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一场政治泡沫?
早在100年前,梁在《传》中曾发出这样的感叹“郑和以后,竟无第二郑和”。其实,郑和的“七下西洋”何以会后继无人呢?因为这一切完全是大明帝国握有至高权利的一手制造的政治泡沫,从其动机和效果来看,就注定了下西洋只能是。
首先,说说朱棣派的动机。我们都知道,朱棣的皇帝宝座是从他侄子那里硬生生夺来的,完全就是谋反,大逆不道的做法。正是这种负罪的心态,导致他采取一系列措施,力图改变自己的形象,把自己塑造成合法者。他明明知道建文帝已经逃亡海外,却还是找来两具尸体说是他和皇后的,不仅予以下葬,还惺惺作态地说自己是效法历史先例,为了辅助建文帝才不得已篡位的。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消灭建文帝的政治势力,朱棣除了大开杀戒以外,更是恢复了明令废用的、镇抚司狱,后来又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国家恐怖主义,一时间把整个国家弄得人心惶惶。
这还没折腾完,在朱棣心中只要没亲眼见到建文帝的尸体,他就一天睡不好觉,于是便有了派郑和下西洋找建文帝的想法。当然,下西洋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宣扬国威,表明建文帝已经是“春去也”,自己才是天朝的天子,要海外诸国赶紧来朝拜。
经过明初的休养生息,到了永乐年间,明王朝的国力比较强盛,但其财政状况并不理想。据史料记载,生产的白银总共约3000万两,但拨给郑和下西洋的白银就达700万两。这对明王朝来说,是何等沉重的财政负担!但高压政治下,谁又敢对说个不字呢?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