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曹操手下大将为什么都相互不和?曹操真的不信任降将么?

曹操手下大将为什么都相互不和?曹操真的不信任降将么?

时间2022-04-01 20:07:07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37913

曹操是一个做事非常谨慎的人,而且不会轻易相信身边的人哪怕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善于使用权术。不过曹操又是一个惜才的人,各种人才都想揽入自己阵营,不过曹操手下的大将经常闹出不和,这里给魏军带来了很多麻烦。要不是魏国地广人多可能最后还不一定能统一。据说曹操对降将都会多留意三分,毕竟能背叛原先的主人,那也有可能背叛你。

如果说在三国时期哪个国家的人才最多?那一定非魏国莫属了。魏国人才济济这和魏国的奠基者曹操是有密切关系的,当时曹操帐下武将成群为他打下大魏江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过曹操这边强大的武将阵容里却一直存在着一大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武将之间的不和。

说曹操身边的大将不和有证据吗?《三国志 李典传》记载:“进、典、辽皆素不睦。”这里明确的指出了乐进、李典、张辽三人之间长久以来都相处不来的事实。除了乐进、李典、张辽之间不和以外,曹操身边还有许都大将不和的例子。《三国志 魏书 赵俨传》记载:“时于禁屯颍阴,乐进屯阳翟,张辽屯长社,诸将任气,多共不协。”于禁、张辽、乐进和李典都是曹操帐下的大将,他们之间不和可以看出曹操身边的武将的互相构怨并不是空穴来风的。

那么曹操帐下的大将为何会出现不和的现象呢?他们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矛盾呢?我认为引起曹操帐下大将互相不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曹操身边的武将来自不同的阵营

我们看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除了乐进和于禁是在曹操起兵不久就追随曹操的以外,其他三人张辽、张郃和徐晃都是后来的降将。从这些武将的来历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存在着矛盾是必然的,在投奔曹操之前以张辽等为代表的降将很有可能在战场上和曹操的部将交过手,这些人在战场上可能就结下了怨。比如张辽曾追随吕布和曹操打过几场仗,这里很有可能在战场上张辽就和乐进、于禁交过手。

除了战场上的结怨以外,以张辽为代表的降将和曹操身边的老将之间还有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就是“互相争宠”。张辽等降将的加入给于禁和乐进这样的老将带来了很大的危机感。这主要表现在张辽等人的突出表现使得曹操对这些降将给予了更多的栽培和提拔,在官职上张辽等人的地位逐渐和于禁和乐进不相上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于禁等人的不满。于禁等人不可能将不满的情绪表现给曹操,因此他们只有排斥张辽等降将,这就造成了曹操身边大将之间的不和。

二:曹操身边的大将本事都很大谁也不服谁

这个原因就比较好理解了,在《三国志 魏书 赵俨传》里记载:“时于禁屯颍阴,乐进屯阳翟,张辽屯长社,诸将任气,多共不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当时张辽等人因为各自功劳大地位高所以彼此都互相不服气,所以于禁、张辽、乐进一遇到事情就会引起争吵,以至于当时的军队不能很好的协调作战。

中国古代的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当然了,古代有很多的朝代,唐朝,宋朝,清朝,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小编也是看到有不少的人在问小编,为什么西夏人宁愿承受宋朝攻击也要大力西征呢?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西夏的党项人,在建国初期不但需要承受来自宋朝的巨大压力,还要面对吐蕃人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西夏人为什么要坚持和回鹘人争夺河西走廊?

西夏皇帝与铁鹞子重骑兵

近年来一些人受到网络文学的影响,认为西夏人“亡我之心不死”,时时刻刻准备入主中原。可惜,真实历史上的西夏人并非如此。

作为西夏的主体民族,党项人使用的是自己的西夏文而非汉文。汉文在西夏国内属于辅助地位。但汉人对着个国家误解太大,甚至连对他们的称呼乃至国名都是错误的。

西夏人对自己国家的称呼真正称呼,应该是--邦尼定。在这个国家里,你如果想担任职,务必须熟练运用西夏文。因此无论是什么民族的人在该国,只能称呼自己是邦尼定的国民。

西夏文字与汉文有巨大区别

他们之所以给汉人留下心向汉化的印象,完全是因为其对宋朝政治欺骗的成功。例如对汉人而言最为重要的是帝王庙号。在西夏文里,他们从不使用汉人的庙号,而是称呼自己的国王为某城皇帝。例如李元昊就是风角城皇帝。但他们也会在与汉人打交道时,编出一套独立的汉式庙号。一般来说,与宋朝关系尚可时,才会这么做。如果关系紧张,就懒得去干。

西夏贵族其实对宋朝一贯比较鄙视

西夏人的做法确实蒙住了很多人的眼睛,以至于连千年后的人们都只看到了西夏人想让他们看到的一面。

在了解到这个国家的真面目后,我们对它的战略就不会意外了。西夏对自己的定位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心向中原。相反,他们的表现更像一个中亚式国家。那么,想要疏通去往中亚的通道,就非常正常。

若要疏通中亚,西夏就必须打通河西走廊。若要打通河西走廊,就必须击败当地的回鹘人。从西夏的开国太祖李继业开始算起,西夏与回鹘人进行了大半个世纪的战争,一直到1036年才拿下瓜、沙、肃三个州。

河西走廊打通后,中亚地区的玛瑙、玉石、琥珀、檀香、木香经过西夏人的转手被卖往东亚。通过和西域的贸易,西夏得到了巨大的经济利润。

西夏人几乎完全阻挡了宋朝与内亚的交流通道

在军事上,中亚的冶金和畜牧技术传入西夏,让西夏的军事水平上升了不止一个台阶。西夏锻造的甲胄和刀剑,成为东亚地区最好的武器产品。文弱的宋钦宗,就是“夏国剑”的忠实粉丝,无论走到哪儿都随身佩戴。

出土的西夏武器

中亚技术打造的铠甲,更是武装了西夏人引以为傲的铁鹞子重骑兵。铁鹞子就是典型的内亚式的具装骑兵。每次和宋军在平原对战,西夏军队都是由铁鹞子负责冲击战阵。他们装备精良,战斗意志也强大。如果不是人数仅仅三千,西夏军队肯定不会选择龟缩在城寨内与宋人作战。这一切的都是来自丝绸之路的馈赠。

西夏壁画上 正在礼佛的国王

所以,西夏国王们在宋军威胁下依旧坚持对回鹘人用兵,使得子孙后代受益无穷。而一旦在河西等地形成了规模,也不会急于发展南下中原的征服战略。毕竟,东亚的宋朝对西夏来说,就是一个定期供上岁币、茶叶的ATM机。与其和宋朝作战,再花力气管理中原的省份,倒不如做生意来的划算。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秦始皇陵为什么至今没有打开考古 秦始皇陵里面的水银是怎么来的 刘备统一三国后真的会把政权还给汉献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