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庚戌土断:国家控制的户口大量增加,赋税收入增多

庚戌土断:国家控制的户口大量增加,赋税收入增多

时间2025-02-04 11:25:45发布小兔子乖乖分类历史趣闻浏览4

  土断是东晋废除侨置郡县、使侨管土著编入所在郡县户籍的办法。

  东晋曾在其管辖地区内用北方地名设立郡县(即侨置郡县),安置北方士族,保持其封建特权。当时侨置郡县无一定的边界,不征租税徭役。这些士族广造田园,兼并激烈,影响朝廷财政收入。咸康七年(公元341年),晋成帝为了整理户籍,增加财政收入,命侨寓的王公以下都以土著为断,把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户籍。

  东晋大司马桓温(312—373)执政时,又于兴宁二年(公元364年)三月庚戌日(初一)行土断法,史称“庚戌土断”。这次严厉清查户口,对隐匿户口的贵族地主也予以惩处。土断之后,国家控制的户口大量增加,赋税收入也增多了。元年(公元373年),桓温死后,此法不行。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再行土断,诸侨置郡县多被裁并。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为什么叫绿林赤眉起义?对汉朝有着怎样的影响 七王之乱究竟是怎么回事》有哪七王参与了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