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在历史上的"三曹"和"三苏",究竟哪个更厉害?

在历史上的"三曹"和"三苏",究竟哪个更厉害?

时间2022-04-01 20:30:09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46665

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文学家,可是一家人都是文学家的却不多见了。比较有名的就是三国时期的“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和北宋时期的“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这三个人都是一个父亲、一对兄弟,也都对当时的文坛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而且不仅仅是当时,包括现代,也有很多人喜欢读他们的诗歌文章,可以说是名流千古。那么,三曹与三苏之间,究竟哪一方在文学上更加厉害一些呢?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因他们父子兄弟间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都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安徽省亳州市人,父亲曹嵩是得宠宦官曹腾的养子,官至太尉。曹操二十岁举孝廉为郎,后在汉末大乱中聚集兵马,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武装。建安元年,受封为丞相,官渡一战击败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逐步统一了北方,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后曹丕继位,尊父王曹操为“太祖武皇帝”。曹操是个会用人并懂得用人的枭雄,曾挟持汉献帝刘协来攻打天下。

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风格清俊通脱。曹丕擅长诗文及辞赋,其名作有《燕歌行》、《与吴质书》等,其中《燕歌行》全诗均用七言,句句押韵,在中国七言诗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创作五言诗的作家,他把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完全成熟,他的散文和辞赋也表现出了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洛神赋》美不胜收、《与吴季重书》和《与杨德祖书》是两篇有名的散文诗札。

许劭曾评价曹操:“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主要诗作有《短歌行》、《观沧海》等。

曹丕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王世子。曹操逝世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代汉称帝,终结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改国号大魏,为魏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三国时代中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在位六年,统治期间,曹魏国力进一步增加,版图得以扩大,多次击败羌胡、鲜卑等族的进犯,但曹丕三次征吴,均无功而返,公元226年,曹丕回到洛阳后一病不起,临终前托付曹叡于曹真、司马懿等人,终年四十岁,葬于首阳陵。

曹丕,字子桓,生于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死于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乱世,曹丕便“生于中平之季,长于戎旅之间,”,典论自序说道:“余时年五岁。上以四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知骑射矣。以时之多难,故每征,余常从。”他多次随其父于金戈铁马间南征北战,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惨状,“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所有这一切,为他以后的诗歌创作提供了真实的生活基础,也确实在他的诗歌里得到了真实的反映。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的弟弟。卞氏所生第三子。曾封为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在建安文人中,他的作品留存最多,对当时及后代的影响最大。后人评价也最高。

曹植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早年即有「绣虎」雅号。一度受到曹操的信任,几被立为太子。最后终於失败。曹操立曹丕为嗣,诛杨修,曹植荣宠日衰,曹丕即位,杀丁氏兄弟,曹植也受到迫害,屡改封地,名为王侯,行动却不得自由,动辄获咎,如同囚徒。黄初之世,始终处在生命恐惧之中。

曹丕死,明帝曹睿即位之后,曹植的处境有所改变,他一度焕发希望,上表请求自试,终不为所用,於太和六年,抑郁而终。

三苏

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为苏东坡)、苏辙(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1039~1112) 。“三苏”为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中的三位。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充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任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

宋哲宗即位后,召苏辙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1086年),任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绍圣元年(1094年),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崇宁年间,蔡京当国,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号颍滨遗老。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三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只不过人才水平有高有低,长相自然也有好看有不好看的,在汉代那样一个注重仪表的时代,长相尽管不是自己的选择,却有可能成为仕途的助力或阻力。司马懿和庞统,两个并没有交集的人,却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长得不太好看。甚至《三国演义》认为庞统没有得到重用就是因为长得丑。那么,这两位同样不怎么好看的人,到底谁会更丑一些?

三国期间,英雄辈出。但是,在这些英雄里,有两个人接连被人评价,长得很丑。一个是司马懿,一个是庞统。那么,两个人谁长的更丑呢?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 。后来,庞统所葬之处遂名为落凤坡。

对于庞统的长相,正史(三国志)对庞统并无相貌描述,但是《三国演义》中对庞统是这样描述的, 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

关于司马懿的长相,正史中有过记载。

《晋书·宣帝纪》记载:“魏武(曹操)察帝(司马懿)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谓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

根据以上史料,回头像狼的司马懿应该属于相貌相当奇特的那种。至于狼好不好看,看个人理念了。

那么,庞统和司马懿谁更丑呢?

《三国演义》中是这样写的庞统: 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乃问统曰:“足下远来不 易?”统不拿出鲁肃、孔明书投呈,但答曰:“闻皇叔招贤纳士,特来相投。”玄德曰: “荆楚稍定,苦无闲职。此去东北一百三十里,有一县名耒阳县,缺一县宰,屈公任之,如 后有缺,却当重用。”统思:“玄德待我何薄!”欲以才学动之,见孔明不在,只得勉强相 辞而去。统到耒阳县,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一应钱粮词讼,并不理会。

大概意思就是刘备看庞统长的丑,就给了他一个耒阳县令干,庞统心中不高兴就不干活整天玩,后来刘备去视察,才发现庞统真是个人才,才委以重任的,所以说刘备是以貌取人险失“凤雏”的。

诸葛亮是挺好看的,史书记载诸葛亮“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八尺大概就是现在的一米八十几,你再想想那羽扇纶巾的样子,气质不凡。

如果光从三国演义的材料里来看,庞统确实很丑的。对于司马懿来说,除了曹丕说其丑陋外,没有别人说其丑陋,可能这种“狼顾相”,曹丕看他很丑陋,但是实际上对于某些人来说,是属于长的有特点的。当然,每一个人对待丑美的观点和标准不一样,无法比较其谁更丑。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宋代三苏是怎么指责刘备犯的三个错误的指责的对吗? 宋朝史上手工艺有都多高?丝织工艺与艺术体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