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晚清皇帝是怎么进膳的?排场大但是不好吃,怪不得清朝要完

晚清皇帝是怎么进膳的?排场大但是不好吃,怪不得清朝要完

时间2025-01-26 15:35:09发布小兔子乖乖分类历史趣闻浏览9

  从1908年入宫登基为帝,到1924年“北京政变”被派鹿钟麟赶出皇宫,期间这16年,溥仪在紫禁城内度过了他整个童年以及少年时光。

  作为末代皇帝,溥仪身上充满了神秘色彩,世人都好奇他的帝王生活究竟是怎样度过的,他又享受过哪些常人无法企及的殊荣。溥仪在回忆录里说:“每日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最大的莫过于吃饭。”那么,我们就来看看皇宫里的皇帝和后妃们到底是怎样吃饭的吧!

  首先,皇帝吃饭有特殊的称谓,就是我们熟知的“进膳”,而开饭叫“传膳”,厨房叫“御膳房”。从传膳到进膳,中间则是一个冗长繁琐的过程。

  皇帝唤一声“传膳”,身边的御前小太监就像复读机一样,向守在养心殿明殿上的殿上太监同样说一声“传膳”,然后殿上太监再把话传给立在养心门的太监,而养心门太监再传话给侍奉在西长街的御膳房太监......总之,皇上说了句“传膳”后,要经过多个大小太监的口,一道门一道门传到御膳房,然后御膳房再派出几十个统一着装的太监,抬着膳桌,捧着食盒,列着队,浩浩荡荡把御膳送进养心殿。御膳房的太监只能到送到明殿为止,然后由皇帝身边的专职小太监接过餐具和食物,在冬暖阁放桌摆宴。

  皇帝用膳,要放满7张膳桌——各色菜肴占三桌,点心米粥占三桌,外加咸菜一桌。而且餐具也有讲究,平常时节用的是绘有明黄金龙图案、写着字样的瓷器,冬天用的则是下面盛有热水的银器。而且,每一样餐具,无论碗碟,里面都有一个银牌子,用途众所周知——防止有人在御膳里下毒。并且,正如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御膳送来之前,确实都要经过一个太监一一尝过,这就是所谓的“尝膳”。

  当皇帝要落座了,又会有一个小太监喊道:“打碗盖!”然后就会有四五个小太监上前把所有菜品上的银盖取下来,放到统一的大盒子里抬走。这个时候,皇帝才可以真正用膳了。

  大家最感兴趣的可能会是“皇帝一顿饭吃多少种菜”、“皇帝每天都吃哪些菜品”。溥仪说他每餐大概有三十种菜品,即便是早餐也是如此。而隆裕(的皇后、的亲侄女)每餐的菜品却有上百种,这是承袭了的排场和习惯。

  至于这上百道菜都是什么,就无法一一列举了,总之,你能想到的都有,皇帝太后想吃什么就有什么。

  这么个吃法,一个月要吃掉多少菜肉,花掉多少钱呢?对此,宫廷档案里都是有明确记载的。以宣统二年(1910年)九月为例,年仅5虚岁的溥仪一人就“吃”掉了810斤肉,150只鸡,90只鸭,而隆裕太后的分量更是溥仪的三倍之多。溥仪加上他的5位母亲(帝和的后妃们),一个月共计用掉了3960斤肉,344只鸡鸭,花掉3152两白银。而且这些都还只是“分例”,另有“添菜”,而且“添菜”要比“分例”还多得多。

  宣统二年九月的添的肉是31844斤,鸡鸭4786只,猪油814斤。再加上其他的海鲜蔬菜点心,一个月“添菜”花掉的钱是11642两白银,加上分例的3152两,一共是14794两。

  以上数字着实令人瞠目结舌,这孤儿寡母一家6口一个月竟然要“吃”下几万斤肉,几千只鸡鸭,伙食费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4794两!

  这么多饭菜,他们吃得完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溥仪说,他几乎从来不吃御膳房的膳食,每餐实际吃的都是太后和太妃们送来的“小厨房”菜肴。而经过上述那些复杂步骤摆上来的几十上百样菜品唯一的作用就是摆排场。

  溥仪不吃御膳房的膳食也是有原因的。皇宫里的“传膳”是没有规定时间的,全由皇帝自己决定。所以为了实现随叫随上,御膳房都是在半天或者一天前就把膳食准备好了,然后一直煟火热着,等到摆到皇帝面前时,早已过了火候,失去了滋味。所以这些菜品虽然丰盛,但并不美味。还是后妃们自己的小厨房里做得饭菜更可口。

  这些花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准备出的御膳,结果只是摆设排场,毫无实际价值,实在就是暴殄天物。

  而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可不是,而是宣统二年,也就是1910年,再过一年多时间,就灭亡了。在这大厦将倾之时,皇宫内却仍过着如此奢靡的生活,清朝不亡,简直是天理难容啊!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古代弓箭射不穿盾牌,为什么还要不停的放箭? 西夏只是亡国并没有灭种,现今仍有他们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