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牌匾上一支箭插了两百余年,为何无人敢将拔下?
中国古时对于建筑有着独到的理解,那时的工匠对于房屋的布局,楼宇的设计无不体现了他们对于建筑的独到见解。而在众多出色的中国古建筑中,不得不提的一处就是。作为明清两朝皇室的居住之处,它浓厚的文化气息,独特的设计理念,精妙的建筑工艺,让世界各国为之赞叹。
当然,每年去到故宫的人很多,也许他们会惊叹故宫的大气恢弘,也许他们会对故宫中的感到惊奇,但是,很少会有人注意到故宫的一块匾额——这块匾额上的一支箭。按理说,故宫作为皇室的所在之地,不应该会出现凶器,对于那时的皇室来说寓意不好。
那么,这支箭是从哪来的呢?它的身上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背后的秘密。
这支箭背后的故事发生在,与当时在位的还有些渊源。
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清朝的每任君王基本上都要面临一个问题——反清起义。对于满人入关颠覆这一点,有很多汉人是不服气的,虽然,明朝这艘大船已经无力前行,但是,他们却是不想承认的,只一味的想着是满人覆灭了他们的国家。
怀着推翻清朝,光复大明的梦想,这些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各种反清组织,时不时的折腾一番大清朝。虽然,清朝历代的帝王都对这些组织采取过武力镇压,但是,其效果并不好,这些组织在消停了一些日子后,又会,就像野草一样,今年镇压了,明年又开始闹腾了。
清朝的反清组织到了帝统治的时期,自然是没有被连根拔起的。反清人士在民间发展的很好,他们通过宗教来宣传他们的思想,发展他们的势力。当时有一个反清组织发展得很不错,它就是白莲教,而匾额上那支箭的故事就是从白莲教的一次起义开始的。
故事还要从嘉庆十八年说起。
作为马背上的民族,满人是很喜欢打猎的,而且,这也算是他们民族的一个传统。虽然,当上了皇帝,有些事情上也接受了的文化,但是,在他们看来,自己民族的传统还是不能丢的。于是,这嘉庆帝就在1813年8月13日带上他的人马去了承德。
虽说,老祖宗留下的传统不能丢,打猎这件事所耗费的人力其实也不能算是多,但是,若把主角换成皇帝,这里边耗费的就多了去了。为了这个传统,嘉庆帝几乎带走了紫禁城中所有的优秀兵力,完全没有考虑到会有人在这期间打皇室的主意。
所以,当白莲教下的一个分支——天理教,起义时,起义军虽只有两百余人,但是,他们却是一路杀到了紫禁城内。
说起天理教的由来,然两百年后再追溯这段历史,又很难于仓促之间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
前人亦留下很多传说和史料,今日却也难辨其真伪。有人称其为白莲教的一个分支,或曰“乃白莲教支派八卦教的别名”,或曰“天理教是白莲教的一支,原名荣华会或龙华会,又名白阳教,八卦教”。这种说法,有很多牵强附会的嫌疑。
倒是“天理教是林清、李文成、冯克善将京畿地区的白阳教、坎卦教和直豫鲁三省交界地区以震、离二卦为核心的八卦教联合之后的新组织”的说法比较接近真实。
天理教的领导者林清,也算是一个有能耐的人。他生在皇城,却不惧清朝对反清分子的打压,对宣传反清思想这件事很积极,所以,有很多人都追随于他,他甚至还策反了一些清朝的官员,让他们做自己的卧底,观察朝堂的动向。
当林清得知皇帝为了打猎,带走了皇城中的大部分兵力后,他开始谋划起了起义活动。
嘉庆十八年十月八日,林清起义,带领两百余人直逼皇城。在损失了一些钱财后,他们成功进入了紫禁城中。但是,接下来的路就没有这么好走了,他们才进去没多久,就被巡逻的侍卫发现了。
宫里的侍卫反应很快,迅速关闭了宫门,将起义军分为了两部分,而进入内城的仅有几十人。起义军虽只有几十人在内城中,但是,却没有什么畏惧的,他们在宫中大开杀戒,想要攻占太和殿。但让起义军没想到的是,虽然宫里的侍卫不怎么样,人数也不多,但是,宫门的防御力还是不错的。
起义军到宗隆门时,受到宫门的阻挡,而他们完全拿门没有办法。这些人气不过就开始对着宗隆门射箭撒气,其中一支刚好就射到了匾额上,这支箭就是开篇提到的那一支。
起义军折腾够了又想出一个方法——翻墙。
这方法倒也是可以,虽然宫里的墙很高,但是,只要有时间,也是能翻出去的。然而,起义军在前面的时候已经浪费了很多时间,当他们想到翻墙时,宫里的援军也就到了。他们在城里四处逃窜,最终,却还是死在了大清士兵的手上,同样,林清也死在乱箭之下。
关于林清,笔记《啸亭杂录》有记录:
有林清者,本籍浙江,久居京邸,住京家庄。幼为王提督柄弄童,随王于苗疆久,颇解武伎,遂为彼教所推,尊为法祖。其人硕身黧面……
对于两百余人就攻破了紫禁城这件事,嘉庆帝很是生气,为了提醒自己,警醒士兵,他下令,不准将宗隆门牌匾上的箭拔下来,于是,这支箭穿越历史的烟云走到了今天。
嘉庆帝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他也只是提醒到了自己,走在下坡路的清朝,其实已经是西沉的太阳,迎接它的将是黑暗。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