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王刘安的儿子是谁?为了休妻竟然编了一个奇葩的理由
汉武帝可是西汉时期一位很有名的皇帝,他的外甥女嫁给了淮南王刘安的儿子刘迁,成了淮南国的太子妃,这样的身份对于一般的皇室女子来说,可能算不得什么,可是对于汉武帝这个外甥女来说,真的就像是飞上枝头一样。可是,刘迁却总是想着要休妻,最后编出了一个非常奇葩的理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西汉淮南王刘安的儿子刘迁,是淮南国的太子。刘迁娶了汉武帝的外甥女(皇太后王娡的外孙女)为妻。这本来对太子刘迁来说是好事,西汉的刘姓王很多,能跟汉武帝直接攀上亲,亲上加亲的不多。
然而刘迁对这个太子妃很不满意。首先是太子妃虽然血缘上是大汉皇太后王娡的亲外孙女,但其实是个农家女,因为她一直在农村长大。这要从皇太后王娡的履历说起,才能理顺人物关系,因为太复杂了。
首先说下西汉时期以及西汉以前,人物名字的事。那时候的人起名不注重名字的文雅,文采,很多名字类似于现在人的乳名、小名,给小孩子们起个什么狗蛋、赖皮的名字,以图容易养大。西汉时期不知道为什么,也起一些很粗俗的名字,而且作为大名一叫就是一辈子,不是乳名。比如田蚡、刘彘、汲黯等等,这三个字:蚡,彘,黯,现在起名字谁会用?而且名字不用避讳,也不用避同音,也不用避男女有别,比如女人的名字也可以带“夫”什么的,男人的名字也可以带“女”等。反正就是感觉那时候的人名都是随便起的一样。
言归正传,皇太后王娡(汉武帝之母)本是地位非常低微的农家姑娘,她本来已经嫁给一个叫“金王孙”的人,并且已经生个女儿,叫“金俗”。金俗已经长大,都记得事的时候,王娡的母亲“臧儿”(这名字也挺奇葩吧)一天遇到一个算命的神算子,神算子告诉臧儿,你的女儿王娡不是凡人,是个大富大贵的人,将来一定会富贵的用言语无法形容!
臧儿一听大喜,心想坐在家里干等,哪里来的富贵?于是,强行让女儿王娡跟金王孙离婚,主动出击,花钱打通门路,把女儿送进了汉景帝(当时还是太子)的太子府打工。王娡虽然是下人,但在太子宫里经常被太子看到,汉景帝一来二去就看上她了,于是汉景帝把她收用转正了。王娡跟汉景帝生了一个儿子,这就是后来的汉武帝,王娡也顺理成章当了皇后、太后。真如神算子所言啊!
在王娡还是美人、皇后的时候,当然是不敢说自己以前在农村已经生过一个女儿的事,只是说自己短婚未育。直到儿子汉武帝登帝位,王娡当上太后,也不愿意提起这段往事,更不愿提起失落在民间的女儿金俗。
还是汉武帝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从一个近臣嘴里得知“金俗”的事,于是命人把金俗找到,带到皇宫里认了这个同母异父的姐姐。太后王娡一看都找回来了,就也认了金俗这个女儿。
现在已经无法想象那场景是多么“离奇传奇”了:平常人一辈子都见不到的皇帝——汉武帝,对一个农家妇女金俗说:“你是朕的姐姐,太后是你妈!”还好,金俗应该没有心脏病!
历史也没记载臧儿是用什么手段让金王孙接受跟王娡离婚的。也不知道臧儿是怎么瞒得住外孙女金俗的。可能是,对金俗说你妈失踪了;对金王孙说,你老婆失踪了。反正直到汉武帝认姐这事发生,金俗一直以为自己的妈妈王娡是个离家出走、失踪人口。金家全家也不知道王娡去陪皇上了,并且又生了一个皇上,当了皇后、太后!
可以肯定的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金家、臧家、王家、田家,“四大农家”都因为汉武帝而飞黄腾达了。(臧儿先嫁给王家生王娡,又嫁给田家生田蚡,也就是汉武帝舅舅)
金俗一步登天前,在农村已经结婚了(看来前面应该写成“五大农家”),已经生个女儿,此女儿稍大后嫁给淮南国太子刘迁做了太子妃。这太子妃也就是王太后的外孙女、汉武帝的外甥女,刘迁自然是得罪不起。
刘迁不喜欢此太子妃,可能是太子妃出身农家,性格什么都合不来。为了休妻,一定得编个天衣无缝、高明的让汉武帝都找不出破绽的理由。最后刘迁想出一个“绝妙”理由,刘迁让人告诉岳母金俗说:我和下人一起练剑的时候,不小心伤到鸟了!就这样,刘迁成功把太子妃休了,这理由让人忍俊不禁,太后和皇帝也拿他没办法。后来刘安谋反,被尽诛杀。
清朝最大的贪官我们都知道是和珅,那明朝最大的贪官又是谁呢?当然明朝可能还真没像和珅那么夸张的人出现,但是却有把国库占为己有的人,想必此人的权利肯定是非常大了。对于很多现代人来说,想藏点私房钱都不是容易事,不过第一个想出建立国库的皇帝也是非常有远见,但是用错了地方那就是要亡国的节奏了。
若问明朝最大的贪污犯是谁,很多人会不约而同的想到奸相严嵩。据记载,严嵩被抄时,仅是他在北京的府邸,江西老家查抄出来的财产,总价值约合人民币3亿到4亿元的样子。但是即便是这样,他也并不是明朝最大的贪官。
我们知道古代皇帝有一个专门方便花钱的机构,明朝叫内库。就是区别于国库的皇帝的私人小金库。明太祖刚开始并不屑于积蓄私财而设立内库。在他看来。设立私人库藏,有失贤明,很小家子气。但是后来他却食言了,他觉得内库虽然不靠谱,但尽显皇帝的权威,而且,他自以为起身白衣,对官员的各种小心思看的透彻,天下所有的事都瞒不过他。
所以,明太祖设立内库,并将其定位于:天下为公。按他的理想,内库相当于“国家基金。”用于供国家物质性表彰,荣誉性赏赐,其主要作用是出财而非敛财。他坚信这种思想惯例可以延续下去。
只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到了明朝中后期,皇帝为了骄奢淫逸,经常挪用自己的内库,并无限的扩大和利用了内库的特权,肆无忌惮的盘剥百姓,侵吞国银,甚至和贪污官员沆瀣一气,分成赃款,或者通过抄家直接把赃款据为己有。最终,内库在皇权的支撑下,彻底丧失了它本来的意义,明太祖的理想也随之灰飞烟灭。
其实,这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内库体现的是“个人特权”,这与“天下为公”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所以,特权是贪污的始作俑者,而皇帝,则是明朝最大的贪污犯。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