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定律的解释,无能领导任用能力低下的助手致组织臃肿
虽然时代在与时俱进,但是古人留下的很多寓言故事却是无论何时都是非常有道理的,比如在西方文化中最杰出的三大发现帕金森定律、墨菲法则以及彼得原理就是如此,那么帕金森定律的解释又是怎么样的呢?它虽然最初指的是官僚主义或者现象,但已经衍生到生活的很多方面。
帕金森定律的解释
官方给出的定义是,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它是在1957年的时候由哈佛大学的历史学博士诺斯古德·帕金森提出的,被称为最杰出的三大发现,至今依然是很多企业管理和时间管理借鉴的道理之一。
从定义我们可能难以理解帕金森定律的解释,那么我们可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能力一般不称职的官员,他的发展可能有三个方向:第一是离职让位给能力强的人;第二是找个比自己能力强的人协助自己;第三则是任用两个能力比自己差的人当助手。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排除第一、二种方向,因为第一种选择意味着自己的权利没有了;第二种则是养虎为患,因为害怕能力强的人超越自己,所以大部分人会选择第三种。而第三种造成的结果就是,这个不称职的官员发号施令,让两个无能的助手执行命令,最后办事效率就会极低。
依次类推,两个无能的助手又会选择能力更加地下的人协助自己,于是整个机构就会变得越来越臃肿,领导体系就会变得效率地下,所以帕金森定律的解释也被称为金字塔上升现象。虽然这个现象非常的不好,但是在20世纪的不少西方国家中是普遍存在的,这是由于人性的权利欲和贪婪所决定的。
帕金森定律在企业中的应用
事实上这个定律在企业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假如一个企业派一位老太太给侄女寄明信片,她用了1个小时找明信片,1个小时选择明信片,找侄女的地址又用了30分钟,1个多小时用来写祝词,决定去寄明信片时是否带雨伞,又用去20分钟。做完这一切.老太太劳累不堪。
但是如果派一个年轻的同事,即使这个人特别忙但是他可能只需要5分钟就能顺手做完,这就是两者办事效率的区别。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当给一个人安排工作的时候,她会让工作自动的占满可用的时间,于是会不由自主的放慢工作节奏,于是拖沓、膨胀和劳累就会随之出现。
实际上中国的古人在很早的时候也明白这个道理,比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的就是类似的道理,当给自己很多很多的时间完成一件事并不一定能改善工作的品质,时间太多反而使你懒散、缺乏原动力、效率低,可能还会大幅度降低效力。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射,企业需要将用人的权利放在一个公正、公开、平等、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上,这个制度不应该被人为的因素所干扰,比如领导的喜好等等。而在管理上,权威也必须建立在分工权威和协作权威的基础上。
从小我们就被父母教育不能够输在起跑线上面,踏入学校的大门,以成绩论英雄。第一名永远是最受关注的,但出了校门之后,混的最好的却往往不是这些第一名,而是班级中不起眼的第十名混的最好,这就是现今最著名的第十名效应!
第十名效应是什么意思
许多看到第十名效应的父母是不敢相信的,不是第一名应该比第十名强嘛,为什么会这样呢。而且更加令人不敢相信的是,曾经老师家长备受喜爱的优秀学生,踏入社会后却是屡屡碰壁,遭受挫折。而班级中第十名之后的学生,却成为了和会中的精英人才。
相信每一个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后,都希望孩子能争第一,毕竟这是非常有面子的时间,孩子知识也学到了。但是孩子们的生活中可不能够仅仅只有学习,其他的兴趣爱好也应该齐头并进。
优秀学生和中游学生的对比
但是这些优秀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双重压迫之下。抛弃了这些兴趣,一心一意的学习,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好孩子。殊不知已经和社会脱节了,个性也被束缚住了。在中国有考上大学,还要父母陪读的,读书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不能读死书。
而成绩处在中间的学生,在老师眼中是有潜力的学生,但是老师不太关注他们,他们能够更好的自由行。而且也没有争夺名次的压力,往往这些学生都非常的活泼好动,情商都是不错的。而他们这种健康的学习心理,也促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的心应手。
著名人物大多也不是学霸
其实这种第十名效应是还算客观的,世界上许多著名的人物,曾经在上学的时候都不是学霸,他们都只是处于学校的中游而已。比如雷军、马云、马化腾等。而在国外也是一样,乔布斯当年也不是什么牛逼的学霸,现今照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然并不是的所有的第一名在社会中闯荡不会成功,这种第十名效应只是一种概率学的统计而已。所以在孩子教育方面,父母和教师都要改变其方法,不能够以成绩论英雄。
结语:这种第十名效应在学校中是普遍存在的,家长们看了之后,就要吊证自己的教育方法,不能够一味的追求学习成绩,而灭杀掉孩子的天性!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