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学探索地球的大气层是怎么形成的,恐经历三个阶段/几十亿年的演化

地球的大气层是怎么形成的,恐经历三个阶段/几十亿年的演化

时间2022-04-01 13:52:04发布admin分类科学探索浏览45568

每个天体都是有大气层的,地球自然也不例外,然而地球上的大气层却并不是天生就是现在的样子的,最早的时候它的里面并没有氧气,最后慢慢的演化才变成现在的样子,那么地球的大气层是怎么形成的呢?比较公认的看法是下面这种。

地球的大气层是怎么形成的

关于大气层的形成有很多种说法,但很多都无法得到证实,而目标被大部分人接受的一种说法是,地球大气层经过了三个阶段的演化,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原始大气、此生大气、现有大气,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这三个过程,来尝试揭秘地球的大气层是怎么形成的。

首先是原始大气。地球在刚刚形成的时候,它一边要围绕着太阳做公转,另外一边则会不停的自转,在这个过程中它会吸附轨道上的微尘和一些气体,慢慢的地球的表面变成固态,而地球的表面就包围了一层大气,它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其次是次生大气。虽然地球表面变成了固态,但是由于地壳的活动比较频繁,它还不是很稳定,所以地球上各个地方经常发生火山活动,火山在爆发的时候会排出一些气体,这些气体就形成了地球上的额次生大气层,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氢,同时还包含有一些水汽。

次生大气阶段是没有氧气的,随着地球上开始出现生命物种,氧气才慢慢的出现,最早的生命出现在太阳紫外线也无法照射到的深水下,后来慢慢的随着辐射的减弱,浅水中也出现了生命,从而出现一些植物,这些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让大气层中出现昂起。

氧气慢慢的增加,让大气层中出现在臭氧层,这些臭氧层起到了吸收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从而让地区上开始大量繁殖植物,并且出现一些其他的物种,最后再经过几十亿年的发展,才形成了现在的大气层,也就是我们所了解的地球的大气层的结构和特点。

结语:地球的大气层是怎么形成的?它并不是地球刚形成就已经存在的,现在的大气层结构是经过了几十亿年的演化而来的,也许在未来大气层的结构还会不断的变化,比如有些地方臭氧层就在减少,它的变化与很多因素有关,人类的发展也是影响要素之一。

我们都知道人们喜欢把地球称为蓝色星球,那么为什么地球被称为蓝色星球呢?这显然不是和它的大气层颜色有关,而是有海洋有关。在地球上人类的呼吸与大气层是息息相关的,然而很多人对于大气层却并不了解,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地球的大气层的结构和特点。

地球的大气层的结构和特点

如果从地面开始向上数,地球的大气层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其中最靠近地面的就是对流层,我们呼吸的空气基本来自对流层,最外面的是散逸层,而不是很多人以为的臭氧层,它在大气层中只是处于中间位置。

第一、对流层。这是大气的最底层,厚度有多大呢?答案是12公里左右,不同的地区厚度是不同的,越靠近赤道厚度越厚,为17公里,越靠近两季厚度越薄,两季上空的对流层厚度只有8公里,要研究地球的大气层的结构和特点,就需要先了解对流层的一些特点。

对流层中的大气是最稠密的,它集中了大气中75%的质量,以及90%的水汽质量。距离地面越高的时候,它的温度就会越低,同时还有空气对流,所以在对流层中,空气是会水平运动的,湿度和温度分布的并不均匀,雷电、冰雹、雨水等等多湿在这里形成的。

第二、平流层。大约高度是10-50公里,飞机如果处于比较稳定的巡航状态时,一般会位于平流层,在这个地方温度变化比价有规定,最顶部是高温层,最底部是低温层,因此是上冷下热的状态,平流层基本上是没有水汽的,所以比较晴朗也没有云彩,很适合飞机飞行。

第三、臭氧层。臭氧层在平流层外边,距离地面的高度大约是20-30公里,它是由于氧分子受到紫外线的作用,从而形成了一层波波的臭氧层,它的作用是保护地球上的生物遭受太阳紫外线和高能粒子的袭击,对于地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现在已经有一些地方的臭氧层被破坏。

第四、中间层、电离层、外层。中间层是从平流层的顶部向外85公里的大气层;电离层则是地球大气中的一个电离区域,距离地面60公里以外的大气层基本都处于部分电离或者完全电离的状态。大气层的最外层是散逸层,它距离地面的高度是1000公里,温度会比较高,至少在几千度以上。

结语:以上是地球的大气层的结构和特点,可以看到人类和地球生物所接触到的主要是大气层中的对流层,在这个地方会产生温度、湿度变化,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天气,与之相比,地球大气层多的最外面,情况可能就糟糕很多,那里温度可以达到几千度,而且空气特别稀薄。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未来高科技改变生活,揭秘十大人类未来的高科技生活(能攻克癌症) 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现象,细心观察多思考/说不定你就是未来的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