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要是“假死”,那她会流落于民间哪个地方?
“马嵬坡下泥中土,不见玉颜空死处”,如果在日本或者在美洲真有杨贵妃的墓,那就说明杨贵妃根本就没有死于马嵬坡。史学界也真有人作此判断,认为当时只是赐死了一个宫女当作替身,以假乱真罢了,实际上杨贵妃只是被贬为庶人,流落于民间。
我国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就持这种观点,他认为《长恨歌》说,回銮后要为杨贵妃改葬,结果是“马嵬坡下泥中土,不见玉颜空死处”。连尸骨都找不到,这就更证实杨贵妃未死于马嵬坡,特别是陈鸿作《长恨歌传》时,“唯恐后人不明”特为点出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而世所不闻者,今传有《长恨歌》,这分明暗示杨贵妃并未死,而只是流落到了民间。
与上面观点相仿,有人认为实际上杨贵妃出家当了道士,这种说法的依据也主要是白居易《长恨歌》。既然“马嵬坡下泥中土,不见玉颜空死处”,说明杨贵妃并没有死,后来唐玄宗又派遣方士四方寻找。“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认为白居易实际上暗示杨贵妃没有,命丧黄泉,而是流落到了玉妃太真院,当了女道士。而唐时的女道士院实质上与青楼无疑,从而认为杨贵妃沦落风尘,入了青楼,也因此,唐玄宗才“此恨绵绵无绝期”,悔恨难当,无以言表。不过这两种观点都带有臆测和断章取义的嫌疑,都没有有力的证据为依托,并且白居易的《长恨歌》只是文学作品,难免会带有作者自己的想象和创作,虽然包含有一定史实,但拿来作为杨贵妃没死的论据毕竟勉强。
还有一种说法杨贵妃没有死于马嵬坡,而是逃亡到了日本,俞平伯在论证杨贵妃没有死于马嵬坡的基础上还进一步论证,她几经周折,逃到了日本,随她一起出逃的还有的儿媳及杨欢。据说,杨玉环寓居日本时,还帮助日本天皇,挫败过一起宫廷政变呢,至今日本还有两座杨贵妃墓,在日本民间和学术界,有关杨贵妃逃到日本的种种说法广为流传。其中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当时在马嵬坡被缢死的乃是一个侍女,禁军将领陈玄礼怜惜杨贵妃貌美,不忍杀之,于是与合谋,以侍女代死。高力士用车运来杨贵妃的尸体,查检尸体的便是陈玄礼,因而使这一之计成功,然后,陈玄礼的亲信护送杨贵妃南下,到了现上海附近,漂洋过海到达了日本久谷町久津,并在这里颐养天年,直到逝世。
据传说,平定后,唐玄宗曾派方士出海寻找,在久津找到杨贵妃后,方士还将唐玄宗所赠的两尊佛像交给了她,杨贵妃则赠玉簪作为答礼,这二尊佛像现在还供奉在日本的久津院内。1963年,有一位日本姑娘甚至向电视观众展示了自己的一本家谱,煞有介事地声称自己是杨贵妃的后人,更以“杨贵妃之乡”而闻名。在对日本的杨贵妃墓的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这里的人们对杨贵妃有着特殊的感情,好像杨贵妃就是他们这个地方的人一样,甚至有人说杨贵妃在这儿还有后代,后代姓八木。他们一直坚信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当年杨贵妃在安史之乱的形势下,被逼无奈乘坐“空舻舟”飘在海中,漂到了日本一个叫做“唐渡口”的地方,这里便是如今日本山口县的久津。杨贵妃死后,村人合力将其葬于隔山望海的地方,这里的日本人至今仍喜欢到杨贵妃墓朝拜,据说这样做可以得到漂亮可爱的孩子。
著名作家叶广芹对日本(杨贵妃故乡)久津做了大量调查,她认为杨贵妃最后能远逃到日本主要基于以下四个要素:第一,杨贵妃本人待人还算厚道,在宫中并没有得罪什么人,大家对她还是很有感情的;第二,杨贵妃得到了当时处于调节唐玄宗和军队各方面关系的前夫的帮助;第三,得到高力士的大力帮助,当初就是高力士设计让杨贵妃先当道士,后成为唐玄宗的杨贵妃,所以他不可能勒死杨贵妃;最后关键一点是,她得到了时任鸿胪卿的侄儿杨喧的帮助,由于鸿胪卿相当于外交部长的官职,杨喧与日本遣唐使交情深厚,杨贵妃可能沿着傥骆道从骆驿口进来,洋县出去,沿着汉江南下,然后到长江,再往南到海边,最后在日本遣唐使的帮助下到达了日本。她也表示这只是一种说法,中国正史的记录和日本的记录谁是谁非,是不好说清的。
由上述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杨贵妃之死的传说也就越来越生动,越来越具体,不过离史料也就越来越远,戏说的成分也就越大。这其中反映出了随着时代的推移,人们对杨贵妃之死的同情和一种重新的认识,也不排除在当今形势下,人们大打杨贵妃牌,借杨贵妃的声誉,来活跃旅游业。
总的来说,杨贵妃被缢杀于马嵬坡的史料是比较详实的,且已得到公认,然而,杨贵妃出逃当女道士和逃往日本的说法也言之成理,证之有据,不过事实究竟如何,还需要进一步的挖掘和论证。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