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项羽如果杀掉刘邦能建立比汉朝更厉害的王朝么?
项羽和刘邦比起来,可能多数人还是会觉得项羽更有英雄气概,不过刘邦最后也建立起了伟大的汉朝。这里我们可以做个假如,如果项羽真的在鸿门宴上杀掉了刘邦,项羽能建立起比汉朝更伟大的王朝么?可能这谁都没办法保证,而且很有可能又回到一个战国时期的局面。所以如果刘邦真死了,可能整个历史的走向也就完全不一样了。
提起刘项的楚汉之争,就不能不提鸿门宴。
当年,明明是刘邦率先进入关中,按照楚怀王的约定,刘邦应当做关中王,但项羽却在巨鹿私封秦朝降将章邯为雍王,所谓雍,便是关中的三分之一,项羽私自封章邯,表明了没把怀王约定放在眼里,表明了刘邦的关中王当不成。
为了捍卫自己的革命果实,刘邦派兵把手函谷关,结果被项羽所率的诸侯联军攻破。而后,刘邦明白了,硬磕是不行的,只好放下身段,只带百十来人,亲赴鸿门,负荆请罪。
这就属于被欺负到家了,明明自己没有错,还要去请罪,去请罪后,还差点死在项家人的剑下。
假如刘邦果真被项庄当场击杀,项羽砍掉了刘邦这样一个雄主,是否能够像刘邦一样即皇帝位呢?刘邦所率领的汉军,是否会从此消失呢?
把《史记》各传记来看,即便项羽杀掉刘邦,项羽也未必能像刘邦一样称帝,甚至会死得更早,至于刘邦所率领的汉军,怕是会以更快的速度做大。
关于项羽未必能像刘邦那样称帝,很多网友都有过分析,我认为他们说得都对,这里就不鹦鹉学舌,一一重复了。限于篇幅,今天只简单地说说,为什么刘邦死,汉军也不会倒。
刘邦去鸿门前,一定跟团队的核心成员开过会了,会上,大家一定慎重地分析了此去鸿门的种种可能:生返、死还、被囚。
大家最渴望的结局便是生返,为了能成功地生返,刘邦带去了洞察世事人心的张良,帮着自己溜缝,应付项羽和范增的责难,并任由张良来回周旋;
为了能够成功生返,刘邦和项羽的小堂叔结成了儿女亲家,期望在关键时刻,项伯能拉自己一把;
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刘邦还带去了樊哙、纪信、夏侯婴、靳强四位将军,这四个人,樊哙在鸿门宴上表现突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纪信跟刘邦相貌有些相似,荥阳突围时假扮刘邦诓骗项羽,夏侯婴是刘邦的铁哥们,宁可自己死也要保刘邦的那种忠臣,靳强不太出名,但应当也有特殊才能,这样的配置,可尽量让刘邦全身而退。
但是,谁能保证此去鸿门,只是有惊无险呢?谁也保证不了。人嘴两张皮,项伯在刘邦军中承诺得好,但到真章时,不使劲,你能咋滴?你咋滴都不能咋滴,因此,刘邦被囚禁或被杀害的可能性,都是有的,都应当考虑到。
想必他们一定考虑了这两种可能。
对于刘邦集团来说,实际上是人才济济的,汉初三杰已经到位两个,周勃、郦商、灌婴、郦食其等将军谋士也已全部到位,即便刘邦死在鸿门,他们也一定商议好了接班人选,这个接班人选有可能是萧何,或是「萧何+刘肥…子婴」的组合,无论是哪一种,那个一直站在刘邦身后的男人都将走上前台,挑起重任,率军死守关中,把项羽和诸侯的联军活活地阻在鸿门以东,所谓哀兵必胜,项羽和诸侯联军又缺粮食,结局很可能是项羽变成乌合之众,而萧何占据关中、汉中、巴蜀,提前锁定胜利。
汉献帝原本就是被董卓提拔上位的傀儡皇帝,董卓死后又被曹操继续要挟。其实汉献帝是真不想当这个皇帝,哪有皇帝还整天提心吊胆的?所以在这期间汉献帝曾几次主动让位给曹操,曹操死后又让位曹丕,但刚开始两人都没有接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曹操也想称帝,但是一旦称帝可能会留下千古骂名,这也是曹操不想看到的,最后还是由曹丕把这件事给做了。
“禅让”这事,在历史上也不是汉献帝独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燕王哙就为了图个尧舜之名,把王位让给国相子之。而汉献帝将帝位禅让给曹丕后,曹丕得意洋洋地说:“舜、禹之事,朕知之矣!”这话的意思还真值得玩味。
那么,汉献帝当时是不是真想禅让呢?要得到真相,必然要了解当事人汉献帝的情况。
汉献帝非常悲催,他在位的时候,权臣当道,并且还层出不穷。先是被权臣董卓迎立为帝,打着他的旗号号令诸侯,而他有名无权,只能听任董卓摆布。
董卓死后,权臣曹操又将汉献帝迎至许昌。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寄人篱下的汉献帝为了报恩,赐他权力无上的“节钺”,希望他能匡扶汉室。
不过曹操才不做赔本的买卖呢。他本来就是利用汉献帝的名号,完成他统一天下的野心,于是开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模式,而汉献帝再次郁闷地成为傀儡。
当然小青年汉献帝也曾为此而反抗过。他曾暗下衣带诏,让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谋杀曹操。
董承忠于汉室,听命于汉献帝,于是暗中与左将军刘备等人密谋,结果还未起事,就泄漏了风声,就这样窝囊地成了曹操的刀下鬼。可怜还有孕在身的董贵人,也跟着送了命。
事情发生后,曹操对待汉献帝像没事人一样。可是他越是这样平静,让汉献帝和伏皇后完越是害怕。于是伏皇后和汉献帝暗中商量,想寻求父亲伏完的帮助。她秘密地写了封信给伏完,希望他能杀死曹操。遗憾的是,伏完在忠诚和保命之间,选择了保命。所以他收到信后,只是装聋作哑。结果他果然保全了性命,而他死后,有人将伏皇后的事告密,伏皇后再次成为牺牲品,她和汉献帝所生的两个皇子也在这次事件中被曹操借故铲除。
可以说,在强大的曹操面前,汉献帝真是无计可施。再加上后来曹操又将三个女儿都嫁入后宫,也就意味着前堂有曹操坐镇,后宫有他三个女儿做眼线,汉献帝想要行动,更是孤掌难鸣。
公元220年,曹操统一了中原腹地。然而还没等他实现统一天下的愿望,却一病不起。
曹操去世后,次子曹丕继承了相位。
此时的军队都是他曹家的私兵,而官员也是曹操提出“唯才是举”后招募的人才。虽然汉献帝是皇帝,可这些人吃的是曹家的饭,领的是曹家的工资,当然曹家才是他们的大BOSS。因此,曹丕继位后,这些人对新主子要表忠心,有人就提出,曹家白养了汉献帝这么多年,是时候让他禅让帝位了。
这话曹丕爱听,他早就想以魏代汉,完成曹操遗志了。
不过曹丕不能去对汉献帝明言。当然这事也不用曹丕说,就有人找到汉献帝,好一番威胁,汉献帝知道时不我待,如不禅让,小命也会玩完。也许禅让还能留得性命,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依从建议,写下了禅让诏书。
曹丕大喜,再说他也觉得汉献帝不过在股掌之中,夺取帝位不过是早晚的事,所以他坦然地准备接受禅让诏书。
想立功的人肯定不止一个,比如司马懿就赶紧在这时表示,不能这样做,这样做会给天下人诟病,那么帝位就有些来路不正了。
于是,这才有了文武大臣多次上表进言劝曹丕称帝的行为。据史书记载,像这样的行为多达15次。
同时,汉献帝也是个聪明人,自然也懂得作戏,于是他连下四次禅让诏书,劝曹丕称帝。
而曹丕呢,则再三推让,表示自己能力不够。
有了这些铺垫,天下皆知汉献帝要将帝位禅让给曹丕。待一切戏做足后,曹丕这才“不情不愿”地在繁阳亭接受玉玺,登基称帝,是为魏文帝。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