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两次登基三次让贤的皇帝:李旦懦弱还是韬光养晦

两次登基三次让贤的皇帝:李旦懦弱还是韬光养晦

时间2023-03-03 18:52:16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254

  的两个儿子和都有过两次登基的经历。公元683年,李显即位,是为,武则天以皇的身份临朝听政。不知为何,李显对自己的第二任皇后相当看好,有意提携她的父亲韦玄贞做宰相。辅弼大臣裴炎马上表示反对,李显很不高兴地说,就是把大唐江山赐给韦玄贞也没什么不可以的,区区一个宰相的官位算得了什么。裴炎把这句话汇报给武则天,李显立刻被废,还贬出了长安,此时距他登基称帝才过去五十五天。

  李显下野之后,武则天立幼子李旦为帝,也就是著名的,是年为公元684年。很明显,李旦的仓促登基更象是一台政治走秀,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此时武则天认为自己称帝的时机尚未成熟,从法统上来讲,她必须扶植一个名义上的皇帝走上前台,真正的实权还是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到了公元689年,酝酿已久的武则天以周代唐推行使用周历,她终于下定决心要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看到很多持反对意见的人都遭到了血腥镇压,实为傀儡皇帝的李旦主动上表请求母后执掌国家大计。武则天对儿子及时表现出的“乖巧”非常赏识,毕竟儿子才是名义上的皇帝,而且历史上从来没有女性称帝的先例,所以只有儿子主动提出让贤,自己的称帝才可以说服天下。

 

  到了公元698年,武则天把当年废黜为庐陵王的李显召回宫中,有意立他为继承人。这时李旦推病不朝,有意避开政事,心照不宣的武则天,册立李显为太子。至此,继让位武则天之后,李旦再次退出了皇位的竞争,主动把权杖交给皇兄,巧妙地避开了兄弟之间的政治摩擦。

  公元705年,随着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武则天将帝位传给李显。没想到复辟成功的李显重走首次登基时的政治路线,不但封韦氏为皇后,还允许她参与国政。

  从后来的历史走向看,正是由于李显对韦后过于器重和放任,导致韦氏集团的势力迅速扩张,加上通过裙带关系得以上位的武家势力的崛起,李唐宗室一度腹背受敌,以至于后来李显自己也无力控制。韦后是一个权力欲极重的女人,李显对她委以重任,等于是为外戚干政大开绿灯,导致韦氏集团公然跟李唐宗室分庭抗礼。

  公元710年,李显驾崩,史书对于他的死因。有种说法支持李显死于韦后之手,说韦后想当武则天第二,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于是谋害李显。不管真实的死因是什么,总之李显的驾崩加速了朝廷的动荡,唐隆政变随即爆发。

  在这场由李旦的第三个儿子联手共同发动的生死对决中,韦后、安乐公主和被处死,韦氏集团遭到瓦解。

  唐隆政变打破了李显集团、韦氏集团和李旦集团之间三足鼎立的局面,李旦集团胜出,李隆基拥立父亲李旦称帝,自己为太子,此时距离李旦第一次登基已经过去了27年。

  然而,再次称帝的李旦并没有贪享皇权。公元712年,才坐了两年龙椅的李旦不愿受制于太平公主的权势,于是主动将皇位传给李隆基,自己当上了太上皇。

  李旦两次称帝,三次让贤,这在权力斗争异常复杂惨烈的中国古代史上非常少见。与其说李旦是一位淡泊名利的君主,倒不如说他是一位充满政治智慧的皇帝。哪怕两次执政期间并没有真正地完全彻底地掌控过政权,但是至少他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做到了全身而退,反而那些穷兵黩武的强权主义者没有能够笑到最后。

  李旦深谙刚则易断的人生哲理,在宫廷斗争的漩涡中一再示弱。然而似弱非弱,看似一退再退,实则以退为进,,顺利从权力“黑洞”中逃出生天,不失为一种高明的政治谋略。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武则天唐朝历史中国历史辛亥革命
沈荩: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应公殉职的新闻记者 三国时代最繁华的十座城市排行榜:哪个最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