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南宋士兵为什么宁愿饿死也不吃小米?
说到南宋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这个朝代很有个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小编要给大家说一件事情,那就是南宋有一些士兵啊他们好像有一些怪癖,话说好像南宋的士兵宁愿饿死也不愿意去吃小米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研究研究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不要错过了!
首先声明一下:“南宋士兵宁可饿死也不吃小米”这件事是真的。
记载于《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四十六》,原文如下:“是时,黾山沿路有金人遗弃粟米山积,独成闵之众多福建、江浙人,不能食粟,因此日有死者不下二三百人”。
这段史料记载的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金兵南下攻打江苏盱眙,南宋大将成闵列兵南岸与金人对峙,当时南宋拨给诸路士兵的粮饷原本就少,加上连日大雨,粮草补给困难。好在金兵退兵后,留下了大量的戈甲、粟米,其他几路士兵都靠着缴获的物资维持,唯独成闵统帅的士兵都是闽浙人,从来也没吃过粟米,所以每天都有人饿死。
通常而言,人在饥饿的状态下会饥不择食,何况粟米去壳后就是小米,这原本就是北方人常吃的一种食物,至少不会比“观音土”差吧,为什么闽浙士兵会饿死呢?
其实原因没那么复杂,就是因为吃不惯。《宋史》已经解释了,这些士兵“素不食粟”(从来也不吃)。绍兴年间,粟米在南方还没有开始广泛种植,从闽浙招募来的士兵,因为从来没吃过这种东西,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吃(西红柿刚传入欧洲时,欧洲人对于这种颜色鲜艳的“狼果”也是不敢吃)。
加上成闵在行军途中“冒雨兼程趋建康,士卒多道死”,很多士兵都已经染病,被雨水浸湿后发霉的粟米口感,更是让这些从来没吃过这种食物的闽浙士兵难以下咽,多种因素之下,也就出现了“素不食粟,死者甚众”的情况了。
我们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能看到各种“公主”,而除了公主之外,常见的还会有“郡主”等。这些一般都是古代对皇室之女的称呼,但是这些称呼之间必然会有些不一样的地方,例如家世、品级等。那么在等级制度严格的古代 社会,这些称呼分别指的是什么人?她们具体有哪些分别,应该从什么方面去对她们进行划分呢?1.公主
“公主”这个称谓的起源,是《公羊传》中,“天子嫁女子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周天子嫁女儿给诸侯的时候,他自己是不主持婚礼的,而是由同为姬姓的公爵级别的诸侯主持婚礼,因此被称为“公主”,意即“公爵主持”。不过当时因为周王室姓姬,所以天子之女也被称为“王姬”。此后,王姬也用来指代帝王之女,公主指代诸侯之女。
后来在不同时期,公主的指代一般都有所不同,大多数都是皇女,但即便身为皇女,有一些的地位也是不同的,这一点我们会在以下的另外几个称呼中讲到。从唐朝开始,公主基本上就只是单指帝女或者和亲公主,对其他的称呼有了明确的规定。
2.郡主
郡主,最开始是叫做“郡公主”,始于东汉时期。郡公主是皇族女性的一种封号,而要注意的是,郡公主并不是指一郡之主,真正的一郡之主是有官职的,被称为“太守”,而且是在郡县制设置的时期。“郡主”在前期并非是一种称谓,而是封号,因为她们的全称是郡公主,例如东汉时期的长乐郡公主刘曼。
3.翁主
翁主,始于西汉时期,是刘姓诸侯王女的位号。与“公主”的来源差不多,“翁主”的意思就是诸侯王嫁女的时候自己主持婚礼,“翁”是父亲的意思,所以叫做“翁主”。历史上比较有名的翁主,有一个大家一定很熟悉,就是陈阿娇,堂邑翁主陈氏,她是刘邦之女馆陶大长公主刘嫖和堂邑侯陈午的女儿,为诸侯王之女。
4.县主
县主即县公主,与郡主一样,同样是一种封号,东汉时期的帝女都被封为县公主。南朝宋之后,王女为县主,并且不再被成为“公主”,县主于是成为一个独立的封号,而到了隋唐时期,亲王的女儿被封县主,宋朝时,亲王、郡王之女都被封为县主。当然了,有的时候县主也指县令,不过这就与王女无关,而是一种对县令的称谓了。
现在很多人对这些称呼封号的理解,可能与唐朝之后的规则差不多,即帝女为公主,和亲为公主,太子之女为郡主,亲王之女为县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破例的情况,比如功臣之女受封、宋朝改称等,吗历朝历代情况不尽相同,如果对此很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翻阅更详细的资料,欢迎讨论。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