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盘点历史上有那些人死于装逼的人

盘点历史上有那些人死于装逼的人

时间2022-04-01 20:22:16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30095

说到装逼这件事情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和现代生活中好像还是非常的常见的,那么装逼这个技能古代人有没有呢?其实当然是有的,在古代啊其实也是有很多人喜欢装逼的,也有一些人装逼给把自己给装死了,那么到底有哪些人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1、齐国有两个彪蛋,一个住在城东,一个住在城西。

有一天,两人在路上相遇。

“壮士!敢不敢喝点?”

“有何不敢!”

喝!

喝高了。

“有酒喝,难道就没肉吗?”

“你是肉,我也是肉,怎么说没肉!?”

抽刀互砍。

割肉下酒。

最终两人因失血过多而死。

——《吕氏春秋·当务》

2、乾隆问纪昀,你说一个人活着应该遵守什么。纪昀想都不想,当儿子要有当儿子的觉悟,当臣子要有臣子的觉悟。乾隆听了,故意问,臣子有什么觉悟呢?纪昀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乾隆说,那你去死吧。

当时纪昀就懵逼了,卧槽你不按照套路出牌啊!但是逼都装了,怎么着呢?于是就走了。

乾隆知道这小子一肚子坏水,就拿起扇子一边走一边摇扇子。一首诗没吟完,纪昀就跑回来了。

“我刚才去跳河,屈原从河里出来问我,你跳河干啥。我说皇上让我死。屈原跟我说,我跳河是因为王上是昏君,你回去问问皇帝,他说自己是昏君你再来跳。我这不就回来问问嘛。”

3、这位逼装的前无古人后可能都无来者,且清新脱俗。

萧何死的时候,汉惠帝问萧何,你死了谁来当宰相啊?萧何说曹参。

结果曹参上任之后,不光没烧三把火,反而天天吃酒喝肉,哦不是,喝酒吃肉。这要放现在,就是生活作风有问题,这要被查的啊!果不其然,汉惠帝不开心了,请他去喝茶。

他屁颠屁颠就去了,开心的不得了。有病?

汉惠帝问他,你啥意思,天天不干正事,养你个宰相是让你天天这么腐败的吗!你不给我一个合理的理由,呵呵,自己看着办。

曹参很淡定,反问汉惠帝一句,你跟你爸比,谁牛逼。汉惠帝亲爹是刘邦,不管客观的功绩还是主观来说那是自己亲爹,汉惠帝都比不上他爹。汉惠帝就说,我不如高祖。

曹参一听,你还知道哈。又问,我和萧何,哪个牛逼?

汉惠帝一听,卧槽,这还用问?你要比萧何牛逼,当年跟着我爹混的就不是萧何是你了。再说了,你看看你这个熊样,光知道不干正事,你怎么跟萧何比?!于是说,你比不上萧何。

曹参一拍大腿,诶!对了!你不如你爹,我不如我兄弟!那你说咱俩折腾啥?他们该干的都干了,你就顺着接着干就行了,还想搞什么幺蛾子?你看我现在天天无所事事,但是萧何当年的政策发展的很好嘛!我劝你啊皇上,听我的,轻松点,你爹那么牛逼,你就老老实实照着他以前做的做就行了,别想那些有的没的,真的(??ω??)。

汉惠帝一听,诶,卧槽有道理啊!于是就放曹参回家继续喝酒吃肉了。

这应该是历史上最早一个把不务正业说的这么理直气壮,还让人无力反驳的家伙了。

(题外话,曹参这么做是正确的,当时的汉朝正需韬光养晦。汉惠帝觉得自己爹功业太大,也想建立一番大业绩,但是却疏忽了当时的汉朝经不起折腾。曹参懂这个道理,但是直说皇帝肯定不听,于是用了这么个法子。另外,从文景之治就可证明曹参的韬光养晦战略之英明。)

4、商朝国君武乙不信邪,非说打雷什么的不过是些自然现象。这倒没错,就是嘴欠,对百姓也很残忍。

他弄了个木偶,上面写上“老天”,没事儿就刺着玩儿。搞了个血袋,往天上扔,拿箭射,自称“射老天一脸(射天)”。

有一天去渭河打猎,晴天一个霹雳,把他劈死了。

5、秦武王嬴荡,举鼎而死。

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秦武王生而有神力,自幼身高体壮,勇武好战,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贲等人都因此受到重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出巡周都洛邑时与乌获、孟贲比赛举鼎,结果两目出血,折断胫骨。当天晚上,秦武王因流血过多,气绝而亡,时年二十三岁,周赧王闻报大惊,亲往哭吊。

6、朱棣问解缙,你那么聪明,来来,我考考你,我出上联你对。色难,对吧。

解缙微微一笑,容易。

等半天也没下文。

朱棣不开心了。

解缙说,我已经对了啊。

7、民国,苏州商人陈志远惧内。

一日,因为“我和你妈掉水里你先救谁”这样的问题和媳妇吵起来了,不,应该说被媳妇一顿臭骂。

陈志远嚎啕大哭,离家出走,袖中暗藏一把锐利的剪刀,跑到空旷之处将胯下之屌剪去。

8、讲一个唐朝太监装逼不成蚀把米的故事:

唐宣宗李忱长得很直接。就是说非常笨的样子。

唐文宗曾经和其他同事一起戏弄过光王(唐宣宗当王时是光王),不仅喊丫光叔,还经常问一些无厘头的问题。

比方说:“你吃辣椒辣谁的腚?”

后来的唐武宗在法式上被毒丹毒死,原本想长命百岁一统江湖,不幸英年早逝。太监们就想立个傀儡皇帝,光爷光荣入选。

太监们原想着把持朝政,让丫蹲在龙位上,老么实儿的看着他们主持朝政,意思是“笨成你这逼样你就别想着主持什么朝政了,在一边看着就行了”。

万万没想到啊!

光王玩儿他们啊!

这个呆b其实是装的!

他他妈智商150啊!

主持朝政第一天,光叔就显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华。他严厉的风度,敏锐的目光,镇定的容颜,优雅的措辞,都深深的出卖了他。

《唐鉴》《旧唐书.宣宗本纪》《资治通鉴》评价:唐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9、燕王姬哙装逼误国。

那日,鹿毛寿对燕王姬哙说:“人都说尧贤德,是因为他把天下让给了别人。现在大王把国事让给了子之,真是跟尧舜一样的节操呢!”

燕王听了非常高兴,却又深感比不上尧舜,干脆把中枢也让给了子之。

此时,又有人讲:“我看禹这个人不行!禹王推荐了益,却还用启的人,等到老了,知道启不足以担当大任,所以把王位传给了益。启带着他的党徒打益,夺走了益手里的天下,天下人就都说禹王传天下给益但暗地里却让启夺了回去。现在大王说把国家交代给子之了,但任用的官员还都是太子的人,你让大家怎么看!难道就不怕大家说大王你有私心么!!!”

燕王深感惭愧,就把太子的印绶收了。

从此,燕国任由子之把持朝政,姬哙的儿子也只能给子之当牛做马。

子之的门徒和燕国的贵族分歧很大,但在“燕王(姬哙)到底是不是傻逼”这个问题上看法非常一致。

10、在母亲面前,蒋介石毫不迟疑地走向神龛,立正起誓说:“我答应自今年起的5年之后,与洁如恢复夫妻关系。如我违背誓言,任凭佛祖惩罚我和我的南京政府;如我在10年或者20年内不履行我对她的义务,任佛祖毁灭我的政府,并将我永远放逐国外。”

事实证明,很明显蒋先生违背了誓言。

——据《陈洁如回忆录》。

附一国外: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大数学家卡尔达诺,此人和达芬奇一样,都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写出了概率论的第一本著作《论赌博游戏》

首次公布了三、四次代数方程的一般解法

第一个对斑疹伤寒做了出临床描述

还有两部著作:《事物之精妙》及其补充《世间万物》。从这两本书的名字就能看出来有多牛了,一般的学者写书根本不敢起这类名字。

不过卡尔达诺还有另一个身份,占星术士。占星术在当时可是名正言顺的科学,当时大学里还有占星术教授的职位,甚至连教皇有事没事都要找占星术士问一下吉凶。

卡尔达诺作为当时著名的大星象家,在自己的人生晚年干了一件作死的事情。

这货通过占星术推算出自己将在1576年9月21日去世。结果到了那天,发现自己身体倍棒,吃嘛嘛香。

怎么办呢?

为了保全自己大星象家的名声,他自杀了。

偶像明星这个群体一直以来都会对追星者产生两面的影响,一个是努力学习偶像的优点,另一个则是不顾一切疯狂追星,但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没有人能控制另一个人的思想做法,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提醒他要理智。那么回到古代,有没有这样受万人追捧的偶像呢?答案自然是有的,那么,他们的迷弟迷妹们又会如何追星呢?

大文豪苏东坡一直以来都是人们乐于谈论的话题,他的诗词豪迈却不乏清新,也会满含对逝去的妻子的怀念,读来让人不禁潸然。他的散文成就颇高,能够与醉翁欧阳修并肩。他还擅长行书楷书,与另外三位书法家齐名,还能提笔作画,画作也成为后世文人画家学习的典范。不仅如此,很多人都知道的东坡肉,证明他在美食界的影响力也不低,教育、金石、医药、美学等很多方面都少不了他的影子。可以说,苏轼苏东坡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全才。

既如此优秀,自然会有非常多的人喜爱。他曾经自创了一种帽子,戴了几次,结果全城都开始流行,不仅如此,京城儒生、外地考生,还有其他非常多的人都会弄一顶这样的“子瞻帽”戴在头上。这还只是普通人,苏轼的才名就连皇宫里的帝后都崇拜不已。宋英宗的高皇后是一个典型的迷妹,每次苏轼写了新词,她都要反复吟诵,还会安排宫中的乐人演唱。宋神宗,也就是高皇后的儿子,和他母亲一样,就连吃饭的时候也总要读苏轼的作品,经常因为读得太过入迷,拿着筷子却忘记吃东西。此后的宋徽宗、宋高宗、宋孝宗都是苏轼的迷弟。

不过,最让人称奇的迷弟还不是这些皇帝,而是一个叫做章元弼的人。他有一个妻子陈氏非常美丽,可是章元弼相比之下更爱苏轼的作品。他得到《眉山集》的雕本后,日夜不离手,只顾着阅读,连美貌的妻子都不理会了。陈氏满肚子怒火,要求离婚,章元弼居然直接写了休书,一丝挽回的意思都没有,过后还将此事当做炫耀的资本,自己是因为读苏轼的作品才休妻的。

追星追到这个份上,迷弟两个字可能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了。不过,偶像是偶像,自己是自己,有一个欣赏的对象当然是好事,可是因为他而破坏了自己的家庭,恐怕也是偶像不愿意看到的吧。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历史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座右铭怎么区别那么大? 唐朝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走向全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