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三对“好基友” 完美的诠译何为相杀相爱
今天给大家聊一聊的三对兄弟,他们都不是亲兄弟,关系却非常的密切,可他们的密切方式却又各有不同。这就是兄弟、兄弟和兄弟。
按出生顺序我们先说一说管仲鲍叔牙兄弟,这哥俩怎么好上的,历史上没有记载,反正他们就是非常的好。
他们曾经一起合伙做过买卖,因为鲍叔牙家里比较有钱,所以本钱方面基本就是他出了,可每次赚钱分红的时候,管仲总是拿大头。鲍叔牙的小弟就为老大鸣不平,凭什么啊,凭什么他拿大头啊!怎么着也得按股份分红吧!这个时候鲍叔牙就跟小弟耐心的解释,你不懂,我了解管仲,他这么做不是因为贪财,是因为他家里困难需要钱。
后来管仲参军打仗,可每次冲锋的时候,他都慢吞吞的躲在最后面,所以从来没负过伤。那对于这样的人,肯定就会有人笑话他,这个时候鲍叔牙就出来为管仲解释,你们不知道内情,我了解管仲,他可不是贪生怕死,他这么做是因为他家里有老母亲需要照顾。
后来这哥俩不知道为什么,分别给齐国的公子纠和当老师,在争夺齐国国君的斗争中,鲍叔牙辅佐的公子小白(也就是后来的)胜出了,管仲辅佐的公子纠被杀,自己也当了小白的囚犯。这个时候是鲍叔牙向小白力荐管仲,在小白不理解不同意的情况下,鲍叔牙说出了这么一段话,主公,我是了解管仲的,您要是想振兴齐国,那有我鲍叔牙就够了,可您要是想称霸天下,那就非用管仲不可。
就这样,管仲的才能终于得以施展,在他的辅佐之下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强霸主。
这哥俩的关系可以说是:只是因为欣赏你的才华,从此一路铺垫送你登峰造极!
下面再说一说孙膑和庞涓兄弟,这哥俩的关系历史上交代的比较清楚,他们同时在门下学习兵法,孙膑是师兄,庞涓是师弟。
虽然孙膑入门早一点,可师弟庞涓的性格比较外向一些,听说在寻找将才,他就早早的辞别了师父和师兄去追求功名了。要说这个庞涓还是真有些本事的,他去了魏国就得到了魏惠王的欣赏,而后带兵打仗,给魏国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听说师弟建功立业了,孙膑也有点坐不住了,他也去了魏国投奔师弟,也想。可这个时候庞涓已经不是下山之前的庞涓了,他知道师兄的本事不在自己之下,再加上孙膑是的后人,学过世传的《兵法》,就怕孙膑在魏国抢了自己的风光之后,再抢去自己的富贵。
这恶念一起啊,庞涓就开始下手了,他就设置了一个圈套,然后诬陷孙膑是齐国的奸细。魏惠王震怒之下就要杀孙膑,庞涓又的为师兄求情,结果孙膑被挖掉膝盖骨,还砍去了双脚。
那孙膑也不是白给的啊,很快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就开始装疯,终于找机会搭上齐国使者的车去了齐国。到了齐国之后孙膑就给大将做了门客,而后给齐国屡出奇招对付魏国。
复仇的时刻终于到了,在马陵之战中,孙膑的计策再次奏效,魏军几乎,庞涓也自杀身亡。
这哥俩的关系可以说是:本来好兄弟,利益蒙眼睛,你挖我骨头,我要你性命!
最后要说的是苏秦和张仪兄弟,这哥俩也都是鬼谷子老师的学生(真不知道鬼谷子老师活了几百岁),同样学习的是游说之学。
不知道他们是谁先出的师,反正苏秦毕业之后过的比较落泊,后来他一发狠重新读书研究纵横之术。感觉自己学的可以了,就开始出去找主顾,先是去洛阳周天子门前做事,可人家不理他,苏秦就去了秦国,希望可以教如何一统天下。可秦惠文王一则觉得时机不到,二则也没有瞧得上苏秦,就把他打发走了。
这会苏秦只好重新整理的自己的思路,他决定要联合六国对付秦国,就在他说动燕国和赵国有点小成就和财富之后,听说秦国打算出兵攻击赵国。为了自己的思路不被打断,苏秦就想办法找到了张仪。
那会张仪正是事业的低谷期,虽然他在楚相国门下谋到了一个差事,可因为穷被人瞧不起。有一次相国丢了一件宝物,大家就说张仪最穷,肯定是他干的,结果张仪就差点被打死。回到家之后张仪虽然嘴硬,跟老婆说只要自己的舌头在就能翻身,可心里也是犯嘀咕。大概就是这会,苏秦的邀请函来了。
张仪本来是兴冲冲的去见兄弟一面的,可苏秦对他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还故意在别人面前取笑他。张仪一气之下就豪情万丈的去了秦国,苏秦也是托人多方为他打点,张仪终于得到了秦惠文王的赏识,还当上了客卿。这会帮助张仪的人才告诉他,这一切都是苏导演的功劳,就是希望秦国不要攻打赵国。张仪这才恍然大悟,而后向苏秦许诺,只要你健在,我就不让秦国打赵国。
之后这哥俩的人生路就都走顺了,先是苏秦凭借口才把六国聚拢在了一起,然后自己身挂六国相印的光宗耀祖。虽然六国最终还是没有拧成一股绳,可苏秦着实的威风了一番。
后来张仪也终于施展才华,帮秦国一次次的羞怒打击了楚国,算是国事私事一起办了。而后又借着秦国的威风,把六国的国君一一说动,拆散了他们的联盟,为秦国立下奇功。
这哥俩的关系可以说是:虽是各为其主,可也!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