤壁之战也只是诸葛亮出仕的第二年而已。其实在正史当中,诸葛亮根本就没参加过赤壁之战,所以也更加不可能借什么东风了。但是在演义当中诸葛亮故弄玄虚的事情为什么这么多呢?感觉作者也是有意把诸葛亮神话,其实诸葛亮算是心计非常之深的人,而且善于看穿人心,只是他把这个能力用到了正道上面,所以大家看起来也不会觉得有什么违和感。

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是我们耳熟能详,再熟悉不过的故事了。赤壁之战论功行赏,当是周瑜拿头牌。不过也有人讲,多亏了诸葛亮帮忙。要是没有诸葛亮帮忙,又是草船借箭,又是借东风,周瑜哪能成功?

说起来也难为诸葛亮,他名义上是到东吴帮助东吴作战的,可要钱没有钱,要兵没有兵,单枪匹马到了江东,凭什么说帮助人家东吴?诸葛亮为了显示自己的不同凡响,来了两个“借”,而且还赢得满堂喝彩,得了个能呼风唤雨的美名。

其实,这不过是诸葛亮气象学方面知识的一次实践而已。为了表现诸葛亮不同凡响的谋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使用了很多艺术手段,让读者对诸葛亮呼风唤雨,能掐会算的能力大为惊异。说白了,罗老先生的目的无非是想让人对诸葛亮的作为捉摸不透,难怪鲁迅先生评价是“近乎于妖”了。

事实上,诸葛亮在运用军事谋略时,确实有些装神弄鬼、故弄玄虚的嫌疑,原因有三:

第一,诸葛亮善于从大局考虑问题,他为了不暴露自己的战略意图,不便公开解释战术上的真实用意,而又可以达到瞒天过海,让人信以为真的目的,那么就说,这是天意,这是“天不灭曹”等等。把他预料的结局完全归结于上天的安排,这样一来,就可以天衣无缝,让你不得不信。

第二,诸葛亮受道家影响较深,运用道教的一些手段实施自己的战术转移可谓驾轻就熟。在实施的过程当中,让人充满了神秘感,也就愈发对诸葛先生肃然起敬。了不得呀,能够和神仙对话,这能是凡人吗?

第三,诸葛亮心理学掌握得好,身着奇装异服,摇着羽毛扇,坐着轮车,真让人看不透,猜不出他怪诞的举止有什么目的。现在看来,这是诸葛亮惯用的伎俩:战术上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你雾里看花,让你疑窦丛生,让你疑神疑鬼,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诸葛亮使用的战例,有些经过实践的检验,今天人们可以理解,能够解释通的,则被认为是科学的,真实的,可信的;有的闹不懂,弄不明白的,则被一些“学者”以为是“伪科学”。

其实,这不是伪科学,而是伪装,是兵不厌诈。比如,他在陇原让身材高大的士兵扮成六丁六甲的模样,以欺骗对手,迷惑对方,把人家的麦子全给收割走了。对手一时犯晕,没有想到这些神鬼,不食人间烟火,要麦子干什么?

用假象造成对手的错觉,将自己的真实意图包装伪装,迷惑对手,让对方判断失误,是诸葛亮取胜的一贯做法。诸葛一生谨慎,其表现不仅仅是在未雨绸缪时,就是在事物已经告一段落,甚至是结束了,依然不肯暴露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意图,包括向上级汇报时,也不是敞开心扉。他的内心总是包裹得严严实实。

说实在的,也就是刘备有这气度和度量,换了性情多疑的曹操早就把诸葛亮拿下了。不说是杨修的下场,因为用“鸡肋”道破真情而掉了脑袋,怎么也不会让诸葛亮随心所欲,不将真情告诉自己而去开展工作。

刘备为什么会用诸葛亮?因为他就把握一条,大政方针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战略去实施就行,不管你采取什么战术,不管你黑猫白猫,能把耗子吓跑就是好猫。只要遵循“隆中对”的原则,承认只有一个大汉,蜀国是惟一正统的大汉政权,为统一大业不断扩大地盘,让我的日子越过越舒服,权利越来越大,财物越来越多,那就什么都由你。

你说这刘备是不是高人?把诸葛亮使唤得殚精竭虑,心情还挺不错。这驭人之术多狠!不过话说回来,有多少人还羡慕诸葛亮找了一个可以给自己那么大空间的领导,是多么幸运,多么幸福啊!

诸葛亮的这些做法,很可能是幼年受到商人做买卖的启示。一个精明的生意人,常常一单生意下来,是失是得,是斩获颇丰,还是血本无归,往往讳莫如深。明明赔了,却可能对外宣传赚了个盆满钵圆;明明赚大发了,却要装作愁眉苦脸,声称亏老鼻子了。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西游记蝎子精来历介绍 蝎子精为什么是西游最厉害的妖怪? 紧箍咒是从哪来的?孙悟空并不是戴紧箍咒最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