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皇帝有工资吗?月薪是多少钱?平时零花钱从哪里来
我们都知道古时候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最高的统治者是皇帝,小编刚刚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那就是古时候皇帝有工资吗?关于这个问题,小编觉得应该还是有一点工资的,不然皇帝平时的零花钱从哪里来呢?不过,有的人也是说,国家都是皇帝的,国库的钱都是皇帝的。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有句名言,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也就是说,不论天下的土地也好,还是生活在这块土地的人群也罢,无一不是归皇帝所有。那么,坐拥天下的皇帝还拿不拿工资呢?
正确的答案是,皇帝也拿工资,而且按月拿工资。
北宋的时候,自太宗赵光义以后,几乎每个皇帝每月都有一千二百贯的钱“好用”。这个“好用”就是北宋皇帝的工资,而且每月如是,相当于月薪。之所以说“几乎每个皇帝都有”,是因为中间出了个宋仁宗,按规定仁宗也有一千二百贯的月薪,但是他发扬风格,自己主动放弃了。于是,仁宗之“仁”播于天下,一直博得中国历史上最仁义皇帝的美称。
看来,古代的皇帝还是要领工资的,而且工资还不少。在北宋时期,十贯钱价值一两黄金,就是说北宋的皇帝每月可拿一百二十两黄金的工资,有人经过换算,认为当时的一两黄金价值今天的三千元人民币,如果是这样的话,北宋皇帝的月工资就是三十六万元人民币。这在国穷官富的北宋时代也是一个天文数字。那么,皇帝这么多的工资与谁来发呢?据有关史料记载,宋朝皇帝的领工资的地方叫做“左藏库”,但由于皇帝们前朝后宫百事缠身,不方便亲自去填工资单,因此,她们每月的一千二百贯的工资,一般是由“左藏库”派人送过去,交给皇帝指定的人员管理。
左藏库在隋唐时期就已经设立,是当时太府寺的下属机构。太府寺掌管天下财赋,左藏库则储存天下财赋,但左藏库要服从太府寺的管理。北宋初年不设太府寺,但仍设左藏库。这是因为北宋沿袭的是五代建制,设盐铁、度支、户部三司,对国家财政进行管理。左藏库即属三司管理之下,与右藏库、内藏库一起,对盐铁专卖、度支盈余、户部税赋、皇庄租税、各地方长官进贡、各附属国进贡以及各项专卖所带来的货币与实物进行集中的收支管理。其中皇庄租税、地方进贡、附属国进贡以及宫廷主持的专卖收益,是交由左藏库管理的,这些财物集中于左藏库,用来给京官发补贴,给御前侍卫发饷,给太子、公主、后妃们发生活费,以及给皇帝发工资。
左藏库收入来源中,皇庄租税和各项进贡是微不足道的,大项收入还是来自于朝廷的专卖。古代朝廷常见的专卖品大都是盐、铁、茶、酒之类的特殊产品,然而这些属于政府财政,不属于宫廷财政,专卖收益再多,也不能划归左藏库,左藏库能利用的专卖品只有土地。
宋代以后,元、明、清三朝都设有“楼店务”这种部门,其实就是搞土地专卖的专门机构。这个机构经朝廷授权,对全国城市的城区尤其是对京都城内的国有土地进行出租,或者开发后再出租,每年收取大笔租金,除地方分成之外,大部分都流向了左藏库。宋太宗时期,楼店务“以所收钱供禁中脂泽之用,日百千。”这样用国家的土地资源赚取了大量的钱财,给皇帝发工资无疑是绰绰有余的。由此不难看出,利用国有土地搞创收,一千多年前就有先例。
凡是号称有道明君的皇帝,都爱标榜自己“无增赋敛”,全是通过搞创收“以增岁用”,其实这些皇帝的创收形式单调得很,不过是圈一片土地,说它属于国有,然后拿来专卖罢了。
到了清代,皇帝也是拿工资的,不过不叫“好用”,而是叫体己银子,而发工资的左藏库也变成了内务府。有清一朝,皇帝都有体己银子这样的工资,每年都有由户部按月拨发给内务府管理。用于皇帝的日常使用,或者作为赏赐等等的开支。
当时,不仅皇帝按例拿工资,而且后宫之中的皇后、皇贵妃、妃、嫔、贵人、答应、常在等嫔妃宫女每月都有内务府拨发的体己工资。至于皇宫大内的其它花销开支,也由内务府统一做帐到户部核销。当时,管理皇帝后宫人员工资的是内务府的会计司。但是,皇帝一般不过问后宫人员的工资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内务府和会计司经常发生集体贪污腐败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荆州失守以后,关羽只能退守麦城。当时关羽应该也知道自己只能背水一战,杀出重围,但是关羽准备突出重围只带走了自己的儿子却把周仓留了下来,关羽这是什么意思呢?当时关羽的情况还不如带上所有人杀出重围,不然大家都会死。而且周仓非常崇拜关羽,可能关羽也是准备杀不出去在带兵救周仓,只可惜最后大家都没能活下来。
关羽败走麦城时,孤立无援,刘封和孟达见死不救,糜芳和傅士仁投降,关羽走投无路,没有办法,只得突围,企图回到成都,再卷土重来。
在麦城突围时,关羽为何留下一直跟随自己的周仓?用意何在?按理说,关羽应该带着周仓一起突围,为何不让周仓一起走呢?
关羽突围时,带走了谁?留下了哪些人?关羽带走了关平和赵累,留下了王甫和周仓。
《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王甫谏曰:“小路有埋伏,可走大路。”公曰:“虽有埋伏,吾何惧哉!”即下令马步官军:严整装束,准备出城。甫哭曰:“君侯于路,小心保重!某与部卒百余人,死据此城;城虽破,身不降也!专望君侯速来救援!”公亦与泣别。遂留周仓与王甫同守麦城,关公自与关平、赵累引残卒二百余人,突出北门。
正史中,关平是关羽的儿子,演义中是干儿子,不管怎么说,都是儿子。关羽要突围,肯定要带儿子一起走,可以理解。
周仓大家都很熟悉,关羽在和古城和刘备、张飞团聚之时收下了周仓,周仓因为仰慕关羽,愿意跟随关羽,早晚执鞭随镫,侍奉左右,从此,周仓就没离开过关羽。
周仓跟随关羽镇守荆州,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时生擒庞德,是关羽的得力助手。
王甫当时担任的是随军司马,赵累担任的是督粮官。两个人都是忠心耿耿,到了最后关头,也没有背叛关羽,也是可敬的。
那么,关羽麦城突围时,生死关头,为何要留下周仓?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突围,尚有一线希望,留在麦城,弹丸之地,等于必死。关羽之所以留下周仓,也是经过一番强烈的思想斗争的,忍痛割爱。
关羽留下周仓,有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周仓是自己的心腹,如果都带走,很明显不妥,会让留下守城的一百多人觉得,你把自己的人都带走了,让我们在这里白白等死,会让守城士卒丧失信心,军心涣散。
其二,留下心腹周仓,会让守城的一百多人,心怀希望,关羽突围走了,肯定会来救他们的,毕竟,周仓还在这里,关羽不会不来救。
其三,守城需要牵制一部分吴军,如果把周仓也带走,守城人的力量就减弱了。
其四,留下周仓,带走赵累,是因为赵累管粮草,尽管这时关羽已经没有什么粮草了,但是,毕竟赵累还担任这个职务,有象征意义。
只可惜,突围时,吴军的力量太强大,关羽没能冲出去,被擒获杀害,周仓看到关羽父子首级,自杀而死,堪称忠烈。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