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达尔文奖获得者是谁?揭秘2016年达尔文奖精选
说起达尔文奖,估计比较正经点的朋友们不是很了解这个奖项,不过听起来好像挺厉害的样子。然而事实上,如果你是达尔文奖的获得者的话,恐怕你已经是一具尸体了,情况好的话可能已经是半身不遂。因为达尔文奖是为了通过愚蠢的方式毁灭了自我,为人类进化(达尔文理论)做出深远贡献”的人颁发的奖项。也就是说,达尔文奖获得者多半都已经归西了,成为了一笑千年的笑话。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下2016达尔文奖获得者。
一、杜丘,你看,多么暖的水
Colin Mathaniel Scott时年23岁,在充满压力的四年大学生活后,决定去黄石国家公园放松身心。公园在大大小小的间歇泉边都设立了“禁止进入”的标牌,但这位学士认为自己的知识水平远超于工作人员。他走下铺好的栈道,爬上一座山,给自己找了一处“私人温泉”。
据一条未公开的视频记载,Colin弯下腰去,用手试了一下水温,不幸脚下一滑,落入沸腾的酸液中。这正是终结的开端。@WinstonChurchill
化学系学生可以如数家珍地告诉你沸腾的酸溶液有哪些性质,腐蚀性正是其中之一。公园工作人员在第二天找到了Colin的尸体,但由于他离岸太远,加之该区域地面脆弱,还有雷暴帮倒忙,根本无法正常打捞。在享受了两天两夜的免费温泉之后,Colin已经尸骨无存,只留下钱包和一双人字拖孤寂地漂浮在水面上。
“科林,你看,多么暖的水,走过去,你可以融化在那温泉里,一直走,不要朝两边看,明白吗?科林。快,去吧!”
二、不要在洗澡的时候玩手机
把iPhone掉进洗澡水里,不是什么大事,最多花一点修理费;但如果把“正在充电”的iPhone掉进水里……验尸官就会提出请求,要求手机上加一条“禁止在浴中使用”的标示。
Richard Bull先生时年32岁,正在浴缸里享受人生。他把iPhone的电源适配器插在延长线上(只有一个接口的插线板),把适配器搁在自己的胸毛上,边充电边玩手机。我们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结果是适配器和延长线的一端一起掉进了水里,给Bull的胸口、手臂和双手造成了严重的烧伤——然区区烧伤,何足畏也!Bull倒在了更强力的对手之下,他最终死于心脏骤停。
注:一般的手机充电电压是5-20V,哪怕身体表面潮湿,都不会造成什么伤害,但我们的Bull先生把延长线的一端也浸入水中,直接享受了英国230V市电,因此不幸身亡。
三、长眠之所
Sidney Zelaya Gonzalez是一名20岁的美女子,她模糊地记得:特定表面之间最大静摩擦力和表面间弹力正相关,于是她把一张巨大的床垫铺在面包车顶,企图利用自己和床垫的重量为自己换得一张免费车票。但她实在高估了床垫和车顶的摩擦因数,于是Sidney和床垫一起从高速行驶的面包车滑了下去——你猜怎么着,掉下去的两个东西中,只有一个弹了起来。该美女子死于严重落枕。
刘亦菲版花木兰的预告片上线以后,被网友们吐槽最多的一点恐怕就是花木兰的这个妆容了。从现代人的审美来说肯定算不上美观,不过花木兰毕竟是古代人,生活在千年以前的北朝时期,那当时北朝的女性们是不是这样化妆的呢?其实从最近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就能了解一二,这部剧里面女性的妆容就和花木兰很像,还原度算是比较高。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北朝时期的妆容到底是什么样,一起来看看吧。
8日,迪士尼真人版电影《花木兰》首次亮相,预告片一公布,刘亦菲的妆容就在网上引起热议。
片中,花木兰被家人安排去相亲,从衣服到妆容都经过了精心打扮。不过,花木兰的妆似乎有点不符合现代审美。红红的脸蛋,涂黄的额头,黑黑的眉毛,眉间画有红色花饰,有网友评价,这样的妆容,连“神仙姐姐”也撑不住。“天生丽质难自弃?还真不是。”
那么,在南北朝时期,女子到底会怎样化妆,她们又有哪些流行的妆容?在不少诗词中有所体现。
《木兰诗》中有云:“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其中,“花黄”指的就是额黄妆。南北朝时,受佛教文化影响,女性以佛像妆容为美。一些女性还从佛像上受到启发,将额头涂为黄色。在诗文中,额黄还有鸦黄、蕊黄、约黄、花黄之称。
比如李商隐《蝶三首》诗中有:“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梁简文帝萧纲的《美女篇》中也说:“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
除了把额头涂为黄色,还有把黄色硬纸或金箔剪制成花样贴于额头。由于可剪成星、月、花、鸟等多种花样,所以又称为“花黄”。陈后主的《采莲曲》中,就有:“随宜巧注口,薄落点花黄。”
青年学者侯印国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很崇尚艺术化的时代,也是女性妆容大创新的时代,后代很多妆容、发型,都是起源于这个时期。花木兰的这个属于额黄妆,在当时算是比较普通的妆容了,是符合当时人的审美的。”
而关于额头画黄,“额黄”也叫“鹅黄”、“鸭黄”等,是一种古老的面部装饰,它是用黄色颜料染画在额头,所以叫“额黄”。据张萱《疑耀》所说“额上涂黄亦汉宫妆”,所以“额黄”应该是起源于汉代宫廷,在魏晋南北朝流行于民间,其流行和佛教有关,女人们从佛像的金色外装受到启发,便把自己的额头涂染成黄色,以获得神圣感,因而这种妆容又被称为“佛妆”。
北朝妇女除了在额前涂染黄色外,还有人用金箔剪成花鸟和日月星辰等形状,用胶粘在额头,这种妆饰叫“花黄”,其实是一种花钿。北朝民歌《木兰诗》里有“对镜贴花黄”的句子。
这个图是北齐的杨子华《北齐校书图》的局部,可以看到当时侍女妆容的真实情况。
有人吐槽木兰额头的花钿,是华为的广告植入,其实花钿盛行是在唐朝,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开始流行起来。花钿一般有红色、绿色和黄色三种,也有金色、白色等颜色的,但最流行的其实是红色,在新疆吐鲁番和敦煌壁画上,有大量红色花钿的女性图像。绿色的最少见,叫做翠钿,我们读古诗有时候会读到。
关于花钿的起源,有一个很美的传说。南朝《宋书》中写,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日,仰卧于含章殿下,殿前的梅树被微风一吹,落下一朵梅花,不偏不倚正落在公主额头上,她的额中被染成花瓣状,久洗不掉,宫女们见公主额头的梅花印非常美丽,纷纷效仿,剪梅花贴在额头,一种新的美容术从此就诞生了。“所以南北朝时期的这种花钿,有一部分其实是红色梅花,和华为的标志确实有点相似。”
中国人化妆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且不说远古时期涂抹在脸上的各种花纹,往脸上涂脂抹粉,从商周时期就开始了,然后到了魏晋南北朝,迎来了一次大的创新,到了唐朝就达到了鼎盛。
侯印国介绍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妆容风格非常多元,比较流行的有红妆、白妆、墨妆、紫妆、额黄妆等等,此外还有比较少见的啼妆、半面妆、斜红妆,这些妆容在现代人看来可能都很奇特,比如紫妆,是用紫色的粉敷面打底,再进一步化妆,色彩很是独特。半面妆更是脸上分两半,画两种颜色。但是最通行的,还是红妆,就是用胭脂涂染脸颊,使脸颊更加美艳动人。梁代的《明君词》写道:“谁堪览明镜,持许照红妆。”魏晋南北朝时期,做红妆用的胭脂种类比秦汉时有特别大的发展,出现了绵胭脂和金花胭脂等多种门类。当然,像花木兰这种额黄妆,也是当时流行的妆容之一。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张楠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