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闺女什么意思?没出嫁的女孩为什么叫黄花闺女?
古人用来称呼一类人,总是会有很多的不同的方式,不同的人群也有自己不一样的称呼,例如人们会把那些尚在闺阁还没有婚嫁的女孩子们叫做“黄花大闺女”。只是为什么人们要这样来称呼她们呢?为什么是“黄花”,而不是称作“红花”“蓝花”等等其他的颜色?黄花究竟是怎么来的,这个词又是如何诞生的呢?
人们常用“黄花闺女”来指那些还没出嫁的女孩子,有时也指处女。这是怎么回事呢?
从汉代时起,女孩子们喜欢“梅花妆”,即用梅花的花粉制成的粉料来化妆,因这种粉料是黄色的,人们便称它为“花黄”。具体使用方法是,用粉料将薄纸片、干花片、云母片、蝉翼、鱼鳞、蜻蜒翅膀等染成金黄色,剪成各种花、鸟、鱼的形状,粘贴于额头、嘴角、鬓边等处。
在南北朝时期,“花黄”更是少女们必不可少的脸部饰物。南朝陈后主《采莲曲》:“相催暗中起,妆前日已光。随宜巧注口,薄落点花黄”;北朝民歌《木兰辞》:“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采用“花黄”这种妆饰的都是未婚少女,如果结婚了则有另一套妆扮。古代民间有俗谚云:“今朝白面黄花姐,明日红颜绿鬓妻”。所以“花黄”是少女的专用之物。
同时,“黄花”在古代又指菊花。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来比喻人有节操,因此,人们在闺女前面加“黄花”,不仅表示这个女子还没结婚,还赞扬这个姑娘品德高尚,情操贞节。
这种习俗直到金、元时期游牧民族侵入中原后才慢慢消除,但“黄花闺女”作为未出嫁少女的代名词则流传下来。
俗谚云:“今朝白面黄花姐,明日红颜绿鬓妻”贴黄花,是古代女子婚前的装束,婚后是要变装滴~所以黄花大闺女是从寿阳处流传下来肯定是站不住脚的~至于黄花大闺女从何而来呢?古人为何称未出嫁的女子为“黄花闺女”?
民间传闻,在古代南北朝时期,有关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的黄花一说起源,因寿阳公主在宫廷与宫女们玩闹,玩累的在小憩的时候,碰巧微风袅袅,将腊梅花吹落至公主额头,经汗水渍染后印于额头,宫女们见状简直惊若天人,美不胜收。导致后期宫中效仿,慢慢流出至民间,
最早普及的贴花黄也就是仅限于用梅花的汁水涂抹渍染,但随着花期和季节的限制,花黄的选取范围不断扩大,但凡是黄的花卉,只要不具毒性的,均在使用之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有菊花。后来为了方便和快捷地使用,又有了花粉制成的粉剂,甚至不限于植物,动物性的、矿物性的都加入进来。
后来人们就用花黄或黄花特指未出嫁的少女。有诗曰,今日黄花女,明天绿鬓娘。来形容欲嫁人的少女。同时黄花不单指梅花,也指菊花。菊花傲霜耐寒的崇高节操,也特指还没结婚的女孩子的节操贞洁。
五湖四海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提及频率比较高的一个成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全国各地,或者是世界各地,也带有各方团结的隐喻。但你知道五湖指的是哪五湖,四海又是哪四海吗?这就要从五湖四海的典故说起了。五湖四海最早出自《周礼·夏官·职方氏》,文中写到“其浸五湖”,《论语·颜渊》又提“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所以便有了五湖四海这个成语。实际上古人称为的四海,和现在的四海已经不是同一个地方了,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这些湖、海,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常说五湖四海皆兄弟,其实这里面的五湖和四海,并不是虚指,在汉代刘向《说苑·辨物》中曾写道: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
在古代,八荒指的是中原人难以接触到的外面世界,可以代指虚无,而九州则则是史书中记载的那九州,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四海的确存在。
古人将四海称之为:东海,西海,北海,南海,东海和南海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东海和南海,而至于西海和北海,按照地里来讲,在八荒之内,是没有海的。
但是因为古人认知有限,所以将两个宽阔无际的大湖,当做了海,所以古代的西海指的青海湖,而北海则指的是贝加尔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古人的活动有限。
不过到了元朝,蒙古人还是非常能打的,所以原先天寒地冻的北边,也成了我们的地盘,但是贝加尔湖仍然改变,许多文人还是将其称之为北海。
到了唐朝,唐朝军队又顺着丝绸之路,打到了西边,一直占领了如今的哈萨克斯坦,所以李白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中国人,而西海则从青海湖,改成了巴尔喀什湖。
也就是说,原先四海都是归我们所有,不过到了清朝,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许多的不平等条约,北海和西海,也在那个时候,被划分了出去。
虽然我国的水域湖泊众多,但是历朝历代以来,古人公认的五湖,还是和我们现在所认知的五湖是一样的: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