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韩信被杀为什么有两个陵墓?这一点却成了辜负功臣的重要物证

韩信被杀为什么有两个陵墓?这一点却成了辜负功臣的重要物证

时间2022-04-01 20:21:38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27608

韩信是建立西汉的第一功臣,击败楚国完成统一。韩信当时非常年轻,比刘邦和萧何等人都要年轻很多,但是这样一位功臣却被吕后诱杀,也是证实了刘邦的心狠手辣。毕竟韩信威望太高,刘邦怕自己死后没人能控制韩信,韩信要想自立为王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就动了杀心。不过韩信死后却有两个陵墓,正好被后人当成辜负功臣的重要物证。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所以当一名良将得到明主的认可之时,可以说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而历史上的韩信正是如此,这位老兄起先怀才不遇,幸有萧何力谏才得以实现统领千军的梦想,但是不管怎么说在韩信眼中刘邦是一位明主,毕竟自己这个大将军是刘邦的封的,不过在韩信死后出现历史上一个奇怪的现象,也被史学家认为“这是辜负功臣的物证”。

韩信本是一介布衣,经过多次忍辱负重总算是得到了萧何的赏识,后来刘邦非常大气的将其任命为大将军,由此也能看出刘邦的气魄,后来这位“国士无双”的韩信为了刘邦立下赫赫战功,正如萧何所言“欲取天下,非韩信所不能!”,可以说韩信之功绩算是报答了刘邦的知遇之恩!

后来汉朝建立,韩信先后历经“王侯将相”四种职位,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然了当一位大臣的能人与权力威胁到统治的时候,那么他曾经在辉煌的功绩也会荡然无存,汉高祖十一年,吕后诱杀韩信,因此也流传着一句“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不过就在韩信死后,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

据明朝万历二十九年的《灵石县志》记载“汉高帝远征,吕后杀信未央,乃遣人函首送帝,值帝还兵此处,葬其首级于岭上。”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就是这座山西的韩信墓埋葬的仅仅是韩信的首级,而且是草草掩埋,但是韩信除了这一座墓葬以外还有一座就是西安,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因为韩信死后出现两座坟墓,而且两座坟墓都记载葬有韩信,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正如先前所说,山西韩信墓安葬是韩信的头颅,那么西安安葬则是韩信的尸身,也就是说一代军事家身首分而葬之,这也被史学家看为“刘汉王朝辜负功臣的重用物证!”。

古代把一个人的孝道看的极为重要,孝甚至是排在第一的东西。司马懿也正是利用这点发动政变,杀了对他唯一还有威胁的曹爽,之后司马懿却对自己的孩子说死后不要扫墓,这对于当时的风俗来说就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了。但是司马懿也是怕同样一件事发生到了自己头上,所以只能打破世俗,看来权利还是最重要的东西。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杰出谋士,也是一位贯穿了整个三国时代的人物,后世一直将其与诸葛亮相提并论。而与诸葛亮为蜀汉死而后已不同,司马懿前期一直韬光养晦,加上寿命又极长,活生生将三国所有杰出人物全部熬死,笑到了最后,并为司马家取代曹魏,建立西晋奠定了基础。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在洛阳去世,享年73岁,被葬于河阴首阳山。而在其去世前,司马懿却为后代定下了一个奇怪的规矩,那便是“子弟群官,皆不得谒陵”。司马懿不准子孙后代去往他的陵墓祭扫,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这还得与司马懿掌控曹魏政权的那一役开始说起。嘉平元年(249年),此时魏国在位的皇帝是曹芳,曹芳年幼,由司马懿和大将军曹爽共同辅政,两人几乎水火不相容。

这年正月,皇帝准备前往高平陵祭扫魏明帝陵墓,曹爽随行,司马懿则称病不出,留在了洛阳。等到曹芳曹爽离开后,司马懿突然发动兵变,控制了都城。同时,逼迫郭太后下旨,废掉曹爽大将军之位,随后率军勤王。

关键时刻,曹爽没能听从谋士桓范的建议,带皇帝前往许昌,效法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反而轻信司马懿劝降,教出了所有权力,随曹芳一同回京。结果刚到洛阳,司马懿便立刻撕破伪装,尽诛曹爽及其党羽,彻底把控了曹魏政权,皇帝曹芳沦为傀儡。

这次事变之所以能够成功施行,其诱因便是曹芳曹爽两人离开了大本营洛阳,导致手中没有兵将,才被司马懿一网成擒。而司马懿死前,为免子孙重蹈覆辙,给他人以可趁之机,便立下遗训,禁止子孙去他坟前扫墓。

不得不说司马懿为了家族真的是操碎了心啊,可惜子孙却不太争气,整天忙着争权夺利,五胡乱华差点让华夏民族毁于一旦。各位看官,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历史
古代人的年终总结是什么样子的? 曹操逼死荀彧是故意的么?荀彧到底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