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加九锡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受九锡者多半篡位了?

加九锡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受九锡者多半篡位了?

时间2022-04-01 20:26:43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11635

说到九锡这个东西其实是在电视剧里面是经常见到的,什么什么谁谁被加封九锡等等,但是再往后面的看的话,你会发现其实得了这奖赏的人好像都谋反篡位了吧,那么这个九锡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什么东西,是不是有九锡属性加成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西汉末年,王莽被汉平帝刘衎赐九锡,之后便篡位称帝,建立新朝;东汉末年,曹操被汉献帝刘协赐九锡,之后其子曹丕便篡位称帝;曹魏末年,司马懿、司马昭父子都被曹魏皇帝赐九锡,之后他们的子孙司马炎便篡位称帝。后来的很多权臣,也被皇帝赐九锡,然后篡位称帝。那么“九锡”是什么东西?为何多数被赐予九锡的人都篡位称帝了?

“九锡”就是“九赐”,是天子赐给臣子的九种礼器,是最高的礼遇。据古书《礼记》所载,这九件东西分别是:车马、衣服、秬鬯(jù chàng)、朱户、纳陛、弓矢、斧钺、虎贲 、乐县,它们各有不同的含义。

1.车马:指天子所乘的马车,用六匹马牵引,豪华又威严。天子赐车马,表彰德行高尚的人。

2.衣服:指衮冕之服和赤舄(xì)。衮冕是古代皇帝及大臣参加重大活动时穿的礼服和礼冠,赤舄是天子和诸侯穿的鞋子。 天子赐衣服,表彰能安定人民的人。

3.秬鬯:古代一种香酒,用于祭祀和赏赐诸侯。天子赐秬鬯,表彰有孝道的人。

4.朱户:指红漆的大门。古代富贵之家也通常将大门漆红,但和天子赏赐的朱户有些区别。 天子赐朱户,表彰拥有民众多的人。

5.纳陛:特制的台阶。有两种不具体的说法,一是能隐藏登阶人身体的台阶,二是阶级平缓的台阶。天子赐纳陛,表彰能进善言或贤才的人。

6.弓矢:指特制的红、黑色的专用弓箭。天子赐弓矢,表彰能征讨不义的人。

7.斧钺。上古两种相似的兵器,代表刑罚、杀戮,是军权和国家统治权的象征。 天子赐斧钺,表彰能诛杀罪者的人。

8.虎贲:古代称皇宫禁卫军的将领为虎贲,也称勇士为虎贲。天子赐虎贲,表彰能除退奸恶的人。

9.乐县:乐悬,指制定和校正音律的工具。天子赐乐县,表彰使人民安和快乐的人。

九锡之物有着象征意义,是天子用来表彰品德高尚,能力不凡,功劳卓著的大臣。而得到了九锡的大臣,不但拥有和天子相近的装备,还拥有和天子相近的权力,身份相当于“副皇帝”。

古代春秋霸主,如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周天子赐给他弓矢和车马。晋文公击败楚国,周天子赐给他弓矢、车马、秬鬯、珪瓒。这些东西,表示周天子对他们霸主身份的认可,代表天子征讨不服。

西汉末年的王莽,就是第一个接受九锡的人,而王莽最终也篡汉称帝了。王莽的九锡之物与《礼记》所载的物品略有不同,它们分别是:车马、衣服、秬鬯、朱户、纳陛、弓矢、斧钺、虎贲 、珪瓒。不同之处是“乐县”换成了“珪瓒”,珪瓒是古代的玉柄酒器。

曹操接受接受的九锡之物与《礼记》所载的相同,但加了珪瓒,严格算起来是十件,但将珪瓒算作秬鬯的副品,就是说酒杯和酒算作一件,所以仍是九锡。后世的人加九锡,也是依照曹操的例子。

有王莽和曹操的先例,在皇权衰微时,九锡就成了权臣要篡权的象征之物。权臣不好意思直接向天子开口索要九锡,通常是趋炎附势的下属揣摩主子的心思,然后向天子奏请。这时天子虽然心里明白赐九锡的后果,但又不敢不给,否者权臣可能赏天子一杯毒酒。

天子赐九锡,通常权臣最终都会笑纳,但吃相不能太能看,还是要面子的,天下人都看着呢!于是权臣往往惺惺作态,辞让几番:“哎,老臣羞愧,德行浅薄,受不起这等待遇。”天子虽然心里鄙视:“看你装到几时”,但还得劝说权臣接受,不然自己的诚意不够,性命难保。最终,权臣还是接受了九锡。

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会接受九锡的,如果没有篡位的心思,或者没达到篡位的条件,那么接受九锡只会有害无利。比如李严曾向诸葛亮劝进受九锡,但诸葛亮婉拒了,他回答:“等到灭魏之后再说,那时候大家一起受赏,别说九锡,就是十锡也可以领受。”

接受九锡的人,不一定都篡位称帝了,篡位称帝的人,也不一定都接受了九锡。不过,如果接受了九锡,那么篡位称帝就比较容易。自新朝王莽到唐朝李渊,期间有众多权臣接受九锡,篡位称帝。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古人名字的字数都挺有意思的,会在某一个时间段内集中出现单字或双字的名字,就比如乱世三国都是单字,曹操、董卓、张飞等,而后来比如唐宋时期就没那么集中,双字的也非常多,李世民、辛弃疾、房玄龄与杜牧、王勃、杨炯,都是这一时期的。那么,这又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的呢?

《汉书 王莽传》中记载,王莽新政倡导的一条就是“去二名”的政策,就是说,国家有规定,谁都不允许取两个字的名,如果你之前是两个字,那就必须去掉一个,如果你犯了罪,那么会恢复你之前的两个字,用以表示处罚。所以,在那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士族出身的人叫做王某某、张某某,那么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犯过罪,要么是自己偷偷地没有改名。但是毕竟律法如此,没有改的情况可能性比较低。

而在此之前,单字或双字是通行的,比如商周时期人们喜欢用天干地支作为人名,比如太甲、沃丁等。春秋战国则是习惯于在姓与名中间加一个“不”,吕不韦、申不害等,而这个习惯一直到东汉还有,除此之外,春秋时期还有加“之”的,烛之武、介之推(又称介子推)。那段时期,人们取名其实是非常随意的,根本不会像现在这样翻字典查古籍,基本上看到什么就叫什么,像是孔丘、墨翟、李耳,很随意的。

而从王莽实行的律法开始,一直到隋朝时期,基本上人们都是单字的名,但这其实是史书上记载下来的人名中看出来的,还有很多史书无法记录的平民,我们无从得知他们是不是也叫两个字。王莽那道律法针对的是士族,要取单字名,双字表字,可以说是将阶级很明显地划分开了。三国的吕布、郭嘉、孙权、周瑜,都是单字,魏晋南北朝的嵇康、卫阶、山涛等,但也有王羲之、刘义龙、祖冲之等三个字的,但是这些都是在原本一个字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字,有之、玄、法、道等。毕竟王莽时代已经过去,最初为了避讳采用的这条规则,也被五胡乱华给打破了。

再后来,基本上都是单字双字并行的年代了,只是在明清时期,基本上都是双字居多,采用双字名的人数逐步上升到了六七成,朱允炆、蒲松龄、黄宗羲等。王莽时期,为了避免人们随意取名犯了先人的名字,制定了只可取一个字的规定,只是最终随着时代的结束,人们还是逐步恢复到了单双并存的时代,现在甚至还有取三个字四个字的。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历史
古代小妾是干什么的?小妾和丫鬟、正妻有什么区别? 盗墓的什么没有人敢碰袁天罡的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