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战国七雄打了百年不缺粮,为什么诸葛亮总是缺粮?

战国七雄打了百年不缺粮,为什么诸葛亮总是缺粮?

时间2022-04-01 20:42:17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46499

说到战国七雄很多网友都在说一件事情,那就是好像他们打仗总感觉打了好几百年的感觉了,但是我们细心的分析也发现了,其实战国七雄之间打仗虽然持久,但是他们对于打仗必须的粮食感觉他们都是不缺少的,我们在反观诸葛亮这个人天天就喊着什么什么缺粮食了,什么什么缺粮食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对战争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任何朝代都是一样的,那么为什么会感觉战国时代打仗都不缺粮,而诸葛亮北伐时老缺粮呢?这里有几个原因。

第一,与历史资料记录的详略有关。

战国史料匮乏,有很多重大战役,都只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没有任何细节。整个战役的细节都没有,有没有缺粮,这更不得而知了。比如秦对三晋发动的修鱼之战,斩首八万,什么细节都没有。在长平之战后,秦还对赵国发动几次战役,斩首数万至十数万,也是一点细节都没有,那么我们就没办法判断粮食在这些战役中的作用。战国的历史向来云遮雾罩,因为在秦国统一后,把六国的史料都毁了。相反,《三国志》对战役的记录是比较详细的,作者陈寿就是三国时代的人,对战争细节了解多,特别他是蜀人,对蜀人之征战写得更详细。

第二,战国时代的诸侯争战与诸葛亮伐魏之战,是有本质区别的。

在《孙子兵法》中,兵圣这样写:“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之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意思就是说,善于用兵的人,兵员不需要再次征调,粮食不需要再三转运。各种军用物资从国内取得后,粮草补给就在敌国解决。

诸侯战争,对敌国丝毫不留情,对敌国的百姓一点也不仁慈,什么叫“因粮于敌”,就是抢粮食。从春秋开始到战国,只要是发动进攻的一方,到了敌国必定要抢粮食。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白起,在伐楚之战中,白起“掠于郊野以足军食”,他以数万之众,丝毫不靠国内的补给,横行楚国,攻陷鄢/郢,靠的就是抢粮食。

再来说说诸葛亮,他能像白起那样,打到魏国境内就抢粮食吗?不行!为什么呢?因为他打着汉家旗帜,你曹魏是个伪政权,是山寨的,我刘汉才是合法政权,是正宗的。好吧,既然你标榜自己是王师,要收复汉室江山,能对百姓打砸抢吗?不行的。那么,孙子说的“因粮于敌,军食可足”就用不上了。诸葛亮的军粮补给,严重依赖大后方,这是他一直缺粮的一大原因。

第三,地形因素对运粮的难易有很大影响。

我们看战国历史,老是秦国在打别人,其他诸侯偶尔也会伐秦,但很少深入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秦国占有地利上的优势,有险关要隘,易守难攻。东方诸侯曾几度合纵攻秦,打到函谷关,攻不进去,又抢掠不到粮食。比较著名的一次,是孟尝君以齐/魏/韩三国合纵伐秦,这是东方诸侯少有的一次胜利。秦昭王一度打算割让河东三城与孟尝君议和,但是后来孟尝君缺粮,向西周借粮食又没借到,最后草草退兵了。所以东方诸侯打秦国,不好攻,又不好抢粮食。秦国则相反,攻掠东方,既好攻,又好抢,还可以通过水运,顺流而下运输粮食,省时省力。

诸葛亮北伐是个苦差事,看看上面这张地形图,沿途都是高山啊,山高路远坑深,不好走啊,后勤运输的消耗更大。粮食要从内地运往前线,运输的人也要吃饭啊,没吃饭哪来的力气运呢?不仅要额外准备运输人员的粮食,还要准备牛马等牲口的饲料,所以一车物资,扣除路上消耗的,运抵前线还剩下多少。人员返回,也得分点口粮啊,不然岂不半途就饿死。因此,诸葛亮北伐,不仅输在战略战术上,也输在粮食上,只要以逸待劳,坚壁清野,等蜀军没饭吃了,准得撤走。当然,诸葛亮并不是没有取胜的机会,如果他能大胆点,冒险点,以奇取胜,还是有机会的。只是他四平八稳的战术,毫无奇谋,等大军上门时,人家早就准备好了。

古代士兵打仗也是要看战功的,如果你能杀死敌方大将那肯定就是一等功,不过一般都比较困难。而且战场那么混轮,到底应该怎么计算士兵们的战功呢?如果要大家自己说杀了几个人肯定会有人说谎,那就十分不公平了,但也没办法证明杀敌对多的人是谁。其实打仗最后能活下来的人都算是英雄了,毕竟冷兵器时代的战场还是非常残酷的。

现在看古装剧论功行赏是总是说斩首几何云云,那么古代战场上真的是要割下敌人首级来兑换军功吗?但战争是容不得分心的,每一秒都隐藏着杀机,在处处杀机的战场上分心砍首级总感觉有点作死的意思。而且一想到裤腰带上提溜着一串脑袋,还能健步如飞追击敌军我就觉得好违和!

不过大家也不要以为砍首级是杜撰的故事,只不过这种事情一般人干不了,所以逐渐被禁止了。你想一般人在那种激烈的战争中自保尚且不能,更不要说杀完人之后再把头砍了别裤腰带上。只有真正的猛士能够做到这一点。

资治通鉴中曾记载:历城罗士信,年十四,从须陀击贼于潍水上。贼始布陈,士信驰至陈前,刺杀数人,斩一人首,掷空中,以槊盛之,揭以略陈;贼徒愕眙,莫敢近。须陀因引兵奋击,贼众大溃。士信逐北,每杀一人,劓其鼻怀之,还,以验杀贼之数;须陀叹赏,引置左右。

砍头只是震慑敌人的手段之一,而且一般只有猛将才能在从容取人首级。砍首级有一点不好,就是容易让自己的刀变钝。战场上如果停下来砍头太废时间,罗士信只有在取得压倒性优势敌军溃散时,才冲上去割鼻子。至于弓箭手吗,你一远程输出本来就挺安全,如果还能轻松赚军功那就太不公平了!所以一般砍脑袋的都是不好惹的!

实际上在古代,要拿到首级功是很不容易的,一般不是顺风仗,拿不到首级功。原因如你所说,没时间,容易自己被杀,除非是敌人大败溃逃的时候,你才有机会从容砍首级,但这个时候数量又受限制,如果你砍死人头,那是不算的,而且战友及其他小队的人以及其他监督官员都是互相制约的,很难冒死人功,且战后统计也还要审核的,不是你有首级就可以算数的。

秦国对首级功的奖励会那么大,大概是历史上最重的。一个爵首功,就可以获得爵位,奖励一倾田一套房子一个仆人;两级爵首功,父母犯罪的可以赦免,老婆是奴隶的可以转自由人等等。战场上秦兵看敌人那都不是人,都是钱啊!

还有值得说明的一点,在一场战争中的斩首数并非最终的战果。史书中有时会见到斩首数百就把皇上高兴得不知道自己叫啥,那是因为斩敌首级数百可能最终消灭了上万人!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历史
三百年前的四川与重庆上万只华南虎下山吃人事件揭秘 98k步枪在实战中厉害么?98k竟是二战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