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科举第一名为什么只能做探花?只因为他名字不好

科举第一名为什么只能做探花?只因为他名字不好

时间2022-04-01 20:20:22发布admin分类历史趣闻浏览41981

我们知道,古代科举考试一般都是按照考生的名次来确定状元,能够考中第一名当真是非常不容易的。然而,明朝时期,却有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一名考生考中了第一名,本可以成为当年的状元,可谁料,皇帝觉得他的名字不好,愣是只给他一个探花,一下子从第一变成第三,这样的事情放谁身上都不好受。那么,这位悲催的考生到底叫什么呢?

科举考试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相较于察举制是一大进步,打破了士族阶级对于官员选拔的垄断,是较为公平的制度。然而,在明朝时期,曾经有一个读书人科举考试成绩名列第一,最终却因为皇帝一句话不得高中状元,这是怎么回事呢?

此事发生于明朝嘉靖二十三年。在中国古代有殿试的说法,由问卷大臣和考官们考核考生卷面书写情况,给出一个成绩,此成绩综合最高者为状元,最后由皇帝钦点。在这一年的殿试中,一个叫吴情的考生出类拔萃,在所有考生中脱颖而出。

问卷大臣将这一结果呈了上去,殿上的传胪官大声宣读道:“本科一甲第一名——吴情,赐进士及第。”此时,坐在皇位之上的明世宗朱厚熜一听到状元的名字,十分不高兴,说道:“无情之人怎能位列科举榜首?”随后,朱厚熜又说道:“最近久旱无雨,我天天求雨,昨夜梦到天上打雷,应该找一个名字里有雷的人来当状元。”

考官们面面相觑,却无法违背皇帝意愿。然而凑巧的是,成绩第三的考生名为秦鸣雷,于是就因此当上了状元,而吴情只能成为第三名“探花”。《万历野获编》中明确记载,“(世宗)以梦闻雷,即取秦鸣为首”。

当时的民间还流传起了一首打油诗,所谓“无情举子无情帝,鸣雷恰巧捡便宜”。

诸葛亮五次北伐无奈以失败告终,不过从这五次北伐来看几乎每次诸葛亮都会遇到缺粮的情况,导致自己中途不得不撤退。古代打仗对于粮食的运输极为关键,如果被断了粮食就等于是慢性死亡。不过诸葛亮断粮不是外部原因,而是内部原因,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蜀国毕竟人口不多,而且给他们准备的时间太少,不然还能有变数存在。

在语文课本中,我们经常学到的一句话就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可想而知,诸葛亮是非常聪明的。而且他的足智多谋也让人敬佩。其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我们在历史中都可以知道。

当然,之所以北伐最终失败了,就是因为国力的不行,其实要说到最终问题,其实就是粮草问题。其实对于蜀汉的整个人口都不到100万人,需要养的军人也仅仅只有10万。但是这已经达到了蜀汉的极限。那我们来说一说历史在战国七雄的时候,在200多年的时间内,大大小小的战士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少则伤亡数千人,多则十伤亡几十万人。

而在那个时候,长平一战阵亡了40多万人。在韩国的人数达到了30万人。虽然战国七雄的地盘看起来国土面积不大,但是需要养的兵高达30万人。有这么多的粮食真的是非常的不容易。其实除了缺粮的问题,还有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兵制。

我们都知道一场战争能不能胜利,使用的战术非常的重要,而在战国的时候使用的是全民兵役制,只要遇到战争那么适合的男子都会出征。所以韩国拥有了30万的兵力。而在三国时期就不一样了。那个时候是职业兵。在那个时候的兵人已经不适合上战场了,因为需要的是冷兵器正常一个士兵一把刀就可以了。

而到了现代,需要的武器弹药也明显增多。三国时期的职业兵士,不会参与农业生产的,而到到了蜀汉时期的时候,尤其明显,因为屯田已经延迟的很晚了。对于诸葛亮的六次北伐,才刚刚开始,所以良田完全不够用。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历史
薛仁贵的龙门阵究竟是什么样的? 中国古代人为什么跪着吃饭?有怎样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