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何没有元宝铜钱岂不成了元朝之宝
避讳是古代社会中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它“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礼法之一,并且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讳,又称名讳,即古代帝王或尊长者之名。《说文解字》中说:“讳,忌也。”古时,凡遇帝王或尊长之名,必须回避使用该字,即为避讳。例如,讳政,所以改正月为端月。“端月,正月也。秦讳政,故曰端。”
我国古代货币从最初的布币、刀币等,到五铢钱,再到唐武德四年始铸“开元通宝”钱,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喜欢在钱面上铸造文字,即所谓的钱文。既然避讳现象在古代社会普遍存在,且与文字甚为相关,同时货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物品,那么钱文与避讳现象发生“关系”自是必然的事情了。
自“开元通宝”钱以降,钱文主要以四字为主,遵循“主文+宝文”的结构。“宝文”是钱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古代所用宝文名称繁多,常见的有元宝、通宝、重宝等。而“主文”可分为多种情况,如“开元通宝”中的“开元”属于吉语,则盛行用年号,如所铸的“淳化元宝”钱。另外,也有以国号作为“主文”的情况,如的“宋通元宝”等。
从广义上理解“避讳”,它不仅涉及到避“名讳”和禁忌的因素,还包括人们的语言使用习惯,例如避免单字重复等。了解了钱文中的避讳现象,对钱币收藏也有好处,它可以帮助你分辨出那些需“避”而未“避”的假币。
为什么说“靖国元宝”是假币?
为北宋第八位,神宗之子、哲宗之弟,共在位25年(1100-1126)。宋徽宗在其在位年间共有6个年号,分别为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除“建中靖国”外,其余5个年号都铸造过年号钱。宋徽宗第一个年号“建中靖国”为四字,较为特殊,一般做法是截取“建中”或“靖国”二字,再加宝文组成钱文,如太平兴国年间所铸的“太平通宝”,大中祥符年间铸造的“祥符元宝”。但是史料并未记载“建中靖国”年间曾铸年号钱,而是另拟了新钱文,即“圣宋元宝”,为“国号+宝文”结构。
不过,近年来市面上和发掘都陆续出现了“建国通宝”钱,如1956年锦州市博物馆在发掘的范子和墓葬中,出土1枚隶书“建国通宝”钱。罗伯昭先生也曾于1941年的中国泉币学会第36次会议上出示了一枚“建国通宝”小平钱。专家们认为此钱属徽宗“建中靖国”年间,因其风格酷似徽宗时代的“政和通宝”、“宣和通宝”钱。
那么为何“建国通宝”要取年号之首尾两字呢?这可能与避讳有关。若取前两字“建中”组成“建中通宝”,则与时期的钱文相重了。因为德宗曾于建中年间(780)铸行过“建中通宝”。而若取“靖国”,以徽宗的“巧技成性”,或许认为“靖国”二字不足以概括“建中靖国”四字之意,所以取首尾两字,是理所当然的了。据说“建国通宝”极为珍稀,存世量不超过10枚,称其为北宋第一珍稀币也不为过。
近些年市面上开始流传所谓的“靖国元宝”钱,说该钱“生坑,旋读,钱径2.5厘米,重5克”。但稍微懂点避讳常识即可知,所谓的“靖国元宝”很可能是假币,丁福保先生在对时期存在的各种臆造历代年号钱的总结中也说道:“元号钱之不可信者多矣……徽宗之靖国元宝……当时实未开铸,皆后世之伪托也,虽仿造极精,索值低廉,皆不可收买,当以特别之眼光鉴别之。”
为什么没有“元宝”?
在位时期,一共颁行过9个年号,其中最初的“天圣”、“明道”和“景祐”三个年号,所铸造的均为“元宝”钱,而不是“通宝”钱。究其原因,也与避讳有关。清代钱大昕的《潜研堂金石文跋尾·贞集》有云:
天圣年,虎邱剑池石壁文云:“同判福州王渎”,其云同判者,天圣初,章献临朝,避其父讳,凡官名、地名“通”者,皆易之。如通州为崇州,通判军为安利军,通判为同判是也。后崩后,即复其旧。
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天圣年间因为外戚的名字而避“通”讳,并且举出了实例。但是并没有涉及到宝文的避讳。另清翁树培《古泉汇考》云:
培案《》,(章献太)后崩于明道二年,……天圣、明道、景祐诸钱,皆曰元宝者,亦避讳耳。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天圣等三个年号钱之所以只有元宝,是为了避太后父亲的讳,所以不能用“通”字作宝文。章献太后死于明道二年,之后的宝文则不再避讳,所以才有了“皇宋通宝”。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