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趣闻揭秘:落魄才子唐伯虎的“酒色”人生

揭秘:落魄才子唐伯虎的“酒色”人生

时间2023-08-10 20:36:47发布小兔子乖乖分类历史趣闻浏览66

  历史上,这位才华横溢的唐解元并非风流不羁,也未点过秋香。他的确性格放浪,年轻时纵酒成性,成年后“佯狂使酒”,到了晚年又借酒浇愁。唐寅一生潦倒,始终与“酒”相伴……

  风流才子唐寅自至今一直是被文人墨客,说书艺人戏说演绎的对象,到了近代,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一次次被搬上银幕,陈思思版的《三笑》和版的《唐伯虎点秋香》都堪称经典。近日,由相声演员操刀的喜剧电影《三笑之》又嬉笑上映。秉承恶搞到底的宗旨,明代文人唐寅的传说被一再消费。然而历史上,这位才华横溢的唐解元并非风流不羁,也未点过秋香。他的确性格放浪,年轻时纵酒成性,成年后“佯狂使酒”,到了晚年又借酒浇愁。唐寅一生潦倒,始终与“酒”相伴,且行且饮,可谓“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卷进考场舞弊案 断送政治前程

  唐寅,字伯虎,明成化六年(1470年)出生于苏州,其父唐广德靠做小生意糊口。少年唐寅,可“每夜尽一卷”,数岁即能为文字。14岁时,唐寅拜著名画家周东村为师,画艺日趋精湛。几年后,唐寅的山水、人物、仕女、花鸟画都已经。16岁参加秀才考试,高中第一,可谓少年得志。《》曰,少年伯虎,恃才傲物,纵酒张扬,人称狂童。

  不料25岁那年,唐寅父母先后病故,妻儿离世,不久又得知妹妹在婆家自杀的消息。至亲之人,一个个离去,使他变得消极悲观,终日与友人借酒消愁。后来还是听从了好友的劝告,闭门一年苦读。29岁,唐寅乡试高中解元,春风得意,次年赴京会试。

  正当唐寅“一朝欣得意,联步上京华”之时,他结识了江阴巨富徐经,与之结为莫逆之交。明人笔记《共山堂外纪》中记载,唐寅当时年轻疏狂,因文名显赫颇为自得,经不住一掷千金的富贵公子徐经奉承,两人一同乘船进京会试,终日往来,俊仆优童陪同,。徐大公子大把金钱掷向主考官程敏政的家人,甚至弄来了会试的考题,唐寅当了作弊的帮凶,一份样板稿写得激荡千古。皇榜一放,徐公子自然考卷做得上等,但还没有享受金榜题名的喜庆,不久就为人告发,二人双双锒铛入狱。

  徐家开始大洒银两,最终案情不明不白,徐公子自然不会再挨什么皮肉之苦,只是后半辈子无法再入仕为官。唐寅却遭到大刑伺候,在他与好友的信中,详述了他当时的悲惨境状:

  “……自贯三木,吏卒如虎,举头抱地,涕泪横集。而后昆山焚如,玉石皆毁;下流难处,众恶所归。缋丝成网罗,狼众乃食人……”

  经过一年多的审讯,虽然最终没有判定唐寅是舞弊案主犯,但干系是摆脱不掉的,他被除掉“士”籍,发配到浙江为小吏。具备古代文人气质的唐寅,决然不会受得了这般侮辱,他向好友表明心迹:“岁月不久,人命飞霜;何能自戮尘中,屈身低眉,以窃衣食!”他坚拒小吏一职,愤然出走,自此性情大变,破罐破摔,狎妓聚饮,无所不为。他索性带着随身仅剩的几两碎银远游庐山、洞庭、盘桓一年有余。这期间,他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文和画作。但是经济上的愁苦一直困扰着这位江南第一才子,史载唐寅曾和祝枝山等扮为乞丐,沿街唱莲花落讨钱,钱讨来了,就上酒楼喝酒。

  隐居桃花坞 且将诗酒醉花前

  眼看科举已经全然无望,唐寅不得不回归故里,开始以卖文卖画为生。明正德四年(1509年),唐寅在苏州城北建成桃花坞,自称桃花坞主,那首著名的《桃花庵歌》便是此时所作,诗中云“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字里行间透漏出一份安逸泰然的生活态度,他一生中的主要艺术作品也产生于此。

  此时的唐寅过着“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就写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的怡然生活,坛中美酒成了激发唐寅旷世才华的催化剂。不仅如此,借酒发疯还曾让唐寅从宁王手掌心里逃过一劫。在影视剧中常常出现的“宁王”,是的叔叔朱宸濠。武宗沉迷于玩乐,当时民怨很深。宁王谋划造反,到处招贤纳士,以厚禄请唐寅出山。

  唐寅开始并不知道个中端倪,但去了之后,逐渐发现宁王,便开始想办法离开。《明史》中记载,唐寅“察其有异志,佯狂使酒,露其丑秽。宸濠不能堪,放还。”他为了离开宁王,整天醉酒装狂,还曾脱了衣服裸奔,宁王实在受不了,便轰他走了。后来,宁王事情败露被诛杀,唐寅则继续桃花坞内的晚年生活。

  晚年唐寅生计日益艰难,不得不靠卖书卖画来维持最低限度的衣食之需。但由于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他那赖以足岁的“笔砚生涯”几乎,常常陷入断炊绝粮、“三日无烟”的窘境。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十二月初二,唐寅走完了他54年的凄苦人生,他几起几落的人生道路戛然而止,最后还念叨“年老年少都不管,且将诗酒醉花前”。

  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近代影视剧把这一才子佳人的浪漫爱情故事演绎得生动有趣,唐寅风流浪荡的形象也深入人心。但实际上故事纯属虚构,秋香不是那个秋香,唐寅也并不是那个唐寅。

  唐寅擅长仕女画,也画过一些春宫图,多以官伎、歌女等为模特,人们便认为,风流才子之说,大抵是因为唐寅性本如此。历史上的唐寅确实时常混迹风月场所,但这是当时的一种社会风尚。史上并无唐寅风流韵事的记载,如果笃定此事无风不起浪的话,只能说那是指他的个性,文风肆意洒脱。

  事实上唐寅先后有过三个妻子。19岁时娶徐氏为妻,两人感情深厚。不过,在他25岁时,父母妻妹相继去世,对他打击很大。后来又娶了一位,却在他涉嫌考场作弊案被抓后,离他而去。36岁时,唐寅娶了患难中的红颜知己,从此筑桃花坞生活,一直到去世。一生不得志的唐寅并无那么多的风流韵事,而“点秋香”的故事又是打哪来的呢?

  唐伯虎点秋香故事的雏形最早出现在明代笔记体小说中。明代小说家王同轨在他的《耳谈》中叙述了另一个苏州才子陈元超与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故事到了明末冯梦龙手上,就变成了《警世通言》中的《唐解元一笑姻缘》。而在戏曲中的唐寅故事,最早有明末孟称舜的杂剧《花前一笑》,后来又从“一笑”发展到“三笑”,出现了王百谷的《三笑缘》弹词、卓人月的《唐伯虎千金花舫缘》杂剧。、以后,苏州评弹又将这一故事广为传播。到了末年,民间流传弹词唱本《九美图》,开始有了唐寅娶9个美娇妻的说法。唐寅一生潦倒颠沛,诸事不顺,凭他的贫寒景况,连温饱都成问题,怎么可能妻妾成群。

  明代确实有一个叫秋香的女子,但与唐寅没有任何感情瓜葛。秋香本名林奴儿,字金兰,号秋香。她琴、棋、诗、画样样精通,当时被誉为“吴中女才子”,颇有点名气。不过她并非是大户人家的婢女,而是当时南都金陵风月场中的名妓。秋香早年被迫堕入青楼,后从良嫁人。明代《画史》中记载:“秋香学画于史廷直、王元父二人,笔最清润。”

  据考证,秋香生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她虽与唐寅生活在同一时代,但比唐寅足足大20岁。唐寅16岁出道时,很难与已是徐娘半老的秋香产生感情。唐伯虎点秋香只不过是后人把一些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附会到他们身上罢了。

  唐寅真实的诗画人生跌宕起伏,少许风流得意,多些寂寞哀愁,恰如一幅“酒”与“色”浇注的水墨丹青,让后人回味良久。

  来源《文史参考》

  命运多舛的文学畸人:唐伯虎活了多少岁?

  唐伯虎活了多少岁?嘉靖二年(1524)十二月二日,唐寅走完了他那沉重而又艰涩的人生道路,终年五十四岁,离他常常计算的“人生七十”还差了16年。唐寅一生的主要意义,在于他敢于坦率地追求一种更为自由、更为真诚的生活。他已经达到了封建时代中只有极少知识分子才能达到的精神高度。

  “闲来就写青山卖,不使人间造业钱。”唐伯虎清高如是,能不让人敬服么?

  成化六年(1470)二月四日唐寅生于苏州阊门内皋桥南吴趋里一个市民家庭。因为是寅年所生,属虎,所以名“寅”,字“伯虎”。后来,又因“虎”而更字“子畏”。中年以后,又“归好佛氏”,故自号“六如”。

  唐寅相貌英俊,天资聪明,是唐家的白眉。明代的科举制度,给普通市民提供了入仕的机会。唐寅的祖上从没有出过读书人,父亲把希望寄托在唐寅身上,指望到这一代能够发家,光宗耀祖。因此,他花钱请了举业师来教唐寅。由于全家指望唐寅读书做官,所以他得以“不问生产”,“,与世隔绝,一声清磐,半盏寒灯,便作阇梨境界,此外更无所求也”。

  对于天才的自负和对精神生活的沉湎,使唐寅成了一个清高的少年。他就像后来在自己的“项脊轩”中“盱衡天下”的少年归有光一样,似乎也不怎么把天下放在眼里。当比唐寅年长十岁的祝允明听说了少年唐寅的才气而来造访时,唐寅正处在这样一个年龄,这就难怪祝允明要屡次碰壁了。祝允明出身名门,其时正因为提倡古文辞而名声大振,他主动屈尊前来造访,唐寅却不予理睬,也可想见唐寅的傲气了。后来,也许是为祝允明的诚意所感动,或者是为祝允明的名声所吸引,唐寅终于也伸出了自己的手。

  有一天,他忽然送了两首诗给祝允明,表露了自己高傲的心迹,“乘时之志铮然”。祝允明作为一个青春时代的过来人,理解少年唐寅的心情,在答诗中劝唐寅还是“少加宏舒”为好,“万物转高转细,未闻华峰可建都聚;惟天极峻且无外,故为万物宗”。唐寅敏感自傲,祝允明脱略大度,两人的性格相辅相成,从此开始了持续终身的友谊。

  成化二十一年(1485)左右,唐寅以第一名考入苏州府学,初次引起了世人的注意。但唐寅在府学里不仅是“”的学生,而且还是一个“”的士子。说来也巧,唐寅的同学中有一个叫张灵的,也是市民出身的少年才子,人极聪明,文思敏捷,好交朋友,喜欢喝酒,善画人物,又喜古文辞,受到祝允明的赏识,罗致门下。唐寅与他,很快便形同莫逆。两人经常在一起饮酒游玩,做出许多荒唐行径。传说唐寅曾与张灵一丝不挂地站在府学泮池中以手击水相斗,说是进行水战。又传说唐寅曾和张灵、祝允明等于雨雪天打扮成叫化子,敲着鼓唱《莲花落》,讨来钱买了酒到野寺中痛饮,还得意地说:“这种快乐可惜无法让知道。”又传说有一次张灵在豆棚下举杯自饮,有人去看他,他自顾喝酒,不加理睬。那人怒气冲冲地来到唐寅那儿,诉说张灵如何无礼,唐寅却笑笑说:“你这是在讥讽我呵!”凡此种种,。尽管不一定实有其事,但却反映了少年唐寅在人们心目中的“荒唐”形象。

  不过,“荒唐”也许只是唐寅性格的外露的一面,就其内潜的一面而言,唐寅其实是一个感情极为细腻敏感的人。他有一首《怅怅诗》,表露了他少年时代的内心世界:“怅怅莫怪少年时,百丈游丝易惹牵。何岁逢春不惆怅,何处逢情不可怜。杜曲梨花杯上雪,灞陵芳草梦中烟。前尘两袖黄金泪,公案三生白骨禅。老后思量应不悔,衲衣持钵院门前。”这首诗所呈现的,是一颗少年的多情心灵,它为每一个春天惆怅,为每一次恋情烦恼;它感到忧伤,却不知为了什么;它渴望幸福,却不知如何寻觅。这是从内心深处流出的青春自白,没有任何虚伪和掩饰。它反映了少年唐寅的生活态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预示了唐寅人生道路的大致趋向。

  唐寅二十五岁时,他的父亲、母亲、妹妹、妻子、孩子相继病殁。令人“怅怅”的青春时代刚刚过去,死亡的阴影便开始笼罩唐寅的心灵。中年以后,唐寅进一步思考生命问题,“生命短暂、”成了他人生观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死亡的无情与切近,也是唐寅产生了求取功名、一展抱负的进取愿望。在同年所作的《白发》诗里,他咏道:“清朝搅明镜,玄首有花丝。怆然百感兴,雨泣忽成悲。忧思固愈度,荣卫岂及衰。夭寿不疑天,功名须壮时。凉风中夜发,皓月经天驰。君子重言行,努力以自私。”看到头上夹杂的几茎白发便如此感伤,恐怕和亲人的去世所带来的死亡意识有直接关系。在这首诗里,他表示自己将努力趁壮年时求取功名,这是他生活态度的另一个侧面。

  

迷案在线 mazx.cn本站内容大多收集于互联网,内容仅供娱乐,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果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隋朝大功臣一代名相高颎为何会被杨广杀死 岳母刺字只是一个传说 并无真实原型