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苗族民间的艺术奇葩“反扳木鼓舞”

苗族民间的艺术奇葩“反扳木鼓舞”

时间2022-04-01 21:02:31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35430

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民间与民族时间的艺术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苗族的文化艺术也在这里也体现了出来,其中以木鼓舞是最为盛名的。木鼓舞是苗族舞蹈的精华,是苗族文化活动的活化石。那么,大家对于苗族民间的反扳木鼓舞了解吗?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反排木鼓舞是苗族神话中造人之神——“蝴蝶妈妈”的象征,系苗族的祖先姜央打造并开始贡奉,由后人沿袭至今。过去木鼓舞只能在13年一次的祭祀祭祖节跳,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中进行,现已演变为用于健身的民族性舞蹈。舞蹈分为五个章节,以激越的鼓点为主节奏,由踏步、腾越、翻越、甩同边手等基本动作构成。

不同地区,不同舞蹈都有不同的传说和典故。反排木鼓舞的传说是:“远古时候,反排村苗族的始祖”放耶古“原来住在东方,遭受其它部落的攻击,全族几乎覆灭。他的儿子勇郁古和女儿仰妮耶古双双逃散来到反排这块地方,过着野人般的生活。由于长年生活在深山里,劳动之余,兄妹俩常以虫鸣鸟叫为管乐,手舞足蹈,自娱自乐。一次,他们听到啄木鸟发出”多—多“的声音,节奏明快,清脆悦耳,遂缘木而上,发现此树原来已经空心,击之能出共鸣响声。

于是砍倒制成木鼓,为作舞蹈的伴奏乐器。某个丑年,勇耶古和抑妮耶古为使失散的族人团聚,他们举行了斗牛赛活动,请大家观赏,并将斗败的牛宰杀来祭祖和款待大家。酒饱饭足之后,又将他们平时在深山学得的舞蹈动作传授给大家,全族人舞蹈狂欢,庆贺团聚。反排木鼓舞由此诞生了。

反排木鼓舞是具有启。承。转。合章节,内容完整,舞蹈语汇丰富而简练,形象具有艺术性,表现热烈、豪迈。每个情节层次分明,过渡自然;再现生活场面和地理环境,还叙述先民的由来,永不忘怀祖先对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舞蹈时歌舞并进,五体皆动,甩同边手,踏二四拍,舞姿犷奔放。整个舞蹈可谓;“并有馄鹏展翅之势,收存雄鹰护窝之威,跃如猿揉攀缘之捷,旋似鹞子翻身之迅”,舞蹈以缓起、中渐快、尾愈紧的方式逐级发展,在最高潮结束,把气氛推到顶峰而突然告终,形成峰与谷的鲜明对比,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韵味。

由于苗族反排大鼓舞的独具特色,蜚声国内外,因此凡到台江来的国外游客都要领略它的风彩,一睹为快。反排木鼓舞现在已由过去的祭祀性舞蹈变成群众娱乐性舞蹈。

说到无头鸡麦克其实大家也应该多多少少知道这只鸡,话说它是真的挺厉害的,因为话说它在没有头的情况下活了接近18个月,这在正常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先不说有头没得头,18个月无头鸡麦克吃什么呢?人最大的极限是1个星期不喝水就会死亡,鸡打3个星期好吧,那也和18个月差太远了啊,那么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离奇的故事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解谜分析看看吧!

哎哟,其实就是玩的文字游戏了,鸡的的确确是没了脑袋,但是只是少了一点点而已,其他的主要脑干什么的都还在,不是整个头部都没了,具体的往下看。

这确实是一件真事,发生在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但所谓的无头鸡,并不是真的完完全全失去了头部,而是被切下了一部分,剩余了大部分脑干,最后主人发现这只鸡竟然没死,随后喂养了它一年多。

1945年的一天,美国科罗拉多州的一位农夫带了一只五个月大的公鸡去孝敬丈母娘,因为丈母娘喜欢吃鸡脖子,所以剁鸡头的时候,刀就往上挪了些,一刀下去,削掉了鸡头的一部分,随后这只鸡激烈挣扎,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只鸡并没有在挣扎后死去,反倒是在地上走动了起来。

最后这只鸡也就没有被下锅,或许是这名农夫的好奇心驱使,他想知道这只没了头的鸡还能活多久,就开始每天喂养它(流质食物,注射器打入食道)

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名农夫嗅到了商机,决定来个巡回展览,收收门票赚点钱,果然,大众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使得这位农夫大赚了一笔。

时间到了1947年3月,由于主人疏忽,没有及时清理食道上的粘液,导致一命呜呼。这只顽强的鸡,在剁头之后一共活了18个月之久。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无头鸡麦克真的活了18个月?无头鸡麦克怎么吃饭的呢? 拍马屁一词的由来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