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北宋年间的一场变法之争: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党争

北宋年间的一场变法之争: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党争

时间2023-03-11 15:11:42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93

  新旧之争,变法这场大戏究竟如何?

  很多的故事在历史的沉淀下变得越发的精彩,我们从后人的角度看前人的故事,不得不感叹一句:真是一场精彩的大戏。

  镜头转到北宋这个朝代,历史上很多出名的人物都是出自这个时代,像、王安石、司马光这些人,只要是接受过中国教育的人对这些人都不会陌生。

  我为什么把镜头转向在北宋这个朝代呢?那是因为我在这个时代看到了一场精彩的官场大戏。这场大戏就是历史上颇受争议的王安石变法。

  这场大戏牵扯的人物众多,新旧两派的人物都是响当当的角色,自然,吸引人眼球的自然还是这件事的两个代表人物——王安石和司马光。

  王安石和司马光这两个名字我们都很熟悉,这可是伴随了我们整个中学时代的人物。但是在历史的舞台上,这两人却是针锋相对,给后人演了一台精彩的对手戏。

  在说这两人对掐的事件之前,首先得说说这俩人的背景。

  司马光砸缸的事情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故事,所以他是小时候就以聪慧出名了的。而王安石也是小时候因为饱读诗书而被誉为了神童,所以这两个人的起点非常的相似。

  他俩相似的还有踏足朝堂的风格上,两人均是不拘泥小节的人物,这两人也都是公认难得的正直不阿,做官,但求贡献人间的贤良君子。

  但是就是这样两个明明应该很投机的人,却是演成了对手戏。

  且看,王安石一身正气要求变法,大力革除旧法主张新法。磨刀霍霍大有一番作为的样子,但是在这个时候,其他的以司马光为代表的重臣不乐意了。

  “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反对声一拨接着一拨啊。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回应,我就要这么干了。加上当时的老大神宗的支持,变法的态度绝对不会变。

  可是作为主角的司马光岂会?眼睁睁看着王安石这么玩下去?显然不可能。

  第二年司马光就开始了谆谆教导,写了一封三千三百多字的长,列举新法实施过程中的四项弊端。

  王安石的回应呢?十分简单粗暴的写了一封只有人家十分之一的《答司马谏议书》。这态度就很明确了。

  在后人的角度上来看这篇回答。虽然文字功底文采什么的确实不错,但是用在变法上却是有点证据不足,显得抽象。

  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自然就会互掐啊。但是王安石是有后台的,司马光也掐不过啊,不过人家也是有骨气的,挥一挥衣袖,一片云彩都不带。

  司马光走了,王安石斗志昂扬地开始变法了。可是这种变法就跟小孩子举起大旗子说读书无用一样。朝中的士大夫是不支持这个变法的,所以王安石找来一些新的帮手来帮助自己,一时间就形成了新旧两派互掐起来了。而且当时还有地域情节,南方人跟北方人之争,也算是演了一个笑话吧。

  这部剧的看点在于起起伏伏,本着这一路风头耍到底的王安石要是笑到最后,那么这部剧就跟开了外挂没啥区别了。王安石的后台神宗去世,由新上任的哲宗皇帝管理。奈何哲宗是个小孩子,一切得听的。然而太后又是听司马光的,那么看点来了。

  司马光的朝代来了啊,出任宰相后马上就废除新法,一点都不留。别人劝说留下优秀的条令,他也不听,真正是把任性给进行到底。跟王安石一个倔脾气,都是拗相公。


  故事到司马光这就结了么?显然没有。

  这部大戏在主角死了之后都还在持续上演,新法旧法的争斗持续不断的升温。两方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我们来分析一下司马光和王安石这两个人。

  这两个人是王安石变法中的两个主角,不得不说这两人虽然导演了一场大戏,但是他俩都是失败者,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他俩的目的是什么?

  国泰民安啊,可是他俩干了啥?两个人各执己见,还纠结两个帮派共同搞斗争,把整个朝堂都弄得动荡不安,这样不计后果的各执己见简直是幼稚。目的都没达到就两人争得热闹了。

  第二,这么浩大的工程给百姓带来了什么?

  王安石变法还是推进了时代的进步的,可是他俩党同伐异,新法固然有缺陷,但是也不是完全不可取。但是司马光却是完全否认了这一改革的进步意义,这是司马光的愚蠢之处。那么王安石的错在哪儿呢?就在于他太想成功了,想要一下子就推倒屹立这么久的旧律法,这可能么?显然不可能啊,一口气怎么能吃成胖子,何况新法中还有很多的缺陷。

  诸多事实证明,这两个人就是拗相公,而且拗到两边了。司马光直接不接受新事物,王安石就是要推倒一切旧事物。

  得嘞~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不顺心,两人互掐,这还不够,我得拉点小伙伴来助助阵。可是你有小伙伴我没有么?我也有。这就形成了两大派之争上面来了。明明都是两个有名的才子,脑袋瓜都不笨,怎么就会这么偏执呢?明明就是想要给百姓给天下苍生一个更好的生活,却被弄得乌烟瘴气。

  这怪谁?还不是怪这两个主人公党同伐异,各执己见,不知道变通,都把自己的想的是正确的,对方的都是错误的。才上演了这么一场大剧。

  北宋王安石变法这场大戏在后人看来着实精彩,演员都是名人,演出的故事也是起起伏伏颇为精彩。不过这故事的背后也引起了我们的反思,新法旧法之争最后的失败就在于不能太过各执己见。党同伐异这种只会让事情演变的越来越糟糕,明明是想要做好事,却变成了一场大闹剧。后人也要因此吸取教训,在遇到新旧之争时,注意调解,而不是各执己见。这也是适合如今的商场管理的。

  史料有载,曾因与司马争政后连叹“司马牛”,这大概是在说司马光的脾气,跟那拗相公王安石有一争——倒不见得说司马光是牛,但由此司马光于变法一事之上的脾性之一斑。

  王安石代表的是革新,而司马光极力守旧,他们只是两个势力推出来的代表,但这二人于变法之争,实在算是倾尽了心力,但也因为太过认真,最后都搞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更惨的是晚景凄凉。半生沉浮之后,倒正可用《琵琶行》中“凄凉不似向前生”来形容。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历史
古代当兵就有特招:宋朝新兵入伍后要在脸上刺字 官渡之战疑云:袁绍大将淳于琼因毁容而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