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古代那些对皇帝说不的臣子结果如何了?

古代那些对皇帝说不的臣子结果如何了?

时间2022-04-01 20:16:33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48772

我们可能会认为,在帝王为尊的古代,如果有谁敢对皇帝的言行举止表示反对,那这个人肯定就要遭殃了。其实不然,如果真是这样,国家大事岂不就皇帝一个人说了算,那还要那么多臣子做什么呢?而且,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敢于对皇帝说不,而且如果皇帝不答应,甚至会扯着皇帝的衣服不让他离开。这样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的结果是什么呢?

包拯是历史上有名的正直之臣,以敢说敢做、敢于直言著称于后世,他曾经为了让皇帝同意自己的意见,拉住皇帝的衣襟,不让盛怒的皇帝离开。不过,在包拯之前的700多年前,三国时期,也有一个人做过这样的事,曹魏大臣辛毗。

辛毗先辅佐袁绍,后来归入曹操帐下,算是个外来户了,不过,曹操还是很看重他。公元216年,曹操当了魏王。立谁为王世子呢?曹操很犹豫。曹丕年长,曹植才高,二选一,到底选择谁?

大臣们也分成两派,有拥护曹丕的,有拥护曹植的。辛毗以国立嫡长的礼法,几次跟曹操建议,立长子曹丕,否则,历史上的前车之鉴很多。

第二年,曹丕被立为魏王世子。当了世子后,曹丕高兴地搂着辛毗的脖子说,辛先生你知道吗?我好高兴!辛毗对曹丕这一举动很吃惊,他回去告诉自己的女儿辛宪英。

辛毗忧郁地说,这样的人当王储,国家的出路不大啊。后来的事情果然被辛毗的女儿猜中,曹魏政权只存在了几十年就被司马家族取代了。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王位。辛毗联络群臣,要求曹丕称帝。这正中曹丕下怀,他很快逼迫汉献帝让位,自己当了皇帝。而曹丕称帝后,对辛毗也很器重。

称帝后,曹丕想从冀州迁徙十万户士族到洛阳,以充实洛阳。当时,中原大地正在发生着严重的饥荒。大臣们都认为,饥荒之年不宜过度迁徙。辛毗也一再劝谏,但刚愎自用的曹丕哪里听得下别人的意见?

他生气又直接地对辛毗说:我不想和你谈论这件事!没想到,辛毗也不给曹丕留面子,硬邦邦地顶撞曹丕:我又不是谈论个人私事,这事关系到社稷安危,我不能不说!

曹丕被顶得无言以对,站起来要回后宫。辛毗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哪里能让曹丕离开?他拉住曹丕的衣襟不放。曹丕用力夺回衣服,很不高兴地走了。过了一会儿,曹丕火气下去了一点,又出来责问辛毗:你为什么要跟我作对呢?

此处一定要插一句,曹丕这个人真搞笑,说话直接,不隐瞒自己的想法,大概属于我们说的直筒子吧。不过,作为一个皇帝,这么说话似乎不是很恰当。

辛毗诚恳又认真地分析:在饥荒年月,强行把这么多人迁徙到河南,国家又没有粮食来救济他们,这样会使人们心怀怨恨,失去人心。人心是一个国家稳定的根本,因此我不得不力争。

曹丕明白了辛毗的苦心,不过,他有他的打算。最后,曹丕下令迁五万户。这是辛毗力争的结果。史书记载,曹丕喜欢打猎。有一次,辛毗跟着曹丕去打猎。大概是玩嗨了,曹丕情不自禁地对身边的辛毗说,打猎真高兴啊!

和曹丕的兴奋相反,辛毗一脸无奈地说:打猎对于陛下您来说很高兴,对于我们这些臣子是跟着受苦。曹丕没有说话。不过,从那以后,他很少去打猎了。

辛毗被人认为和西汉时期的汲黯一样,都属于敢直言的大臣。后世这样的大臣也不少,也都被人们敬重。不管哪个朝代,只要是一心为民,把民心和百姓疾苦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都会被人们尊敬。

其实仔细想想刘备能成功建立蜀国,而且还能和当时最强大的魏国、吴国形成三国鼎立之势也是非常的不容易。刘备既没有曹操的雄才大略,也没有孙权的深谋远虑,唯有一手娴熟的收买人心让他成为一国之主。但是刘备也错过了四位非常有才华的人士,如果能得到其中两个必定能帮助刘备把蜀国发展的更加强大。

三国纷争,曹操雄才大略,挟天子以令诸侯,拥兵百万;江东孙氏满门豪雄,孙坚、孙策战力卓绝,孙权更被曹操盛赞“生子当如孙仲谋”;作为与他们争霸的刘备,白手起家,能够成功凭借的就是知人善用、收买人心,获得了很多杰出人才的辅助。

刘备

然而,三国时期的天才太多,没有人能够全部分辨清楚,将其揽入自己麾下,即使是善于收买人心的刘备,也错过了不少人才。

1. 陈群

陈群出生名门,祖父和父亲在当时都身负盛名,而陈群在年幼之时就被祖父认定能够兴旺宗族。

陈群

兴平元年,刘备在豫州当刺史,陈群为别驾,是刘备的下属。其时陶谦病死,徐州官员想要让刘备统领徐州,刘备本打算去接收徐州,陈群来劝说他:“如今袁术的实力还很强,如果现在就接收徐州,就会与袁术发生争斗,如果吕布趁机袭击我军后方,那样我们就很被动了。”结果,事情真的就像陈群预测的那样发展,刘备在与袁术的争斗中大败而归。

此事之后,刘备很后悔没有听从陈群的劝告,而陈群后来也离开了刘皇叔,不在他的手下任职,即使后来被举茂才,陈群也坚决不受。

后来,陈群为曹操所用,历仕曹操、草薙、曹叡三代,表现出极其强大的治世之才,创建九品中正制度,为曹魏争权夺额礼制和政治制度建设贡献了极大的力量。

2. 太史慈

太史慈与刘备第一次相见是为了救孔融。太史慈与孔融私交很好,当时孔融所率部队被黄巾军围困,太史慈为了解救孔融,到刘备那里去借兵。刘备是看在孔融的名气上才借兵给太史慈的,对他本人却并没有太多关注。孔融被救之后,刘备和太史慈也就没有什么交集了。

太史慈

不过,后太史慈进入孙策麾下,表现出很强军事才能,帮助孙策扫荡江东,为东吴的开创奠定了基础。

3. 田豫

严格来说,刘备对田豫并没有看走眼。刘备投奔公孙瓒时,田豫就托身于刘备,刘备也非常看中田豫,只不过后来,田豫因为要照顾年迈的母亲而离开刘备回乡。

田豫

但是,后来刘备也并未再将田豫召回自己麾下,而田豫也投奔了曹操,之后常年镇守曹魏北疆,从征代郡乌桓、斩骨进、破轲比能,多有功勋;也曾参与对孙吴的作战,在成山斩杀周贺,于新城击败孙权。官至太中大夫,封长乐亭侯。

即使刘备再有识人之明,也不可能发现所有的人才,而且曹操、孙氏一族同样拥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天下英豪也就不可能尽归刘备。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历史军师明朝历史
逃兵下场是什么?各国是怎样对待逃兵的? 清朝灭亡后宫里的太监都去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