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曾国国君墓为何建在随国?是一国两名还是迁移?

曾国国君墓为何建在随国?是一国两名还是迁移?

时间2023-02-14 13:03:54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196

  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一号墓出土大批青铜器和其他文物,其中尤以巨大青铜编钟闻名于世。此墓是战国时代曾国国君名“乙”的墓葬。随着大量珍贵陪葬品的出土面世,不但提高了古曾国的知名度,而且也带给人们一个谜团。随县是时代的随国,在随国的国境中怎么会出现曾国国君的墓葬?

  曾侯乙墓是中国战国初期曾(随)国国君乙的墓葬,位于湖北随州市擂鼓墩。据考证,此墓葬于公元前433年或稍后时期,于1978年发掘出土。墓呈“卜”字形,墓坑开凿于红砾岩中,为多边形竖穴墓。南北16.5米,东西21米。内置木椁,椁外填充木炭及青膏泥,其上为夯土。整个墓葬分作东、中、北、西四室。东室置曾侯乙的木棺,双重,外棺有青铜框架,内棺外面彩绘门窗及守卫的武士;中室放置随葬的礼乐器;北室放置兵器及车马器等;西室置殉葬人木棺13具。墓主45岁左右,殉葬者为13~25岁的女性不等。其中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

  但是关于曾国国君的墓穴为何会建在随国的原因,学者们一直都在讨论研究,说法见仁见智,各抒己见。但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随国即是曾国。石泉在《古代曾国——随国地望初探》一文中认为,随国即曾国,理由是随国和曾国都是国,都是西周分封于江汉的诸姬之一。而且从两国的地望来看,也都是一致的。从宋代出土的曾国青铜器,到曾侯乙墓,都分布在随枣走廊一带,而且都是从南阳盆地迁入随枣走廊的。因此,随、曾一国。因为在古籍中,一国二名的记载很普遍。如河南附近的吕国又称甫,山东附近的州国又称淳于,楚称荆,魏称梁,比比皆是。所以,曾很可能就是随,是一个国家两种称呼罢了。所以曾国国君的墓穴建在随国也是在正常不过的了。

  另一种说法认为,发现的曾国,显然不同于文献记载的随国,倒很有可能是史籍上的缯国或鄫国。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国君墓葬不一定都会建在国都。许多小的诸侯国由于封地狭小,国君墓葬只能在国都附近。较大的诸侯国则有特定的国君墓地。如鲁国国君墓地不在国都曲阜而在阚(距曲阜100多公里)。《本纪》列举秦的国君葬地,其中不少不在国都。曾侯乙墓在随,未必就能说是随地是曾的国都。很有可能是随国被楚国灭掉后,曾国就由其他地方迁入随地了,就此在这里建国利民。杨宽等人的《曾国之迷试探》、何光岳的《曾国考》等书中都坚持这一观点。他们认为,曾国在西周时期已经和随国是同时并存的了,说随国就是曾国,实在是缺乏有力的依据。进而他们提出随国是在春秋晚期或战国初期被楚国所灭,楚国把地处楚边陲的曾国,从南阳迁入随地,这样随地就有可能出现曾国国君的墓穴了。

  关于曾侯乙墓为何建在随地的说法是,到底以何者为是呢?现在看来是难以定为一说的,这还有待于历史学家的进一步考证才能为我们解答疑问。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考古
三顾茅庐: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当时落魄的刘备? 东晋皇帝司马睿的身世之谜:司马睿是不是司马家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