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 真的是昏君吗?
一直以来文史界对于评价极差,理由主要是他二十年不上朝,纵容充当矿监敛财等等。但真实情况是,万历虽然不上朝,但并非不管事,万历皇帝在初时也曾励精图治,但是由于皇权与文官集团发生了剧烈冲突,并受到压抑,万历这才用消极方式对抗。首先我们必须知道,终三百年,除了极个别的几个狠人,例如和这父子俩外,其他的皇帝,基本上是过得比较憋屈的。前期,主要是文官集团和皇权的对抗。
到了中后期,皇帝扶持宦官集团来对抗文官集团,无他,明朝的皇帝做的太憋屈了,文官说不给你面子就不给你面子,皇帝的旨意说驳回就驳回,例如嘉靖时候,为了大礼议的事情,说白了,这只是年幼的想认父母而已,但是由于于礼法不合,文官集团坚决不同意,嘉靖也没辙,和文官集团开展了旷日持久的斗争,按照明载,内阁先后退回御批四次,执奏三十次,把嘉靖气的牙痒痒,但是也就是气一气而已。没办法了,嘉靖派太监向大臣行贿,哀求大臣同意自己的要求。结果大臣还是不同意,并且干脆辞职了事,这官爱谁当谁当。尽管如此,按的记载,嘉靖皇帝仍然厚待毛澄,万历皇帝无论是在公堂之上发飙还是演苦情戏,都是没有什么鸟用,堂堂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啊,真是闻者伤心听着落泪。皇帝的宽容和臣子的忠臣,使得明朝皇权所受到的限制相当之大,明朝的大臣们,也越来越彪悍,例如如岳正,明史对他的描述是,在上朝时候能当着皇帝的面和皇帝撕逼,唾沫星能飞皇帝衣服上去,而且这样的人并不是少数。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说:“只有少数最接近皇帝的人,包括首辅,才了解到不同的环境可以为万历的性格和行为带来多大的差别。他从小早熟,在皇和的教育之下,他的生活已经有了一定的目的。当初他对于臣僚的腐化感到忧虑,自己草拟手诏,禁止官员之间互相馈赠礼物。他对于各种典礼也颇为注重,早朝的官员缺席过多,他会提出质问;掌礼官的动作有欠娴雅,他会表示不快。但是之后他的懒名一著,臣僚们就谁也记不起他当初的励精图治了。
明朝时期官员骂皇帝飞风气,别说古代了,就算是放现在,都是无法让人忍受的。因为皇帝的宽容,言官对皇帝狼群式围攻的谩骂,已经到了歇斯底里和无所顾忌的程度,什么都敢骂,如田大益把万历同“夏、、、厉王、、灵帝、等昏君”并列在一起,把神宗皇帝骂的体无完肤。而且你还拿他没辙,社会舆论可是在文官手里的,你越罚他,他越高兴,觉得自己尽到了臣子的本分,觉得自己很有气节。万历也知道言官的这套把戏,所以没办法了,我忍,我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嘛。转折点发生在册立太子的问题上,1586年左右,万历发现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于是他想励精图治做一代明主的热情也一天天消退,而臣子的奏折和言论也越来越肆无忌惮,到了1587年,情形越来越恶化。
万历甚至还做过绝食抗议的事情,这不仅仅在中国历史,这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事实上,在文官集团的眼里,一个好皇帝,最好是什么都不管的皇帝,皇帝只需要高高在上,在文臣们争执不下的时候,来充当一个裁决者的角色就好。例如弘治就是这样的潇洒皇帝,文官们说什么他就做什么,结果大臣们都交口称赞这是一个好皇帝。相反,如果皇帝想干点什么文官们不乐意的事情,那么在史书上就绝对不会有什么好名声,例如正德,由于就喜欢和大臣对着干,也因此在史书上被肆意抹黑。正德皇帝的死因至今也有诸多疑点。从某种角度看,这种皇帝,已经不是实际上的国家事务的处置者,而是类似于君主立宪下的英皇一样的象征。万历也正是在经历过数次于文官集团的直接对抗后,明白了这一点,所以日渐。
但是,不管大臣们再怎么过分,再怎么谩骂万历,乃至他的亲生父母、万历从来都没有因为这个杀过任何一个大臣,万历虽然不上朝,但是大量的国事都是万历处理的,大到,小如接见西方传教士进京传教,修建教堂,传播西方先进知识,都是在万历的亲自过问下顺利进行的,虽然由于万历身体有疾,不便与大臣时常见面,但是明朝处理政务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奏折的往来进行的,西方的传教士都对万历充满了敬意和好感,东西方文明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充分的交流,万历功不可没。对于中国来说,这远比传统意义上的盛世更为重要和有意义。
所以说,万历之所以不上朝,归根结底,金玄认为这个锅还是得文官们来背,再说,人家可不是不处理政务,就算是二十年不上朝的万历,也要比绝大多数的皇帝有作为的多。有异议者,不如探讨一番?
- 随机文章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