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诸葛亮为什么不敢用子午谷奇谋?诸葛亮当时已经知道魏延会叛变么?

诸葛亮为什么不敢用子午谷奇谋?诸葛亮当时已经知道魏延会叛变么?

时间2022-04-01 20:25:30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27421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开局不利,很多人说如果诸葛亮用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效果可能会更好,但是为什么这个计划却被诸葛亮给否定了呢?可能是因为诸葛亮为人太谨慎,或者他知道自己北伐只是以攻代守,并不是要真的要把曹魏打的多惨,还有就是当时诸葛亮已经察觉魏延有可能叛变,所以不敢轻易采用。其实用我们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蜀国北伐最终的结局都是差不多的。

三国的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比较了不起的政治家,受《三国演义》以及民间传说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是无所不能、神乎其神的一位完人,在一些关于诸葛亮的民间传说当中,诸葛亮更是被描绘成了“撒豆成兵、呼风唤雨的神仙。”

不过,正史上的诸葛亮并不是一位完人,他也是有缺点的,但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高尚的人格让人敬佩不已。对于诸葛亮其人,历来众说纷纭,尤其是关于他亲自率军北伐是否可取、对于魏延的任用方面的争论,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

刘备白帝城托孤以后,善于理政的诸葛亮可以说没有让死去的刘备失望,诸葛亮制定了“赏罚必信、科教严明;奖励农桑,与民生息”的政策,使得蜀国恢复了元气,并开创了一个“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积蓄饶”的局面。

正是在生产有所恢复的前提之下,诸葛亮决定北伐,然而,诸葛亮亲率大军的第一次北伐,在历时六七年之久后以失败而告终了。在北伐之前,就有人对诸葛亮的这次北伐路线、战略方针提出过异议,此人就是魏延。

魏延对诸葛亮道:“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比东方相合聚。”

诸葛亮并没有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他觉得太过于冒进了,那么,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否有可取之处呢?

从当时诸葛亮的北伐路线以及蜀军将士的数量上来看,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还是非常周全的,此时的蜀军虽然锐气十足,但是,在数量上是不如魏军的,另外,十万蜀军按照诸葛亮的北伐路线从汉中绕道阳平关,再武都、天水、祁山等,在崇山峻岭中跋涉的蜀军消耗了大量的体力与粮草。

这就给了魏军长时间的休憩、精力,面对长途跋涉而来的蜀军,以逸待劳的魏军自然能够取得胜利。相反,如果采用魏延的计策,用五千精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经子午谷奇袭长安,再加上斜谷蜀国大军的配合,蜀军是能够取得胜利的,然而,诸葛亮并没有这么做。

不过,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却十分的赞同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司马懿曾说道:“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

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在听了魏延的计谋之后,他肯定也思考过此条计谋的确是一条良计,那么,他为什么不采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呢?

小冷觉得有两点原因:一、如司马懿所说,诸葛亮太过谨小慎微了。二、在用人方面,诸葛亮也喜欢选用那些谨小慎微、爱做表面功夫的人,而不爱用那些个性太过鲜明的人,偏偏魏延就是那种“不肯下人,又性矜高,有奇谋”的人。

不知道为什么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把刘禅写的一直像一个累赘,从小时候就开始各种坑爹,长大了后继承刘备的皇位也依然没什么作为。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刘禅真的有这么无能么?蜀国最后的处境估计换成是谁都没办法逆转了,但是刘禅的一个决定拯救了很多百姓还有士兵的性命,从这点上来看还是继承了刘备某些优点的。

自从曹丕称帝后,三国的序幕正式拉开,曹丕称帝后的第二年,刘备和孙权也先后称帝,自此三国鼎力的局面正式形成,在三国时期,一共诞生了很多皇帝,然而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却是蜀国皇帝刘禅。

说到刘禅,很多人都会给他打上昏庸的标签,然而刘禅却是三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仅从这一点上来说就能说明刘禅的能力,刘备死后,年仅17岁的刘禅登基称帝,此时诸葛亮掌控了蜀国的军政大权,刘禅不得不一切听从于诸葛亮,诸葛亮一心北伐,从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诸葛亮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六次北伐,然而由于两国国力的差距,六次北伐全都以失败而告终,多年的北伐不仅将蜀国的国力耗费一空,也给蜀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干扰,其实,刘禅曾委婉的劝谏诸葛亮停止北伐,休养生息,然而诸葛亮固执己见,为了自己的名声不惜置整个蜀国于不顾,最终将蜀国带向了深渊。

诸葛亮死后,蜀国的国力迅速衰弱,然而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刘禅依然将蜀国维持了29年,可谓十分的不易,如果没有几分本事,刘禅又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

在邓艾大军兵临成都城下时,刘禅虽然手握十几万大军,然而为了全城百姓的着想,刘禅还是选择了投降,这是刘禅善良的一面。另外一点,刘禅深知以蜀国的国力,被魏国吞灭是早晚的事,与其负隅顽抗,还不如早日投降,也能落得个好下场。

在投降魏国之后,刘禅为了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处处忍让,当司马昭问他是否思念蜀国时,刘禅对司马昭说道:“此间乐,不思蜀”,这句话也遭到了很多人的辱骂,认为刘禅是一位软弱无能之人,然而在当时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刘禅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与其说刘禅这是软弱的行为,倒不如说这是刘禅智慧的一面。

然而千百年来刘禅一直被认为是昏庸无能之人,或许这也是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吧,毕竟《三国演义》的影响太大,很多人有如此想法也就不足为奇了,另外一点,后世为了突出诸葛亮的伟大,便会刻意贬低刘禅,刘禅有多蠢,那么就越能突出诸葛亮的伟大。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诸葛亮和王朗对骂台词全文 关羽的虎女安能嫁犬子的虎女后来嫁给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