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孙权的女儿比儿子有出息 当周瑜儿媳还敢废皇帝

孙权的女儿比儿子有出息 当周瑜儿媳还敢废皇帝

时间2022-04-01 20:20:59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11746

孙权和刘备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儿子都不争气,不过孙权的女儿还是要比儿子强上不少的。东吴内部政权开始动摇,就是因为孙权要立储,结果两个儿子一个被杀一个被废,立了个孙子。一般这种情况不出事才怪呢,还要面对曹魏这个强敌。不过孙权的大女儿却非常有胆识,还敢废皇帝立一个对自己有好处的皇帝,看来权术也不是女的就一定比男的差。

作为三国里最低调的帝王之一,孙权一直都被认为能力远不如其兄孙策,也的确如此;但是作为一个守成之君,孙权是合格的,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后又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但是孙权的后代,却呈现了阴盛阳衰之态;孙权一共有四个女儿,七个儿子,但是这七个儿子似乎没有一个有出息的,反而是孙权的女儿们,在历史上的名气,却远大于这七个不成器的儿子。

四公主:滕公主

滕公主是孙权是最小的女儿,但是据说其实滕公主只是孙权的养女,生父为孙权堂弟孙奂。后来以公主身份下嫁功臣滕胄之子滕胤,当时滕胤年仅20岁。

滕胤皮肤白皙,容貌俊美,每逢入朝大臣们没有不惊叹称羡的。滕胤仕官后,上书言及时局,又对政策多有匡弼。孙权对公主也特别宠爱,因为滕胤的缘故,又格外增加对公主的赏赐,又几次探望慰劳。

少帝孙亮时期,孙綝以宗室身份独揽大权作恶多端,引发群臣不满。公元256年滕胤与连襟吕据密谋推翻孙綝,事败遭到夷三族。公主则被亲兄孙壹救出,携其逃亡曹魏。

三公主:孙鲁育

孙鲁育是孙权和步皇后的幼女,与胞姐全公主被称为“大主”相对,被称作“小公主”。公元229年,下嫁左将军朱据,自此又被称作“朱公主”,育有一女朱皇后,朱公主与朱据育有一女,赤乌末年成为琅琊王孙休妃,是为景帝皇后。

公元242年孙和为太子时,她的胞姐全公主与孙和母大懿皇后不和,经常诋毁她,欲废太子孙和,立鲁王孙霸。朱公主没有同意她的计划,于是姐妹从此有了嫌隙。

公元250年朱据因劝谏废太子的事而获罪,杖刑后贬为新都郡丞,随后遭到中书令孙弘进言诬害被赐死。朱据去世后。孙鲁育再嫁给车骑将军刘纂。公元255年,孙仪等密谋打算趁蜀汉使者到来之际杀死权臣孙峻,因事情泄露而自杀。受牵连被杀害的人达到几十人,公主孙鲁育也被污蔑为谋反者之一,被孙峻所杀。

二公主:刘公主

刘公主是吴大帝孙权第二女,母不详;为车骑将军刘纂元配。按大帝一朝惯例可称为刘公主。刘公主不幸早卒,后来异母妹孙鲁育丧夫后再嫁为刘纂继室。有关夫君刘纂在史料上记载甚少,不过先后娶吴大帝两个女儿为妻,足见其受重视程度。

大公主:孙鲁班

孙鲁班是吴大帝孙权长女,母步皇后,朱公主胞姐,会稽王孙亮异母姐。黄武年间,孙权为太子孙登聘娶周瑜之女为太子妃,又将孙鲁班嫁于名将周瑜的长子周循,并拜周循为骑都尉,周循很有当年周瑜的风采,可惜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229年,孙权登基为帝,孙鲁班又下嫁刚升迁的卫将军全琮,自此以后,孙鲁班也被称为全公主,全琮此前已有长子全绪和次子全寄。婚后全公主又生有全怿及全吴二子。全琮因为尚公主更受大帝亲近,一年四季都有赏赐,与刘基家,张承家并列。

241年太子孙登去世,第二年,孙和被立为太子,孙权打算立孙和之母王夫人为皇后,王夫人的宠爱曾仅次于步夫人,大公主素来怨恨她。孙和另与鲁王孙霸不睦,这给了全公主可乘之机。

后因立嗣之事,全公主的胞妹朱公主产生矛盾,吴国朝政分为两派,随着朝廷内外大臣分为两派,孙权认为再以孙和或孙霸为储君,会造成国家大乱,遂有改嗣之意,最终孙亮改立为太子,以全尚的女儿为太子妃。

孙亮继位后,诸葛恪被诛杀,孙峻把持朝政,孙鲁班一系权倾朝野,但是在孙峻病死后,他的堂弟孙綝把持朝政;258年,同少帝孙亮谋划诛杀权臣孙綝,事泄,废少帝为会稽王,改立孙权六子琅琊王孙休为帝,而孙鲁班也被孙綝流放豫章。

全公主在二次婚姻期间,安分守己,并未有不轨事件传出;但是在全琮死后,却与当时的权臣孙峻暗通款曲。根据《三国志·诸葛滕二孙濮阳传》记载,孙峻年少时就擅长骑射,勇敢果断,风流倜傥。

后来因为孙峻之姐是全尚之妻,二人交往开始频繁,以致到“素媚事全主”、“与公主鲁班私通”的地步。孙峻不断巴结讨好全公主,因此虽然孙峻作恶多端,在全公主的保护下却始终没有倒台。

好吧,其实孙鲁班应该算是孙峻的堂姑妈了吧,要说三国各国里,表面是东吴最为平和的,蜀魏连年征战;但是东吴的内部矛盾却是最多的,之秽乱,更是不用多说了。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是越来越高了。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也是有越来越多的要求。不过,在当时,古代却没有这么多的讲究了,当时的古代人们的生活还是非常的艰苦。只有真正的当官大臣们的生活才是安逸自在的。说到水,是人们必不可少的资源,现在人们用的都是地下水,也叫自来水,是经过过滤了的水源,在古代,没有自来水,人们是怎么用水的?古代人民是用哪里的水源呢?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一起来看看吧!

这个话题,就涉及到中国古代城市建设里,一个历代都高度重视的问题:城市供水问题。

早在春秋战国年间的《管子》里,对于城市供水,就有严格的理论:乡山左右,经水若泽,内为落渠之写,因大川而注焉。也就是说,中国古代的城市,必须要建立在一个水渠纵横的水网地带,方便供水和排水。

所以,从春秋战国至明清年代的中国城市,基本都遵循这样的建设理论。比如有两千年历史的广州,前身是番禺古城,就建立在有甘溪流过的番山顶上。洛阳杭州南京临淄等古代名城,都是傍水修建。北京老城虽说远离永定河,但接近水源丰富的西山山麓,吃水这才不愁。城市要发展,必须先有水。

而拥有百万人口的唐朝都城长安,在吃水问题上,也是大费苦心。

长安城的水源条件,可以说非常丰富,本身就号称“八水绕长安”。所以隋朝修建长安城的前身“大兴城”时,就依托周边八条水脉,开凿了“龙首渠”“清明渠”“永安渠”三条运河。待到唐朝建国后,又开凿了黄渠和漕渠,整个长安城里,就有五条水渠贯通。然后每一条主干水渠,又分成了若干条支流。这样整个长安城,就成了一个空前水网纵横的城市。从皇城园林到各个市坊,都能看到水流踹急的水渠。这强大供水条件,为之前中国各类城市未见。

除了水渠外,长安城的井水也非常发达,各个里坊里都有水井。长安市民的日常饮水,主要还是以井水为主。而且在当时的长安城里,主要的宫殿周围,也都水井遍布,除了提供饮水外,也有消防应急作用。

如果说水渠和井水,还都属于古代城市的常见设置,那么长安城更有另一个独家供水模式:湖泊。四通八达的长安水渠,也令许多水流汇聚起来,形成大的湖泊,比如芙蓉园的曲江池和大明宫的太液池,在唐朝题材的影视剧里都是熟脸,却也是唐代长安城重要的供水依靠。

水网纵横的水渠,家家水井的布局,外加景色宜人的湖泊,百万人口规模的大唐都城长安,就这样成功解决供水问题,拔地而起为古代东方世界最为繁华的大都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历史
吕布和赤兔的忠心度并不匹配 关羽和赤兔算绝配么? 古代最早什么时候出现的栽桑养蚕?是东汉时期内蒙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