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湖南人为什么爱嚼槟榔?原因要追溯到明末清初

湖南人为什么爱嚼槟榔?原因要追溯到明末清初

时间2022-04-01 20:17:35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40190

说到槟榔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槟榔是现在年轻人非常喜欢的一种食物,嚼一嚼槟榔就像现在年轻人抽烟一样,非常普遍,不过,说到槟榔, 湖南人还是最爱吃槟榔的,为什么湖南人这么爱吃槟榔呢?追究原因还要回到明末清初,据说,和当时湖南的地势有关,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提起湖南人,全国人民立刻就会有一个共识:能吃辣!确实湖南人能吃辣、爱吃辣的程度也绝不亚于四川人。除了爱吃辣外,湖南人还有一个很大的爱好---嚼槟榔。

槟榔对于湖南人来说也是大爱,没事儿吧唧吧唧地嚼颗槟榔,就和全国人民嚼口香糖一样带劲。

槟榔是一种棕榈科乔木,一般生长在热带地区,我国主要生长在海南,云南以及台湾等地,一般能长十几米高,人们嚼的槟榔是槟榔树的果实或者果实经过加工以后的产品。

槟榔有提神醒脑、发热御寒的功效。如果没有吃过槟榔的人第一次吃的时候可能会浑身发热,满头大汗。

在湖南,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嚼槟榔,在湘潭、长沙、株洲一带表现非常明显,尤其是湘潭更为突出。比方朋友见面都会从兜里掏出点槟榔来互相分享,就像烟民朋友碰见先来根烟一样。在婚礼或者节日的宴席上,槟榔也是必有的开胃小点心。

湖南人对槟榔的爱是其他地方的人无法理解的。曾经有人举过这么一个例子来说明湖南人对槟榔的挚爱,假设有个人有五块钱,只够吃顿饭或者买槟榔,那他会选择先买槟榔,然后再想办法解决吃饭的问题。虽然可能有点夸张,但是足见槟榔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如此之高。

嚼槟榔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融入湖南人的生活中。那么湖南人为什么这么爱嚼槟榔呢?据说湖南人嚼槟榔的习惯最初是由湘潭开始然后慢慢地流传到别的地方,所以提到湖南人嚼槟榔这事就绕不开湘潭的一段历史

在明末清初时期,社会动荡,义军四起,然后又有清兵入关,战乱频发。明军、义军、清军之间你打我,我打你,反反复复,结果最遭殃的却是老百姓。

湘潭屡遭数次屠城,最严重的一次当属顺治六年的那次。济齐哈朗带领的清军在湘潭进行了几天的大屠杀,尸横遍野,十室九空。

由于无人处理尸体造成大瘟疫爆发,当时有安徽的商人于心不忍,冒着感染瘟疫的危险掩埋尸体。在处理尸体的时候据说是得到一高僧的指点,口嚼槟榔而免受瘟疫侵犯。从此以后,当地人都知道槟榔对瘟疫有一定的免疫作用,慢慢的都开始嚼起了槟榔。

难怪槟榔在湘潭如此受欢迎,嚼槟榔的习惯经过战乱瘟疫的威胁已经融入了湘潭人的血液之中,成为一种文化。

另外,湘潭一带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对嚼槟榔的习惯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由于湘潭紧邻湘江,气候潮湿又寒冷,槟榔能够发热,嚼一口槟榔能够让人倍感舒服,就和潮湿地区的人们爱吃辣椒是一样的道理。

有的人认为长期嚼槟榔可能对牙齿不太好,色素沉积容易造成黑牙,另外经常嚼槟榔也可能会引起口腔溃疡,因此现在有的人已经开始慢慢的戒掉这个习惯了,但是对很多湖南人尤其是湘潭人来说嚼槟榔依然是不可割舍的爱好。

我们常常能够在影视剧中听到一件物品,三尺白绫,意思就是高位者将这白绫赐给谁,就是要谁去死的意思。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影视剧中的死法之一就是用白绫自尽。那么,这“三尺白绫”最初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件物品的背后,有着什么样让人哀伤的故事呢?

三尺白绫的出处出自洪昇《长生殿》,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

兴平县马嵬镇西两华里,西宝公路北侧高岗上,显赫地立着座砖箍石砌精致的坟莹,葬的是唐玄宗皇帝李隆基宠爱的贵妃一一杨玉环。于是,贵妃的死,在马嵬坡成了神秘优美的故事。一千多年来,广泛流传着。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叛唐。玄宗第二年六月,带着贵妃、皇子,向四川逃命。走到金城县马嵬驿(现在的兴平县马嵬坡),护驾的卫军杀死贵妃的哥哥杨国忠之后,逼着玄宗皇帝处死贵妃,不然,六路兵马,人去铠甲马卸鞍,绝不护驾。玄宗皇帝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赐贵妃三尺白绫自缢。

贵妃听玄宗赐她死,六月的麦天,身如同筛糠一般,抖成一团,哭成泪人,跪倒玄宗面前,苦苦哀求。玄宗皇帝凄惨地说:“贵妃,我顾不得你了!”贵妃看难免一死,便请求玄宗叫她到佛殿祈祷后死。玄宗准许,命高力士引贵妃到佛殿。

贵妃走一步,哭一声,回头望一望,悲凄凄,恨切切跟着高力士,向马嵬驿西门外三门佛殿走。走到头门,见门两边卧着两个龇牙咧嘴,怒目圆睁的石虎,心中凄惨,说道:“石虎呀石虎!难道你也象圣上一样寡恩少义,冰冷无情?如果你们对我玉环有一丝情义,就不要这样恶狠狠地看着我。”贵妃话音刚落,石虎就不见了。至今马嵬群众中还流传着“常从马嵬过,不知石虎那里卧”的俗话。

贵妃悲凄凄走到二门,看见四个豹目、鼓腮、面目狰狞的守门金刚,又说道:“金刚呀金刚!难道你们也都象君王前凶恶的臣仆一样狠,和我一个纤弱的孤女过意不去?就没有一点怜人之心,同情我玉环死的冤?”贵妃说完,只见四个金刚眼里扑簌簌流下串串泪水,不一会地上就水汪汪的,金刚一个个扑扑通通倒下。贵妃死后,金刚泪水冲塌了佛殿,留下一汪清泉,水长年不断地流,人们称泉为四郎泉,至今泉还在。

贵妃走到三门,看见大殿上灯明烛亮,香烟缭绕,越发感到凄凉,一生的悲,一生的怨,一齐涌上心头。拈香跪倒,磕头祷诉:“佛爷呀佛爷!你在此受不尽人间的供果、香烟,独享清闲,有灵何不睁眼看看世间有多少屈和冤?我玉环本也是官家女,十六岁选进宫内伴君王。君王高兴时,曾在长生殿内歌舞共寻欢,月神下明誓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怎奈渔阳战鼓起,圣上把二十年的恩情全忘完,只顾自己抛玉环……佛爷呀佛爷!想我玉环在人间造孽深重,遭此下场在于天数,死时不能见爹娘,死后无人送纸钱。你若在天有灵,愿我死时天降倾盆雨,冲去我身上的恨与羞,洗去我的仇和冤,清清白白的到阴间。”贵妃的话音未落,只见冷风飕飕,继而狂风大作,佛殿内烛火灯光全都熄灭。天上阴云四集,雷鸣电闪,大雨倾盆而下。佛殿内的高力士连连喊道:“贵妃娘娘,快些吧!下雨了。”贵妃昏昏沉沉走到佛殿院中,见高力士已在一棵梨树上把白绫系好,心中如万剑齐扎,六腑翻动,长叹一声,向马嵬驿方向跪倒说:“圣上呀圣上!玉环伴你二十年落得如此下场!”说完悬于梨树。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历史
孟姜女哭倒长城是真的吗?哭到的长城到底在哪个地方 三尺白绫的出处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