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举鼎是不是真的?项羽举鼎有多重?
在历史上,项羽一直都是“霸王”的代名词,他不仅在军事方面才能出众,而且还留下来很多趣事,比如他曾经举起一口大鼎的故事。我们知道,鼎在古代是很重的器物,普通人但是看一眼,一个人推都不太可能推得动,更不要说把所有重量都加在自己身上,把它举起来了。那么,项羽举鼎的故事是真的吗?他真的能够举起大鼎来吗?如果是真的,他举起来的鼎又有多重呢?
在古代,鼎是最重要的青铜器,以前的人们没有其他器皿的时候,就是用鼎来进行烹煮肉食和盛贮肉食,从夏朝开始一直到汉朝,前后一共延续了两千多年。鼎由于被视为是传国重器,因此古人非常看重。最开始就只是一般普通的炊具,用黏土烧制而成,后来慢慢就开始用青铜铸造。相传,禹曾经收集九牧之金铸造九鼎,象征九州之地,此后,鼎就发展成了传国重器,国一旦灭了,那么鼎就要被迁到新的国都去。
在项羽之前,战国时期的秦国曾经有过举鼎的人,那就是秦武王。秦武王在位只有三年时间,死的时候也只有二十三岁。尽管只有短短的三年,秦武王也不是毫无作为,他平定蜀乱,设丞相,更改田律,疏通河道,可以说也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只可惜,因为自己生得勇武,就非常喜欢与人比试力气,还挑选了很多大力士做官。只不过,秦武王在一次举鼎的过程中,大鼎脱手,砸断了胫骨,那天晚上就气绝身亡了。
由此可见,举鼎这件事情,不仅要有力气,还要有稳住大鼎的技巧才行。那么项羽是怎么举鼎的呢?“力拔山兮气盖世”,搬山自然是太过夸张了,但是跟山比起来,鼎的重量根本不算什么。关于项羽举鼎的故事,是在秦朝末年,项羽起兵反秦,被叔父项梁派到一个地方去联络当地官员,官员大概是听闻他力气很大,于是给了他一口重达数百斤的大鼎让他举起来。项羽不仅把鼎举起来了,还三起三落,可以说,就这么一件事情,就足以让项羽久居热搜榜第一了。
只是,后世对于那口鼎的重量产生了疑问,有的说是千斤,有的说是七百多斤,按照不同时间的重量计算方式换算下来,秦汉时期的一斤约等于现在的半斤,那么,当时的一千斤就是现在的五百斤,七百斤就是三百五十斤,不管是哪一个重量都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了。
而后,又有史学家根据项羽的具体情况进行过分析,项羽的身高应该在一米八五以上,再加上身体健壮,自小习武这一些因素,那么项羽的身体体型应该是匀称但是偏向粗壮那一类,体重应该在八十五公斤左右。按照现在中国男子八十五公斤级的挺举纪录,218公斤,也就是436斤。但是两千多年前,并没有这种专门的举重练习应该练习的是全身的协调性,而不仅仅是举重,所以,这个重量防在古代应该是三百到四百斤之间。
那么,如果再换算一下,换成秦汉时期的重量单位,那就是六百到八百斤之间,如此一来,七百斤的说法也就比较符合了,但是那个千斤重的,就实在是有些吃力。
有相信的,自然也有人怀疑这种举鼎说法的真实性。其实,不管是不是真实发生过,都不会影响项羽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他虽然是一个悲剧人物,却远比很多成功的人更让人敬佩和怀念。
说起特种部队,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现代化士兵,一身迷彩服,在各种危险的地方执行任务。其实特种部队这个东西,在三国时期就有了,而且不是一家,曹魏、东吴、蜀汉各有一只属于自己的特种部队,战斗能力极强,成为君主手上的一支奇兵,也为各自的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现在小编就来盘点一下三国中这三支最为神秘的特种部队。
三国乱世涌现了众多英豪,群星闪亮,群雄逐鹿天下。战将、谋士,名仕直到普通的小兵最后汇集到三个大的集团势力中,分别是曹魏、东吴、蜀汉。通过多场大战,起起落落,众多军队的生死争斗,留下了无数传说,也留下了无数的军魂。
魏国,最为崇尚进攻,在魏国的一统天下中,曹操手中的虎豹骑是攻击最为强大的部队,没有之一。虎豹骑,统领为曹纯、曹操,这支部队是从各地挑选的精锐组成的部队,主要特长培养方向为攻击力,可以想象这支队伍的战斗力。
虎豹骑挑选的都是体魄强悍,战斗力极强的骑兵士兵,加上优选的坐骑,形成适合奔袭的轻骑兵。所以,才会以”虎豹“的名义命名,可见曹操对这支队伍的期望。
作为这支军队统领,曹纯在南皮之战的时候,率领虎豹骑斩杀了袁绍的长子袁谭。在长坂坡的时候,追击刘备,打得刘备军队溃逃败亡,刘备还在半路上丢了自己的妻儿老小。虎豹骑其战绩也扬名三国世界。
蜀国,白耳精兵。白耳精兵,其中军士归为刘备麾下的近卫军。此军战斗力十分强悍,由蜀汉具有多年战斗经验的军士组成,曾多次救刘备于危难之时,后又镇守蜀汉东部,立下赫赫功勋。
白耳精兵,是刘备的亲军卫,只要是重装步兵,主要方向为防御。刘备身边的白耳兵是久经战场的老兵,百里存一的挑选出来的,具有防守方面特长。因其内卫性质,忠诚度很高。白耳兵的指挥官陈到,陈到,字叔至,汝南人,随刘备身经百战蜀国建立后封亭侯,征西将军。在刘备东征时,白耳精兵随刘备进攻东吴。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白耳部傅彤为保护刘备率军断后,死战吴军,因精疲力竭吐血而死战死。白耳兵防守能力可见不一斑。
东吴的孙家王朝,军制同曹魏一样,都是实行军户制的,但是军权不由中央统一,没有强的出名部队。而且部队“公为私化”,基本上军队的军权也都是由将领世袭制。但是在东吴的军制中,还存在着一支直接听命于孙权精锐的神秘部队。
在刘备东征时,孙权方面由于兵力短缺,组建了一支新的精锐部队,番号“解烦”,寓意“战无不胜,能解困危”,最初意在解刘备东征之烦。徐详领左部部督、胡综领右部督,后来孙权对于外来的烦恼越来越多,解烦这支孙权的直属部队的兵员的人数也随之增加。这支部队的番号就叫“解烦”以步兵为主体。这支部队在史书上的记载极少,但很有特色,应是一支水陆二栖战队。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