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孙策是靠什么打下江东的?孙策的这位好友帮了大忙

孙策是靠什么打下江东的?孙策的这位好友帮了大忙

时间2022-04-01 20:13:42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24703

孙坚死后孙策一家人都搬到了江都,但是孙策并不甘心还是找到袁术要求找回孙坚的旧部为想为家父报仇。但是袁术也就随便打发了一下孙策,好在孙策武艺高强被称为是“小项羽”,一路破东占领了江东一带。不过这一路上可不是光靠孙策一人,孙策的好友周瑜也是帮了大忙,不然也不会有以后的东吴政权了。

随着中原诸侯混战的加剧,孙策的父亲孙坚也加入了以袁术、公孙瓒为首的政治、军事同盟,与袁绍、刘表、曹操等人结成的另一同盟在中原各地展开厮杀。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年底,孙坚奉袁术之命进攻刘表,但不幸在荆州战死,此时其长子孙策年仅17岁。孙策将孙坚的灵柩送回曲阿下葬之后,全家前往江都。

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孙策投奔袁术,打算依靠袁术的势力为自己的发展打下基础。但是袁术只是利用孙策为其冲锋陷阵,但却故意不加提拔和重用,这引起了孙策的强烈不满并萌生了摆脱袁术独立发展势力的打算。

同年,孙策利用袁术与扬州牧刘繇交恶并爆发战事为由,提出前往江东地区发展。袁术无奈之下只能派遣孙策前往丹阳,但是却只给了孙策兵力千余人,战马数十匹。而孙策到了历阳之后,大力扩充自己的力量,兵力增加至五、六千人。为了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力量,孙策还特意写信给周瑜,希望得到周瑜的支持。

而周瑜在看到孙策的来信之后,不仅立即赶往历阳与老友重逢,还率领了一支兵马加入了孙策的队伍,同时还为孙策提供了大量的粮草和军用物资。孙策看到周瑜如此的支持自己,高兴的说道:“有了你这位朋友的支持,何愁大事不成!”

孙策征讨江东的战事开始后,周瑜也一直冲锋在前,成为孙策军队中最为犀利的一把利刃。《三国志·周瑜传》载,周瑜跟随孙策进攻并夺取了横江、当利,然后又渡过长江攻占了秣陵;在打败了笮融、薛礼的军队后,又攻占湖孰、江乘并进入了曲阿。

在孙策、周瑜的打击下,扬州牧刘繇也不得不从曲阿撤退。孙策的力量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江表传》中记载:“旬日之内,四面云集,得见兵二万余人,马千余匹,威震江东,形势转盛。”在这种大好的局面下,孙策才放心大胆让周瑜离开前线,回到丹阳驻守。

中国有5000年历史的,但是我们好像对三国这短短60年间发生点事情尤为好奇,当然这也是《三国演义》这本书的功劳。不过《三国演义》始终是一本小说,里面有很多著名事件都是罗贯中杜撰出来的。可能我们也会觉得很神奇,古代打仗太讲究计谋,往往一个小细节就决定了一场大战的胜负,所以才会有像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以少胜多的战役。那《三国演义》里到底有哪些事件是杜撰出来的呢?

《三国演义》编了很多假的事情,为何读者津津乐道?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读者广泛,知名度之高,在四大名著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了。

不过,这本书是三分虚七分实,并非完完全全的真实历史,其中包含了很多虚构的成分。甚至很多流传广泛的桥段,都是出自编造。就比如说著名的草船借箭、空城计、蒋干盗书等等。

有很多人都说,假的事情有什么好说?

我却认为并非如此。

小说本来就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就是一种生活总结。而《三国演义》这本书就是对中国古代军事、政治、战争等的提炼、总结、升华。

所以,我们不一定要纠结于小说本身的内容是否是真实的,只要这些内容符合历史的真实就足够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只要这些事情在逻辑上是正确的,就可以了。

以上我说的空城计、草船借箭、蒋干盗书确实都是罗贯中编造出来的。但是这些,在历史上还真有其事,只不过并非三国而已。

空城计在历史上有很多,南北朝的祖珽就用过,唐高祖李渊用过。他们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草船借箭的事情看似不合理,实际上也在历史上有真实案例。唐朝的安史之乱中,张巡就用过。当时张巡被令狐潮围困雍丘,城中的弓箭用完了,张巡就用稻草人从城楼上扔下去,敌军以为是真人夜袭,赶紧射击。张巡在稻草人的身上系上了绳子,将稻草人收回后,得到了大量的箭。

蒋干盗书实际上就是反间计,通过故意让对方得到自己伪造的书信诱使敌方上当。有很多历史资料表明崇祯皇帝杀袁崇焕就是中了满清皇太极的这条计策。

而满清对于《三国演义》这本书可以说得上是情有独钟了,他们的将领不识中原汉字,就以这本书作为打仗的兵法,派人到中原大量采购此书,然后绘画成图画,军中高级将领人手配备一本。作为他们的军事指导书。

《三国演义》本来是小说,却最后通过虚构的故事指导了现实中的战争。

这充分说明,虚构并不值得批判,只要掌握艺术的真实那就值得推崇!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三国诸葛三兄弟都有哪些成就?诸葛家族详细介绍 各个"演义"究竟有多少内容可以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