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和红孩儿谁厉害?红孩儿其实根本打不过哪吒
红孩儿和哪吒,是两个非常有名的神话人物,更是两个非常有名的“熊孩子”,在一众都是成年人的神仙体系当中,这两位显然是让人眼前一亮的小孩。他们各自的身世、故事也是广为流传,不过,如果这一个能占山为王抓住唐僧的牛魔王的儿子,和另一个脚踢水晶宫对龙太子剥皮抽筋的托塔天王之子,两人见面打架的话,谁能赢呢?
哪吒本来就是神话人物,流传着有很多的神话故事,在《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就是两个不同的版本,因为《西游记》比《封神演义》成书更早,况且哪吒和红孩儿都是熊孩子,曾一起在《西游记》中出现过,所以还是用《西游记》中的剧情来对比一下,两人究竟哪个更厉害。
1.哪吒
《西游记》第八十三回,悟空上告御状,托塔天王向他介绍了家里的情况:
我止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小儿名金吒,侍奉如来,做前部护法;二小儿,名木叉,在南海随观世音做徒弟;三小儿,名哪吒,在我身边,早晚随朝护驾;一女年方七岁,名贞英,人事尚未省得。
李天王怀疑悟空诬告,用缚妖索将猴子捆了,还要砍妖刀将他砍头。这时,哪吒上前用斩妖剑架住,吓得天王大惊失色。
原来天王生此子时,他左手掌上有个“哪”字,右手掌上有个“吒”字,故名哪吒。这太子三朝儿就下海净身闯祸,踏倒水晶宫,捉住蛟龙要抽筋为绦子。天王知道,恐生后患,欲杀之。哪吒奋怒,将刀在手,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还了父精母血,一点灵魂,径到西方极乐世界告佛。佛正与众菩萨讲经,只闻得幢幡宝盖有人叫道:“救命!”佛慧眼一看,知是哪吒之魂,即将碧藕为骨,荷叶为衣,念动起死回生真言,哪吒遂得了性命。运用神力,法降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广大。后来要杀天王,报那剔骨之仇。天王无奈,告求我佛如来。如来以和为尚,赐他一座玲珑剔透舍利子如意黄金宝塔,那塔上层层有佛 ,艳艳光明。唤哪吒以佛为父,解释了冤仇。
天王因未曾托塔,生怕哪吒有报仇之意,其实这就是哪吒闹海、剔骨还父、起死回生的故事,传说中,他神通广大,有三头六臂,御使六件宝贝,分别是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
2.红孩儿
而红孩儿的来历相对简单一些,要论相貌,红孩儿更胜一筹,原著写道:
面如傅粉三分白,唇若涂朱一表才。鬓挽青云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战裙巧绣盘龙凤,形比哪吒更富胎。双手绰枪威凛冽,祥光护体出门来。哏声响若春雷吼,暴眼明如掣电乖。要识此魔真姓氏,名扬千古唤红孩。
红孩儿的父亲是牛魔王,母亲是铁扇公主,也叫罗刹女,他唤做圣婴大王,在火焰山修炼了三百年,修成了三眜真火,因此被牛魔王派来镇守火焰山。
3.哪吒与红孩儿谁厉害
哪吒、红孩儿都与悟空有过一战。哪吒与悟空战了三十回合,被猴子使了个分身法,打伤胳膊,败阵而回。而红孩儿只与悟空打了二十回合,守多攻少,无法形成威胁。要论武艺,还是哪吒更占上风。
红孩儿有三昩真火,因悟空怕烟,故被克制住。换了哪吒,他是莲花托世,既不怕烟,也不怕火,所以,要论法术,红孩儿只怕占不到便宜。
哪吒一家人身居要职,论势力,要比牛魔王这样的妖怪强上几倍,就算后来,红孩儿被观音收作善财童子,牛魔王皈依佛门,也还是要差上一些。更何况,牛魔王降服时,还被哪吒牵着鼻子走呢!
哪吒剔骨还父,还要寻父报仇,对自己的妹妹老鼠精下凡作乱也要大义灭亲,而红孩儿虽然敢与观音动手,但对牛魔王找玉面狐狸做小三,却不闻不问,甚至还请犯错的父亲一起吃唐僧肉。要论起凶狠,哪吒敢说敢干,正气凛然。
综上所述,红孩儿除了颜值更高之外,其它方面还是哪吒更厉害。
1982年4月,英国与阿根廷为了争夺马岛的主权而展开了震惊世界的马岛战争。而这场战争与以往的战争有所不同,除了金戈铁马,金属撞击声,炸弹爆炸声,喊杀的咆哮声以外还时不时传来英国与阿根廷双方的歌声,休战期间还要来一场文化音乐上的对决。
一首缠绵悱恻的英格兰情歌《可爱的珍妮薇芙》幽幽地回荡在血肉横飞、浓烈硝烟的南大西洋战场上,不断撞击着英国官兵的耳膜,勾起他们对远方故土亲人的怀念和思乡之情。有些多愁善感的士兵听后,握枪的手颤抖不已,两眼也潮湿起来……
阿根廷军队架起高音喇叭和战时电台,向英国特混舰队发起猛烈的宣传攻势。除了播放英国歌曲,女播音员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在伦敦议院钟楼钟声的伴奏下巧舌如簧、甜言蜜语说:“HELLO,亲爱的小伙子,你大概很久没听到这亲切的钟声了吧?回去吧,那里有你的亲人和情人!回去吧,那里有你美丽而可爱的家园!别在这里送死、充当炮灰,别徒劳无益地将美好青春和一腔热血奉献在这凄凉的大西洋!”
不甘示弱的英国人在军舰和滩头阵地上设置了高音喇叭,大放阿根廷国家足球队的比赛实况录音,并播送《阿伊娜》等阿根廷流行歌曲。英国女播音员用西班牙语对阿军士兵循循善诱地说:“亲爱的,快快回家吧!在电视机前欣赏一下马拉多纳的足球绝技该有多美妙!或者请你们早早放下武器投降,否则你们将全军覆没,务必不要错过良机……”
马岛之战以阿根廷失败而告结束。与万里征战的英军相比,在家门口作战的阿军有大批的士兵缴械投降。装备不如对手、作战指挥有误,除了这些一眼即可看见的原因外,阿军士气不如英军高涨、斗志不如英军坚定,也是一个容易找到的原因。看来,英国人的音乐是起了一些作用的。
古时两国交战,以金鼓齐鸣和四面楚歌,为后人开创了将音乐用于战争的传统。这一传统在世界大战期间,在广播的大力帮助下,得到了很好的发扬。利用广播电台反复播送敌军官兵熟悉的具有民族风情的家乡音乐、歌曲,往往容易勾起人们浓厚的思乡情绪和强烈的厌战心理。二战中,一些反战歌曲随四处征战的美英军士兵传唱各处,就连他们的敌人也表示欢迎,德国士兵喜欢听,有时在两军对垒的战壕里同时回响着这些歌曲的旋律。
马岛战争中,英阿两国运用音乐的表意功能,针对对方参战人员的心理弱点,发起怀柔式的舆论攻击,为现代舆论打击提供了一个广播音乐战的新版本。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